返回 第145章:江西大捷入宫!洪人离献身!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江西大捷入宫!洪人离献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葆桢道:“对,湘军巨头,并且联合朝廷内的很多人,都弹劾你投机取巧,类似伯彦,窃取了九江城,并且勾结林启荣,陷害友军,也就是陷害我。”



这……也确实算是事实。



吃了这么大的亏,湘军那边是肯定不会咽下这口气的。



苏曳道:“那你弹劾了吗?”



沈葆桢道:“我没有弹劾,当然并不是因为的高风亮节,而是因为我当时另有想法。我想要等拿下南昌后再上奏章弹劾,给大人致命一击。”



这确实是沈葆桢的风格。



沈葆桢道:“现在看来,我当时没有弹劾,真是无比庆幸。不管是湘军,还是朝廷那些人,弹劾大人的罪名,最终都会落在我的头上,因为我是唯一的受害者。”



“所以,只要我出手,一切便可灰飞烟灭。”



“我知道怎么做对大人最有利,请大人放心。”



所以,聪明人有些时候,真的让人欣赏。



哪怕是私德有亏之人。



………………………………………………………………………………



而此时京城内。



皇帝有些焦头烂额。



苏曳已经夺回九江,这件事情朝廷已经收到了。



但,不是苏曳的捷报。因为这个时候,苏曳没有向朝廷发捷报。



而是胡林翼、骆秉章等人的弹劾奏章。



弹劾苏曳勾结发逆林启荣,联手谋害沈葆桢率领的湘军。



弹劾苏曳根本不是打下了九江,所有的战都是沈葆桢打的。



弹劾苏曳和林启荣做了交易,用粮食和银子换取九江空城。



湘军在流血牺牲,而苏曳一枪没放,一战没打,靠着投机取巧,靠着和发逆交易,才夺取了九江城。



这和当时的伯彦,又有什么区别?



伯彦作为科尔沁亲王的世子,因为投机取巧,虚报战功,还被一撸到底了。



那苏曳呢?



难道就不做任何处理了?



何其不公?



如果单纯是这样,这也没什么。



最关键的是,接下来湘军那边传来的奏报。



沈葆桢成功劝降韦俊和杨辅清,南昌马上易帜,就要兵不血刃拿下南昌城了。



如此一来。



湘军的功劳,就要超过苏曳了。



南昌是省城,毫无疑问肯定是比九江更加重要的。



那样就意味着。



苏曳那边靠着不光彩手段得到了一座九江空城。



而湘军这边,实打实招降了发逆的两个国宗,收服了三万多兵马,而且还收复了南昌城。



如此一来,高下立判了啊。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皇帝和苏曳之间本来就商议过,这是激将法。



他的兵力不够,主要还是刺激湘军去收复江西。



但是现在,湘军巨头们弹劾苏曳勾结林启荣陷害沈葆桢。



偏偏苏曳这边,还不上奏章自辩。



于是乎,弹劾奏章又如同雪片一般飞来。



如果湘军真的立下收复江西的大功,那……那就是要给湘军一个交代的。



皇帝一直等着苏曳辩解奏章。



偏偏一直等不到。



而偏偏在这个时候,东陵那边发生了重大事故,修建皇陵过程中出现了坍塌,死了上百人。



这件事情,又牵扯到了苏曳兄长苏全。



原因是工部在扩建皇陵,拨过去的钱早就花完了,超支了很多。



于是,按照惯例,工部又直接从户部借挪银子。



这确实是惯例,甚至不需要通过军机处,只要日后能平账就行了。



而且工部的杜翰是天子宠臣,户部尚书翁心存等人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的。



而且杜翰每一次都能平账,还能给大家都带来巨大的好处。



何乐而不为?



所以,根本不需要几天,这笔银子就能到工部这边,投入到皇陵的建造中。



但是……偏偏被户部郎中苏全卡住了。



他非常较真,说这笔款子,没有按照正常流程,坚决不能拨。



他这个人,眼睛里面容不得沙子,直接捅破了这件事情,使得这笔款子直接卡住。



他这个行径,其实是忠于王事。



而修建皇陵的那群人拿不到钱,在有心人的引导下,群情激愤,中途停工。



而就在皇陵筑顶的关键时刻,直接发生了坍塌大事故。



已经建好的这部分皇陵,坍塌了一半,里面上百人埋在里面。



这件事情引发了轩然大波。



苏全弹劾工部,建造皇陵超支,而且还擅自借挪户部款项,偷工减料,内有贪腐。



工部这边弹劾苏全乃是皇陵坍塌之罪魁祸首,请皇帝处置。



那边湘军和朝廷许多人弹劾苏曳勾结发逆匪首林启荣,谋害友军沈葆桢。



表面上看,这是两件事情。



但实际上,是一件事。



政治斗争,总是相伴相生的。



接下来,朝廷中的政敌就等着一个捷报。



南昌易帜,沈葆桢正式收复南昌的捷报。



而这个捷报,必定伴随着弹劾苏曳勾结林启荣的奏章。



届时,再发起总攻。



勾结发逆这么大的罪名,皇上你总不能无动于衷吧?



你就算再宠信苏曳,也一定要做出严惩了吧。



难道还能轻轻放过?如此这般还如何服众?



而在这个时候,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告病在家。



这是在为他的儿子鸣不平。



而儿子伯彦,还只是投机夺了新城和六合,顶多算虚报战功,结果收到如此严惩。



而苏曳那边,勾结发逆,谋害友军,和发逆交易,夺得九江空城,难道罪名不是更大吗?



皇上为何如此厚此薄彼?



岂不让功臣寒心?



……………………………………………………………………



这日朝会之上。



再一次针锋相对。



因为沈葆桢这边的捷报还没有来,所以政敌们就只是抓着苏全进行攻讦。



“皇上,苏全私扣款项,致使皇陵坍塌,百人丧命,如此迂腐,如此草菅人命,请皇上严惩。”



“请皇上严惩!”



崇恩出列,怒道:“真是荒谬,你们工部提前透支了工程款项,这还有理了?苏全卡住款项,也是保护国库,此乃忠君为国,何罪之有?偏偏你们挪用公帑,反而无罪?”



工部右侍郎冷笑道:“崇恩大人,你清高务虚,一无所知。这次扩建皇陵,因为挖到了地下水层,出现了大量积水,反反复复,这才超支。于是工部先暂时从户部借支款项,待明年攻工部预算中扣除这笔款项,此举早有定例,你难道不知?”



“苏全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扣下款项,对户部堂官的命令置之不理,反而说这其中有贪腐。此举直接导致皇陵攻城停工,筑顶中止,大规模坍塌,死伤百人。”



“如此重罪,请皇上严惩!”



崇恩冷笑道:“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在工程中偷工减料,有贪腐之事,难以隐瞒,所以索性借机生事,将罪行推于苏全头上。”



这话,直接刺激到了工部和户部,几位主官纷纷出列。



“臣请皇上彻查!”



“臣请皇上彻查!”



“皇上,臣弹劾苏曳,勾结发逆,陷害友军!”



在场很多人一愕,望向这位都察院二把手。



不是说,等沈葆桢收复南昌的捷报来了之后,再集体攻击苏曳的吗?



怎么就提前开始了?



而且按说,沈葆桢那边的捷报早就该来啊,几天前就该送进京了。



不然,既然开始了。



那就再集中火力,弹劾一波。



“臣弹劾苏曳,勾结发逆,陷害友军。”



“臣弹劾苏曳!”



“臣弹劾苏全。”



皇帝咬牙切齿,无比头疼,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了。



这几日,每一次朝会,都会演变成这个局面。



苏曳呀,你为何不上奏章,为何不自辩?



自辩?有什么用?



空口白牙,毫无用处。



只要拿下九江之后实打实拿下南昌,那一切攻讦都灰飞烟灭。



这种情形,谁打赢了,谁有理。



归根结底,这就是湘军和苏曳之间的功劳之战。



谁功劳大?谁有理。



接下来,整个朝堂又陷入了剧烈的交锋之中。



崇恩和田雨公二人,舌战群雄。



倭仁也参与其中,大肆抨击工部和户部。



田雨公这个汉臣在这个时候,战斗力还弱一些。



而崇恩火力全开,谁弹劾,就立刻喷谁。



这已经是第三天,上演这种情形了。



皇帝的耐心,几乎已经要耗尽了。每次关键战局,都会发生派系攻伐,他烦不甚烦。



“六百里加急!”



“六百里加急!”



此时,外面传来一阵阵高呼。



这个时间,是朝会的正中间,正适合传捷报。



所以,捷报什么时候入宫,也是有讲究的,不是随机的,而是苏曳和沈葆桢商量后,安排的最好时机。



整个朝堂静寂下来。



来了,终于来了!



等这个,已经好几天了。



这几天朝堂上,每日都在争吵,每一日都在焦灼,却没有结果。



就是在等这个。



在太监的引领下,信使进入了殿内,所有人都看见了,右臂上绑着红布。



皇帝也松了一口气,至少是捷报。



哪怕是湘军的捷报,那也是捷报。



只要拿下了南昌就好。



“南昌大捷,南昌大捷!”信使叩首道:“皇上大喜,赣镇总兵苏曳,收复九江,收复省城南昌!”



“江西发逆之乱,基本平定!”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顿时间,全场所有人惊愕。



什么?



不是沈葆桢的湘军收复南昌吗?



那边都已经保举韦俊为总兵,杨辅清为参将了啊?



不是进行南昌易帜了吗?



怎么变成了苏曳收复南昌了?



……………………………………………………………………



注:第一更送上,每次说不通宵,但每一次都通宵,无语!



恩公有月票的话,记得给我呀!那晚上见!



(本章完)



第145章:江西大捷入宫!洪人离献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