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6章:苏曳黑手!深渊!皇帝封赏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6章:苏曳黑手!深渊!皇帝封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曳道:“为了赶走额尔金伯爵。”



巴厦礼爵士道:“为了赶走你们的皇帝。”



“干杯!”



两人一饮而尽。



苏曳道:“巴厦礼爵士,您的动作要快,因为您们国会已经有人提出要扶持日本了,甚至额尔金伯爵很快会代表英国访问日本,考察日本了。”



巴厦礼爵士嘶声道:“你怎么知道?”



“一定要阻止这一切。”



一旦大英帝国决定扶持日本,那后果不堪设想。



苏曳为何会知道?



因为历史就是这样。



接下来,两个人对整个计划的细节复盘了一遍又一遍,甚至对每一句对白都再三斟酌。



这件事情实在是太重要,太大。



不得不慎重。



两个时辰后,苏曳和巴厦礼分开,他乘坐另外一艘船,返回九江。



巴厦礼前往上海,然后丝毫不停留,前往伦敦。



……………………………………………………



扬州大战结束后。



胜保留下一万军队,留守扬州。



荣禄率领新军,还有另外一万大军,接连收复新城,收复六合。



而王有龄,率领残军,返回淮安。



临走之时,胜保握住王有龄的双手道:“英九啊,板荡识忠臣,疾风知劲草!你不容易,你很好,很好,很好!”



在胜保看来,王有龄简直是天大的忠臣了。



淮安陷落的时候,前江苏巡抚赵德辙都惰政懒散,反而王有龄立刻招募军队,马不停蹄来收复淮安。



而且收复淮安这等大功,已经完全够用了,他其实可以不用来救扬州的,理由很充分,淮安是漕运重镇,守卫淮安最重要。



但,王有龄还是义不容辞,带兵来援扬州。



这等忠臣,天下少有。



胜保拍着胸脯道:“你放心,你的忠诚,你的大功,我一定上奏皇帝,定要让皇上知道你的忠,你的功劳。”



王有龄躬身道:“我的军队不堪一击,让两位大人见笑了。这一番战事,功劳最大的是荣禄大人,比起您的天津新军,我的军队简直不堪入目。”



荣禄道:“英九兄叫我仲华可好?你的军队都是临时招募,能有如此战绩,已经是你天大的本事了,天下能让我荣禄敬佩的人不多,你王英九绝对是其中之一!”



王有龄道:“两位大人,那我这便告辞了。”



荣禄道:“英九兄,再见!日后,朝堂上见。”



这算是良好祝福了,他笃定自己会进入中枢,也祝王有龄有朝一日,能够进入朝堂中枢。



此时的荣禄,还是有一点志得意满的。



然后,王有龄率军离开。



走了之后,他心中微微冷笑,这荣禄已经飘了,但是苏曳大人说了,就是要让他飘,越飘越好。



他发现了,这些人话真的是一个比一个好听。



反而苏曳此人不怎么讲好听的话,但关键时刻,直接出手救命。



说要为你拿下巡抚之位,就为你拿下。



相比之下,孰高孰低,一眼便知。



……………………………………………………



两日之后!



荣禄率领天津新军,还有胜保的两万大军离开扬州,赶赴庐州战场。



胜保看着他的背影,没有说话,只是轻轻一笑。



年轻人,真是立功心切啊,恨不得把所有的功劳全部占完。



他是钦差大臣,督办安徽所有军务,反而没有那么急赶去庐州战场。



因为现在的庐州战场,已经足够热闹了。



湘军的李续宾,淮军的李鸿章,现在又去了荣禄,接下来桂良还要从北方杀下来。



他胜保还是比较骄狂的,就先不去凑这个热闹,等实在打不下来,他再去吧。



反正这一战,他的功劳已经够了。



至少,扬州能不丢,他是有关键功劳的。



时日之后!



皖北爆发了一场规模最大的大战。



历史上,李续宾败亡三河镇。



而这一次,太平军七万大军,镇守三河镇和庐州。



李秀成主帅,吴定规副帅。



清军这边,李续宾等到了湖北来的援军,整整一万五。



李鸿章淮军三千。



荣禄两万多人。



紧接着,桂良率领两万人也杀入战场。



双方兵力,旗鼓相当!



大战爆发。



激战十日,难分难解。



双方伤亡无数,不分胜负。



三河镇防线丢失,李秀成率军进入庐州城防守。



清军攻打庐州城,几日不下。



湖北的曾国藩,焦急无比。因为庐州城打不下来,他这一番付出就白费了。



就算打下来,不是首功的话,那就便宜了荣禄和桂良了。



他还指望着收复庐州,让李续宾成为安徽巡抚,让自己成为两江总督。



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已经要拿到首功。



此时的曾国藩,也如同杀红眼的赌徒,只能进,不能退。



于是,他亲自来九江,向苏曳求借两个营的炮兵。



并且保证,一定全力保护这两个营的炮兵,不受伤害。



之前苏曳欠了对方不少人情,此时一口答应。



而且,这两个营的炮兵不能白借。



你曾国藩既然来借兵,那也就表示了你们的态度。



然后,湘军将领彭玉麟和罗泽南,再一次率领一万五千人,赶赴庐州战场。



至此,清军的实力占了巨大的优势。



尤其是湘军为了争夺首功,拼了命一般攻城。



苏曳两个营的炮兵,也在此战中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倒是让荣禄错愕。



湘军的炮兵,竟然也如此厉害?



为了以假乱真,苏曳的炮兵甚至都戴了假鞭子。



终于,在这番无比激烈的大战中,李秀成终于扛不住了。放弃了庐州城,率领大军撤往安庆,暂避清军锋芒。



于是,清军正式收复庐州。



李续宾不辱使命,第一个带兵冲上庐州城头,浑身浴血,伤痕累累。



立下了首功。



至此,持续了两三个月的大战,正式结束。



表面上,清廷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收复淮安,收复庐州,收复无锡,扬州大捷,苏州大捷。



但实际上,却有一双大手操纵着一切。



利用这一场战争,实现了自己的最大战略目标。



并且,他还在酝酿着接下来更致命的攻击。



将所有敌人,推向深渊!



…………………………………………



京师,朝堂。



“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



“皇上大喜,皇上大喜!”



“庐州大捷,庐州大捷!”



这段时间是皇帝最得意的时刻之一。



南方大捷,一个接着一个传来。



淮安大捷。



苏州大捷,扬州大捷。



现在,压轴的来了。



正式收复庐州。



这一连串巨大的胜利,给皇帝无比巨大的鼓舞。



让他从大沽口的战败中恢复了自信。



尤其是荣禄的天津新军,连战连捷,无战不胜。



这辉煌的战绩,完全不亚于苏曳的新军。



这证明了什么?



苏曳能做到的,荣禄也能做到。



这证明苏曳并不是独一无二的。



这更加让他确定,大沽口之战之所以输,就是主帅谭廷襄无能。



如果换成僧格林沁、胜保和荣禄上阵,赢的概率非常大。



没看大沽口之战前几天就打得很好嘛?



等到荣禄回来之后,要大大封赏!



然后,议一议安徽巡抚的人选。



现在摆在面前的,有两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件,如何推翻《天津条约》,因为洋人又来催了,说要进京城换约,之前是桂良签的,需要来到朝廷换约,才能正式生效。



第二件,解决苏曳!



之前本来就要有大动作,结果被南方破碎战局阻挠。



害得朝廷向苏曳妥协,答应了近乎耻辱的条件,换取苏曳去救苏州。



现在,一切尘埃落定,朝廷又获得前所未有之胜利,正好挟大胜之势,解决苏曳问题。



而且,胜保大军,桂良大军,荣禄的军队此时都在南方。



真要有什么异动,这几支大军也能前往九江镇压。



苏曳这一次救苏州,也损兵折将不少,力量大损。



于是,皇帝召来心腹重臣相商。



杜翰缓缓道:“皇上,这两件事情,其实可以合并成为一件!”



皇帝道:“怎么说?”



杜翰道:“苏曳再怎么说也是救了苏州,是有功劳的,我们表面上不能苛待功臣,但是我们可以让英国人帮我们对付苏曳。”



“额尔金和苏曳之间,不是政敌吗?”



“英国人不是想要换约吗?我们直接说你们英国人先违背了约定,现在条约还没有生效,为何英国人的舰队就已经进入长江航道了?”



“想要谈换约,你们英国人先去把苏曳在长江上的舰队给灭了,给缴了。”



“否则,一切免谈。”



皇帝顿时眼睛大亮,这杜翰果然是智计无双,一箭双雕。



接着杜翰道:“另外,皇上可以召苏曳进京了。”



旁边的吏部侍郎匡源道:“苏曳,大概不会进京了,他已经辞去了所有的官职。”



杜翰道:“那就用他不可推拒的理由,让他进京!”



皇帝缓缓道:“朕知晓什么理由了。”



接着,皇帝道:“拟旨,让桂良从安徽出发去上海,和额尔金谈判。”



“务必,要借英国人之手,灭掉苏曳的长江舰队。”



“让宗人府左宗正前往九江传旨,吉日将至,让苏曳立刻进京和寿禧公主完婚!”



…………………………



几日之后!



宗人府左宗正,一位朝廷郡王,来到九江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苏曳救苏州有功,吉日将至,令苏曳进京和寿禧公主完婚,免得耽误佳期,钦此!”



…………………………



注:第一更送上,通宵完成其他写作任务,接连写这一章,终于写完了。



恩公,如果有月票的话,继续给我好吗?



(本章完)



第196章:苏曳黑手!深渊!皇帝封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