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9章:又打脸了!求苏曳出山!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又打脸了!求苏曳出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逃离广州很远之后,何桂清才渐渐地冷静下来。



因为恐惧而陷入混乱的脑子,也变得清醒了起来。



他觉得自己逃得很妙。



他本以为,按照皇帝要求的那样,做一些让步之后,英国人应该还是会答应的。



但现在显然不可能了,英国人胃口大得很。



就那些条件,不管谁签了,那就是卖国贼,必定没有好下场。



关键咸丰这位皇上,离京的时候说得很模糊,说英国人要求的那些条件,可以做些许的妥协。



这些许的妥协,又是多少?



别现在签了,英国人退兵了,高兴了一阵子。



日后觉得亏得太多,朝野之间骂了,皇帝又要把他推出来做替罪羊了。



所以,这个约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签。



谁爱签,谁去签。



历史上的何桂清,也是这般圆滑的。



攻陷了广州之后,四国公使也是先去上海找的何桂清。结果何桂清说,跟我无关,我不管这些,你们要么回广东,要么爱找谁就找谁去,于是四国军舰北上去大沽口,找皇帝去了。



而在这个时候,何桂清被肃顺点名了之后,来了广州一趟,但结果还是历史上的结果。



接下来,何桂清就想着,自己该如何从这个是非里面脱身了。



现在谈判失败了,自己回去必须给皇帝一个交代了啊。



思来想去,只能用苦肉计。



于是,他找来心腹手下道:“来,你来打我,用竹鞭子抽我。”



手下赶紧下跪道:“卑职不敢,卑职不敢。”



“让你打伱就打,快点打,狠一点打。”



然后,何桂清剥掉了上衣。



手下战战兢兢,拿起竹编,对着他身上抽了下去。



“没吃饭啊,重点打!”



于是,手下用力抽打。



短短片刻后,何桂清身上便伤痕累累。



手下当然知道自己大人打的是什么主意,赶紧道:“大人啊,假的就是假的,万一皇帝那边派人去问了英国人,不就是露馅了吗?”



边上的幕僚不屑一笑。



露馅个屁。



首先,这件事情只要瞒过皇帝就可以了。



其次,英国人就算否认了,皇帝会信吗?



接下来,幕僚要找来大夫给何桂清疗伤,但何桂清不允,然后就这么趴在柔软的床上,乘船北上。



几日之后,何桂清在天津港口登陆。



直隶总督谭廷襄听说之后,立刻过来迎接。(原直隶总督桂良高升东阁大学士,兼正蓝旗蒙古都统)



“怎么样了?怎么样了?”他见到何桂清后,直接问道。



要说关心何桂清谈判成功以否的,除了皇帝之外,这位直隶总督肯定是一个。



因为按照一般的规矩,只要谈判失败,洋夷就会气势汹汹杀向大沽口了。



而大沽口,还有天津,就属于他这个直隶总督的防务了。



何桂清叹息道:“竹崖兄,备战吧。”



这话一出,谭廷襄顿时吓得不轻。



备战?



你让我怎么备战啊?



广州那边几万军队啊,不到一天功夫,就全输了。



我怎么备战?



顿时间,这位直隶总督顿时觉得大祸临头,真是后悔自己为何要钻营这个职位。



放在之前,直隶总督贵为天下督抚之首,现在看来,完全是一个火坑啊。



接下来,何桂清火速进京。



他必须要快啊,再晚一些的话,身上的伤口就要痊愈了啊。



………………………………………………



这几日朝会,每天都都是一样的议题。



如何让洋夷退兵。



但是议来议去,都没有一个结果。



皇帝对何桂清翘首以待。



去了这么久,也应该有一个结果了啊。



所以这位皇帝很难侍候,不管什么事情都是急吼吼的,没有半点耐心。



殊不知这种级别的谈判,动辄几个月半年,来来回回拉锯战,甚至一两年都是正常的。



苏曳这次和英国财团的谈判,已经算是快的了,也整整持续了两个月。



所以,这段时间清廷和洋人签条约,往往都指向一个结果。



没有什么拉锯,也没有太多的讨价还价,被恐吓之后,闭着眼睛很快就签约了。



签完之后又后悔,于是不执行,又或者要反悔。



这几日,皇帝食不安,寝不寐。



几乎一日三问。



何桂清回来了吗?



何桂清有奏章递上来吗?



有广州的消息吗?



这一天,在三希堂内,他拿起一本书,怎么都看不进去。



“皇上,何桂清来了。”外面的太监增禄道。



皇帝道:“快,快让他进来。”



片刻后,风尘仆仆的何桂清飞奔而入,隔着很远就朝着咸丰跪下道:“皇上,皇上,差一点点臣就见不到皇上了啊!”



然后,他就跪趴地上,嚎啕大哭。



顿时间,皇帝心脏一抖。



这,这,这是没谈成?



皇帝不由得手有些发冷,道:“怎么回事,你说啊,有没有谈成?”



何桂清道:“皇上,洋夷狼子野心,臣不敢谈,也不能谈啊。”



皇帝道:“洋人想要什么?”



何桂清道:“洋人要新开放十二个通商口岸城市,洋人要长江航道,洋人要在全国有自由进出,贸易和经商,传教的权力。”



皇帝没有说出口,但是觉得……这些条件,好像也……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洋人要接管这些城市的税关。”



这,这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洋人掌握了上海税关之后,朝廷收入还上涨了。



“洋人要全面开放鸦片贸易,另外四国的货物入关免税,要在国内销售,也只征收百分之二点五的税。”



皇帝也觉得,这……这些也没啥。



“洋人要赔款两千万两银子。”



“洋人要在京城盖公使馆,洋人要进京传教,洋人要派遣军队进入京城,名义是保护公使馆。”



何桂清了解皇帝,所以把最刺激皇帝的两条放在最后面。



顿时间,皇帝几乎要跳起来。



这怎么可能?



一想到洋人军队就在京城,皇帝就觉得坐立难安。



这一条,万万不能答应。



谁敢答应,谁就是大逆不道。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皇帝怒道:“洋人果然浪子野心,要颠覆我大清国祚来的。”



接着,皇帝朝着何桂清怒道:“那你怎么不谈?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不会吗?”



何桂清道:“皇上啊,臣也是这么想的啊。所以每天都在谈,但是洋夷丝毫不退让。于是臣想了一个法子,从一个小事上撬动谈判,让他们释放叶名琛总督,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如果答应了,就代表了洋夷态度松动了。”



皇帝道:“嗯,这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何桂清道:“但是……臣前一天晚上去看叶名琛总督,他还好好的。次日提出释放叶总督的时候,叶总督就死了,他就死了……”



叶名琛死了?!



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顿时惊呆了。



而且,他的本能反应也是英国人杀了叶名琛。



“他们说是自杀的,可是臣看得清清楚楚,那脖子上的勒痕清清楚楚,很显然是被人从后面勒死的啊。”



皇帝更加觉得毛骨悚然,大清朝的封疆大吏啊,说杀了就杀了?



叶名琛大概率是自杀的,但在何桂清口中,怎么听都像是英国人所杀。否则早不死,晚不死,偏偏何桂清向英国人提出放人的时候就死了。



显然就是英国人想要杀鸡儆猴啊。



何桂清继续道:“臣当时就怒了,怒斥洋夷禽兽不如。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他们丧心病狂,杀我大臣。”



“臣当时气血上涌,也不管不顾了,痛斥洋夷。于是,和洋夷发生了冲突。”



“而后,洋夷对臣……也动用了武力。”



“甚至,想要逼迫臣强行签下这丧权辱国的条约,不断发出致命威胁。”



“臣想着,如果再留在广州,如果真的被他们捆绑着签下名字,盖下大印,那臣就是千古罪人了啊,于是臣就找了一个机会,逃出广州了。”



“皇上,臣有罪,臣无能!”



何桂清不断磕头,动作显得笨拙无比。



旁边的总管太监王承贵道:“哟,何大人,您这是怎么了?身体这么不利索?受伤了?”



这句话,价值八千两银子。



皇帝这才注意道:“怎么了?受伤了?”



何桂清道:“皇上,臣无能,臣有罪,哪怕粉身碎骨,也难辞其咎。”



皇帝道:“让朕看看。”



何桂清哭道:“皇上,您就别看了。”



皇帝道:“来人,扒了他的衣衫。”



太监王承贵上前,扒掉了何桂清的衣衫,顿时露出了伤痕累累的身体。



浑身青紫,一道道鞭痕,触目惊心。



皇帝嘶声道:“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洋夷竟然如此丧心病狂,果然是禽兽之举。”



接下来,皇帝问道:“现在谈判崩了,你觉得洋夷会如何?”



此时,何桂清心中忍不住吐槽,皇帝还真是凉薄啊。



我是两江总督啊,顶级的封疆,被打成这个样子,你也没有半句安慰,就只是骂了洋人一句,接下来立刻问洋人会怎么做?一心只关注洋人会不会打到北方来。



何桂清道:“洋夷,口口声声说,要集结四国舰队北上,兵临大沽口,逼迫皇上答应。”



皇帝顿时觉得一阵昏眩。



这……这万万不能发生。



那……那该怎么办?



接着,皇帝道:“去,去把肃顺、端华他们叫过来。”



“把桂良也叫来,僧格林沁也叫来。”



……………………………………………………



半个多少时辰后。



皇帝所有宠信的大臣,已经全部到了。



看了何桂清一眼,皇帝道:“穿上吧。”



他这口气,有些嫌弃,嫌何桂清碍眼。



何桂清穿上,心中觉得有些耻辱,但也稍稍松了一口气,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皇帝道:“何桂清,你把整个过程复述一遍。”



于是,何桂清再复述了一遍,把整个过程说得惊心动魄。



殿内的十几个大臣,也闻之色变。



皇帝道:“诸位臣工,接下来该怎么办?你们说说看。”



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道:“皇上,打!没别的,只有打!”



“臣就不信了,这洋夷有三头六臂?大沽口炮台,咱们也整修了,整整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全部换上了新炮,臣愿意领军,去迎战洋夷大军。”



听到僧格林沁的这个回答,皇帝心中很欣慰。



关键时刻,至少有一个人能站出来。



但是,他不想打。



一点都不想打。



一想起洋夷的战绩,他就害怕。



十几年前,又不久之前的广州之战,洋人简直势如破竹,大清的军队在他们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



能谈,还是要谈。



不管怎么样,先让洋夷退兵了再说。



但现在关键是派谁去谈?



谁去谈能成功?



第169章:又打脸了!求苏曳出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