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0章:良辰吉日!伦敦归来!大事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良辰吉日!伦敦归来!大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包令和巴厦礼离开了白金汉宫回到家中之后,什么都没有做,两个人喝得伶仃大醉。



完全失去了所有的风度,一直在大喊大叫。



“女王陛下万岁!”



“亲王殿下万岁!”



“大英帝国万岁。”



“合作万岁,新路线万岁。”



如果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如果知道这么艰难的话,他们当时一定不会同意和苏曳的那个密约。



但,没有如果。



任何伟大的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任何伟大的事情,都是对意志的千锤百炼。



喝到了极致,两个人就歪倒在地毯上睡着了。



而次日!



两个人精神抖擞,一身盛装,再一次出门拜访各路财团。



亲王说得没错,这是巨大的胜利,但是这一切也才刚刚开始。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时间内,两位爵士每天都工作超过十五个小时。



拜访财团,拜访学者,拜访科学家,拜访工程师。



接着,承包了一个城堡。



自掏腰包,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宴会之后,便是企业沙龙。



他一遍又一遍展示王室的“旨意”,一遍又一遍展示三百万英镑的存款票据。



一遍又一遍描述苏曳的神奇性,以及他此时在中国的巨大手笔。



一遍又一遍阐述着这个计划光明的未来。



最后演变成一句话!



十年后,一年的利润,就超过五百万英镑。



拼命游说各个财团投资这个项目。



“绅士们,你们不仅仅是赚取利润,而且是探索大英帝国的另外一条路线,我们的行为,将为帝国霸业续命一百年,我们的行为不但会写进金融教科书,也会写入历史教科书。”



“未来一百年,整个帝国将会为你们今日的决定,而感觉到无比的感激。”



但是,这种说服效果一般。



理想主义,或许能够打动阿尔伯特亲王。但是却很难打动这些财团。



在腐朽落后的中国进行投资,对于他们而言,还是太过于冒险了,甚至是疯狂了。



包令和巴厦礼花了很多钱,用了极其华丽的语言去包装,描绘这个投资项目。



感兴趣的财团不少,但都无法做出决定。



怡和洋行在全面的评估之后,觉得风险太大,无法下定决心。



东印度公司有心搏一把,但目前他们面临着财务危机,也很难下定决心。



不过,两个人没有消沉。



最难的一部分都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又算得了什么?



巴厦礼道:“我有一个想法,包令爵士。”



包令道:“我尽管知道你的想法,但是依旧请伱说出来。”



巴厦礼道:“我们两人无法说服这些财团,那是因为在这方面,我们两人的能力不足。”



“但是有一个人,在这方面是最专业的。他靠着一己之力,说服了我们两个人赌上了所有的前途和命运。他也几乎靠着一己之力,说服了阿尔伯特亲王。”



“所以,依旧由他来征服这些财团如何?”



“而我们要负责的事情,就是将这些财团的负责人,打包送到苏曳侯爵的面前。”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包令爵士道:“我同意!”



那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些财团送到苏曳面前?这些人日理万机,想要把他们带到万里迢迢的中国,还是有难度的。



巴厦礼爵士道:“我们承包一艘豪华客轮,负责所有的费用,五星级的享受,邀请这些财团的负责人前往中国。并且用我们在马来的金矿作为抵押再一次贷款,如果这次考察他们没有收获,那我们将支付他们这段时间的损失。”



包令目光一颤。



这个金矿,他们已经向银行抵押过两次股份了。



为了这个计划,他们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剩下的股份,几乎就是他们的养老钱的。



包令沉默了一会儿,道:“好,我同意!”



接下来,两个人雷厉风行,立刻去执行这个计划。



不管怎么样,先把这群财团带到中国再说。



苏曳侯爵,希望你能像政府我们和阿尔伯特亲王一样,征服这些贪婪而又精明的财团。



……………………………………



十日之后!



一艘豪华客轮从伦敦出发,前往中国。



客轮里面,昂贵的酒水,精致的食物,专业的乐队,美丽的侍女等等一应俱全。



但里面,只有几十名客人。



全部都是欧洲各个财团的相关负责人。



而包令的夫人回到伦敦的家中,却大哭出声,甚至发出诅咒。



因为,家里的唯一的一个庄园被卖掉了。



在伦敦的豪宅,也被他在银行抵押了。



沙龙,晚宴,游说,承包客轮,花了很多钱。



而且,包令和巴厦礼两人本身就是投资人,但他们的积蓄都花完了,已经没有钱支付接下来的投资了,所以变卖庄园,抵押豪宅。



豪华客轮客轮出港的时候。



觥筹交错,极尽奢华。



而旁边不远处,几十艘大英帝国的军舰,与豪华客轮并列。



军舰里面,满满当当都是大英帝国的士兵。



他们喝着廉价的酒水,也正在狂欢。



他们望着豪华客轮里面的灯红酒绿,望着里面美貌的侍女们。



仿佛另外一个世界。



“先生们,我们这一次,要去征服一个古老巨大,而又落后腐朽的东方国度!”



“我们要轰碎他们的国门,我们要打入他们的首都!”



“我们要把他的皇帝抓住,跪在女王的荣光之下,让他们感受一下文明的光辉。”



“女王万岁!”



“大英帝国万岁!”



“帝国海军万岁!”



英国的议会通过了对华真正决议后,立刻从各个殖民地调集军队,前往香港附近集结。



其中部分军队和军舰,从英国本土集结,开赴中国。



与此同时。



十几艘军舰从法国本土出发,远载着几千名远征军,会前来和大英帝国的舰队汇合,共同前往中国。



从天上俯瞰望下去。



代表战争的舰队,冰冷而又杀气腾腾。



代表着合作的豪华客轮,华丽而又奢靡。



战舰密密麻麻,而豪华客轮,孤零零一艘。



但是在黑夜之中,依旧是这孤零零的这艘豪华客轮更加显眼。



而双方,都有同一个目的地。



中国!



………………………………………………



在成都!



苏曳遭到了冷遇。



四川总督王庆云,仅仅拨出了半个时辰会见苏曳。



在朝廷中枢,满人地位更高,颇有优越感。



但是在地方,则是完全相反的,汉人督抚看不起满员。



苏曳面见四川总督王庆云,有两个目的。



希望未来的工厂,打开四川市场。



希望四川采取更加严厉的禁鸦片政策,取而代之种植烟草,并且和苏曳进行大规模的合作。



而且现在四川省内,就已经有大面积烟草种植了。



苏曳希望签订排他协议,全面收购四川省内的烟草。



结果,王庆云听完之后,呆了一小会儿。



然后,望来了一个复杂的眼神。



这里面的意思不言而喻。



你以什么立场来和我谈这些?你只是一个幸进的江西巡抚而已?



论官职,论权势,论地位,论资历,你都远比不上我。



而且我们两人有交情吗?



你和我谈这个?是不是交浅言深了啊?



且不说你苏曳还不是军机大臣,就算你是军机大臣,你的话我们都可以不理会的。



禁鸦片?



你手是不是伸得太长了啊?



所以,四川总督王庆云,只是笑了笑,举起杯子道:“苏大人,喝茶,喝茶!”



“我天府之国,人杰地灵,有不少好去处,接下来几日我让人带着苏曳大人四处走走,定让你满载而归。”



你玩几天后,便回去吧。



剩下,不必多说。



苏曳道:“多谢王大人款待!”



然后,他和四川总督的会谈就这么结束了。



没有达成任何成果。



这次苏曳要办的工厂,有两个是长远的,投入巨大,且收益很慢,但关乎国计民生,算是工业之本。



钢铁和纺织。



但是,他又必须向投资人有交代,一定要赚钱。



所以,另外三个工厂,是高盈利的。



其中一个就是卷烟,众所周知,这是一个惊人的暴利产业。



这个东西目前依旧没有面世,但已经有很多人抽烟斗了。



这是一个观念的创新而已。



所以在历史上卷烟一面世,立刻便风靡全世界,成为最吸金的产业。



我们国家的航母,还有下饺子一样的军舰,有很大部分都是抽烟抽出来的呀。



未来整个清朝大面积种植鸦片,不但毒害了整个民族,而且还造成了粮食的欠收,引发了区域性大规模灾荒。



趁着现在种植鸦片的面积还不大,全面种烟草吧。



这样又有经济利益,危害也小得多。



现在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区,都种植有烟草,但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苏曳才需要亲自来谈。



在四川谈得不成功,苏曳并不意外。而且在他心目中,烟草最好的产地是云南,而不是四川。



所以,当时曾国藩问他哪个地方更重要,苏曳说的是云南。



四川倒是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靠近长江航道,运输费用大大降低。



但是烟草这东西很轻,而且有惊人的利润,运输成本的比重相当低,产地偏远一些不要紧。



而且只要人手到位,他立刻就会进行生产,哪怕全手工生产卷烟,也依旧有很高的利润。



关键在于营销。



而且只要相关研究人员到位,苏曳就会根据后世的相关配方,进行香精研究。



努力在这个世界的水平内,制作出最优质的香烟,征服全世界。



接下来,苏曳没有在四川停留,而是继续前往云南。



从成都去昆明,就无法乘船了,只能走陆路,而且这一两千里路,就非常难走了。



苏曳一行人上百人,一人双马,而且在每一处官府,每一处驿站,都能得到完全充分的补给,但哪怕这样,也整整走了半个多月。



这个速度,已经是极快了,甚至让人劳累之极。



途中的官府和驿站,都竭尽全力地招待。



一省封疆大吏的级别实在太高了,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官兵开道,地方主官倾力相陪。



尽管他们也好奇,苏曳作为江西巡抚,为何会跑来四川、云南?



但是谁敢问?



谁知道苏曳是不是身负密旨?



…………………………………………



来到昆明之后!



云南巡抚桑春荣反应相对冷淡。



所以,苏曳去找了张亮基,对方一开始也冷淡。



张亮基此人现在算是脱离了湘军,但毕竟曾经是湘军的恩主,知道苏曳和湘军之间的矛盾,所以很难对苏曳有好感。



但是,苏曳拿出了曾国藩的信之后,张亮基的态度立刻发生了巨大转变。



接下来,两个人进行了彻夜长谈。



大部分时间是苏曳在说,张亮基在听。



越听越心惊。



他真是没有想到,苏曳和湘军这边,竟然进行了这么大的交易。



第160章:良辰吉日!伦敦归来!大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