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6章:清廷大败!沦陷!沦陷!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章:清廷大败!沦陷!沦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月十九日。



额尔金伯爵一声令下,大战爆发。



比起历史上,整整提早了两个多月。



无数战舰的火炮,疯狂地轰击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守军,英勇作战,猛烈反击。



这里联军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么坚决从北塘登陆,而是依旧想要尝试直接攻取大沽口。



结果,见到了守军的意志之后。



额尔金伯爵当机立断,派遣一部分战舰,护送大量的运兵船进入白河。



几日之后!



英法联军开始在北塘登陆。



清军也立刻发现了英法联军的举动,赶紧汇报给了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大惊,但是……依旧坚持原来的路线,也和历史上的选择一样。



不动如山,继续坚守大沽口。



而且,现在分兵过去早已经来不及了。



而且他觉得,英法联军再怎么也绕不过大沽口。



几日之后,超过两万英法联军完成了在北塘的登陆。



紧接着,联军攻打塘沽。



清廷在塘沽的守军不多,当然守不住。



很快,塘沽沦陷。



接着,英法联军从塘沽南下,连同海军一起,攻打大沽口北部炮台。



顿时间,大沽口炮台面临水陆夹击,危险之极。



直隶总督恒福立刻派人禀报皇帝,该如何是好?



是应该继续坚守大沽口,还是应该撤退。



……………………



历史上,这个时候的清廷是直接选择放弃坚守大沽口。



甚至天津都没怎么守,直接退到了通州。



而在这个世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僧格林沁和荣禄非常坚定地认为,应该继续防守大沽口。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的力量,比历史上要大得多。



最关键是,天津新军成立以来,百战百胜,几乎没有真正的败绩。



一时间,皇帝无法抉择。



而军机处,一下子也做不出决策。



这个时候,忽然有人开口提出,能否让南方七省联军,再一次北上支援呢?



再一次让苏曳率军支援?



但这一句话刚刚说出口,就立刻被所有人否决了。



开什么天大的玩笑。



上一次苏曳北上支援,立下了赫赫战功,结果非但没有封赏,而且遭到了德兴阿之子的刺杀。



朝廷非但没有捉拿凶手,皇帝甚至给凶手封爵升官。



皇帝当着朝廷众臣的面,说苏曳是逆臣,逆贼,死有余辜。



苏曳也表态和朝廷彻底决裂,只要皇帝在位一日,绝不复出。



不仅仅是苏曳,甚至田雨公、王有龄、徐有壬、沈葆桢也全部都皇帝罢免了。



张国梁和冯子材,也被罢免了。



现在整个南方七省的兵权,名义上在曾国藩和李鸿章之手。



你下旨让他们北上支援还差不多。



三希堂内,几个重臣争论不休。



“既然僧格林沁和荣禄觉得,应该继续防守大沽口,证明他们有意志,有决心。”



“但是直隶总督恒福却觉得,大军应该借着还没有合围的时机,直接退守通州,大沽口毕竟只是炮台防线,没有坚固的城池。而通州不一样,有坚固大城,洋人的海军无法进来,他们的舰炮也就发挥不了威力。”



听上去,双方都很有道理。



“瑞麟呢?他曾经和僧格林沁一起打过林凤祥和李开芳,他懂兵事。”皇帝问道。



很尴尬,这个世界的瑞麟已经被皇帝罢免了。



瑞麟其实在朝堂上并没有非常公开站在苏曳一边,但是他的儿子怀塔布,却在九江跟着苏曳做事。



所以,上一次皇帝公开说出苏曳是逆臣,逆贼之后,就罢免了瑞麟。



肃顺道:“皇上,要不要召瑞麟入宫?”



皇帝道:“不用。”



接下来,两方的意见依旧争论不休,一直到深夜都没有定下来。



但是,一定要快。



不管是守,是撤,都要立刻做决定了。



……………………



后宫。



皇帝依旧在沉思。



刚才其实没有人开口说,但是很多人都起了同一个心思,如果是苏曳来指挥这一场战事呢?



是应该守大沽口,还是应该撤到通州?



苏曳是指挥官的话,他会选择继续坚守大沽口。



因为一旦后撤,表面上撤退到通州,就有坚城在手,而且能避开洋人的大量炮舰轰击。



但实际上,几万大军内心崩溃,士气凋零才是致命的。



索性在大沽口狠狠打一战。



当然,不管是坚守大沽口,还是撤退到通州,这一战都是输。



因为双方的力量太悬殊了。



但是坚守大沽口,战果应该会好一些。



皇帝忽然问懿贵妃道:“你觉得大沽口那边,是撤还是该守?”



懿贵妃道:“有祖制,后宫不得干政。”



皇帝道:“让你说,你就说。”



懿贵妃道:“臣妾不通军事,所以也说不好的。但是僧格林沁和荣禄都说应该坚守大沽口,总兵乐善也说该守,那就证明他们心中是有斗志的。若是撤退到通州,虽然可以避开洋人的军舰火炮,但是将士们心中的斗志也就没有了。”



皇帝道:“所以,你觉得应该守?”



懿贵妃沉默了一会儿道:“是的。”



…………………………



不管如何,皇帝都要做出决策。



历史上,他让撤退。



而这个世界,他内心更多的是愤怒,苏曳带给他的愤怒,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消散。



而通常愤怒能驱散一部分恐惧。



“守,就在大沽口和洋人打到底!”皇帝道,最终他还是做出了和历史不一样的决定。



于是,朝廷钦使用最快的速度把皇帝的旨意送到了大沽口前线。



僧格林沁,荣禄,恒福,乐善四个大臣,全部接旨!



然后,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第三次大沽口之战爆发。



……………………



朝廷的意志坚定了之后,前线的军队意志,也就坚定下来了。



总体而言,清军打得非常勇猛。



固定炮台的近二百门火炮,天津新军炮兵营的一百多门火炮,猛烈开火。



某种意义上,复制了第二次大沽口战役的画面。



英法联军的战舰,再一次遭受了不小的伤亡。



荣禄的天津新军,再一次成为地面军队主力,顶在北边炮台,抵御英法联军的攻击。



战局,分成了两部分。



炮台和联军战舰之间的战斗,清军打得蛮好看。



英法联军的战舰,一艘接着一艘起火。



何伯将军派遣几次登陆行动,全部被清军炮兵制止。



洋人派出的登陆舢板和小船,也一艘接着一艘被击沉,不知道多少海军陆战队,葬身于大海之中。



而陆地这边的战争,和僧格林沁想象中的不一样,他一直觉得洋人的海军厉害,但是陆战不行。



结果……洋人的陆战,非常勇猛。



天津新军,已经算是很猛的了,而且兵器上也不太落后,还占有防守地利。



但是,他们就这么排列得整整齐齐杀过来的画面,实在太让人震撼了。



今天,英法联军的陆军,大约出动了三千人攻打北炮台。



但是,终究是被天津新军挡住了。



尽管,伤亡很不小。



但是,英法联军攻打了几个小时后,天就昏暗下来了,对方撤退,停止攻打。



其实,今天他们就只是试探性进攻,主力并没有完全压上去。



因为上一次大沽口战役的失败,使得联军也谨慎一些。



甚至,他们陆军和清军精锐还不算真正交手过。



毕竟天津新军,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军容军装,看上去和他们都没有什么两样,除了拖一条鞭子。



甚至军服是苏曳设计出来的,比英法联军的军服还要威风漂亮一些。



而今日试探性攻击之后,发现天津新军确实挺厉害的,觉得不能低估这支军队。



而在天津新军这边。



荣禄、奕劻、伯彦讷谟祜三人,面色阴沉。



“打不过的,真打不过的。”奕劻道:“当时不应该坚持守大沽口的,应该撤退到通州的。”



荣禄道:“我们这一万新军,有一大半是新兵。当然,如果我和伯彦两个主帅,身先士卒,勇猛战斗到底。那……会有一个相对体面的结果。”



伯彦道:“体面的结果就是,我们全军覆灭,给洋人带来不小的伤亡,为国争光。”



奕劻道:“然后呢?”



“我们的前途,都在这支军队上,在这里全部拼完了,接下来怎么打?”



“朝廷在京城周围,有十几万大军,胜保手中还有军队,僧王还有几万骑兵。”



“但是在大沽口,就全部指望着我们,拼完了有意义吗?”



“应该撤退的,我们跟着几万大军,一起在通州打!”



奕劻不断地泼凉水。



伯彦讷谟祜寒声道:“现在说这个有什么意义?几个主帅都坚持要守大沽口,朝廷也同意了,结果刚打了一天,就撤退?皇上如何看我们?朝廷如何看我们?”



“既然战,那就血战到底!”



奕劻心中一凉,你伯彦是科尔沁亲王世子,你的前途并不完全指着天津新军。



新军没了,你那边还有几万科尔沁骑兵。



而我奕劻所有的前途,就在天津新军,你荣禄也是一样的。



而且,苏曳倒台之后,天津新军就是我和荣禄在带,我负责管钱,荣禄负责练兵,你伯彦是中途横插一杠子进来的。



所以,奕劻目光朝着荣禄望来。



荣禄内心也非常为难,他当然想要保住新军实力。



但是,他坚守大沽口的话已经喊出去了。



而且不管如何,今天新军的兄弟打得实在可以。



“听说洋人承受不了伤亡,只要多打死打伤一些洋人,我们对朝廷也有一些交代。”



“所以,明日依旧血战到底!”



“坚守几日,然后相对体面地撤退。”



…………………………



次日!



大战再一次爆发。



而这一次,就完全不一样了。



英法联军陆军直接出动主力。



在特殊的鼓点之下,军官就在最显眼的地方,指挥着一列一列的军队。



无数的英法联军,就这么押了过来。



这一幕从视觉冲击力上,还是非常强的。



“打!”



“打!”



荣禄和伯彦,也不能说不勇敢,二人也在最前方指挥战斗。



天津新军,不断射击。



几十门火炮也调转方向,不再攻打战舰,而是直接瞄准英法联军的陆军。



英法联军也出现了伤亡,甚至一炮打过去,也直接掀倒了一片。



一轮密集的射击之后,也倒下一片。



可是,这些洋人陆军连阵列都不乱,身边的战友死就死了,完全熟视无睹,连前进的步伐都没有乱。



甚至,指挥官死了也就死了,立刻有副手顶替上来。



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军队,依旧排山倒海一般,毫无畏惧地席卷而来。



这一幕,真的把清军惊呆了。



天津新军的训练,不可谓不好。



武器也很先进。



甚至,射击也很不错。



这比历史上的清廷军队,好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面对英法联军这个阵列,这个军容碾压过来。



他们的心抖了。



他们的手脚抖了。



内心开始害怕,意志开始崩塌。



这种情绪,开始传导,开始酝酿,最后变成看溃退。



一直以来,战绩辉煌,甚至称之为战无不胜的天津新军,第一次出现了大面积的溃败。



荣禄怒吼:“不许退,不许退!”



伯彦也大吼:“后退者斩,后退者杀!”



“督战队,开火!”



随着一声令下,督战队开始枪杀溃退的天津新军。



前面是潮水一般用来的英法联军,背后是几百人的督战队。



谁知道该怎么选择。



天津新军,疯狂地溃逃。



接着,督战队也开始溃逃,最后直隶行省的军队,也开始溃逃。



军队是骗不了人的。



你荣禄和伯彦都另有打算了,都不想着坚守到底,只想着坚守几天,给联军造成一定的伤亡,给朝廷有个交代。



你还想着士兵血战到底?!



僧格林沁惊怒,通过昨天的战斗后,他知道英法联军的厉害,和他想象中不一样。



但是,按照他的推断,也能坚守好几日的。



到时候再退,对朝廷也有交代。



谁知道,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天津新军,今天刚刚开打几个时辰,就直接崩溃了。



整个局面,演变成为了大溃退。



一万多大军,就这样疯狂地逃跑,朝着天津城跑去。



而这一刻,天津新军终于算是显出了原形。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伤亡顶替,新军的意志,新军之魂也在消散。



但是因为银子给得足,武器装备好,平常训练够。



所以之前天津新军,往往能够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甚至看上去和苏曳的新军相差无几。



现在遇到真正强大的敌人后,终于露出了这支军队的底色。



如果换苏曳新军来打,能打赢吗?



也打不赢,肯定打不赢。



但是,至少他最核心的那部分军队,不会溃退。



至少会坚守阵地到最后。



僧格林沁看着遍体的溃兵,内心发凉。



上一次大沽口之战胜利带来的信心,仿佛化为了泡影。



天津新军啊,引以为傲的新军啊。



就这么破灭了啊。



僧格林沁大声高呼:“撤退,撤退,撤退……”



军旗挥舞。



僧格林沁的帅旗,也开始后退。



直隶总督,天津总兵,直隶提督等旗帜,也跟着后退。



见到这一幕,英法联军的军官错愕了。



为何会这样啊?昨天试探性一战后,他们还肯定了天津新军的战斗力,今天还颇有如临大敌,觉得千万不能轻敌,做好苦战的准备。



结果……仅仅开战几个小时,这支被他们重视的军队,竟然就这么溃败了。



离奇的清国,离奇的军队。



我到底是该轻视你们?还是该重视你们啊?



上一次,我们轻视,结果遭遇大败。



这一次你们军队更多,我们刚刚要开始重视,结果莫名其妙大胜。



就这样,英法联军很快占领了大沽口炮台。



……………………



僧格林沁、荣禄等人率军,进驻天津城。



几个人开始商议,要不要坚守天津?



“天津就在白河边上,洋人的炮舰可以直接打到天津城。所以大军索性直接退到通州,永定河和运河之间已经淤积堵塞了,洋人的军舰到了不了通州。”



总兵乐善怒道:“之前我们向朝廷怎么说的,要坚守大沽口,结果呢?仅仅不到两天时间,大沽口就丢了。现在连天津都不守了,直接退到通州?皇上知道了后,会怎么看?要退到通州,当时不退,现在退?”



荣禄和僧格林沁都后悔不已。



早知道这样,当时真应该退到通州去的。



天津新军怎么如此没用?之前的胜仗是怎么打出来的啊?



接下来,该怎么办?



如果朝廷让退守通州,那僧格林沁可以大方率军撤退,但是现在,没有朝廷的旨意,他敢不战而退,朝廷能饶得了他吗?



所以,天津不守,也要守!



历史上,清军几乎是没有怎么守天津,洋人没有太费劲,攻陷了天津。



在这个世界,僧格林沁却不得不守天津。



洋人的动作很快,强大的舰队沿着白河,直接开到了天津城附近。



几日之后,英法联军的两万多陆军,也开拔到天津城下。



稍作休整后,洋人的炮舰,陆军火炮猛烈开火。



顿时间,整个天津城天摇地动。



清军的两万多守军,面如土色。



这里虽然有坚城,但是洋人舰炮太厉害了,直接压得人抬不起头来。



大沽口那边,还有几百门火炮,天津城哪有这么多火炮?



所以除了城墙之外,这里仿佛还不如大沽口防线,甚至大沽口那边也有很长的城墙堡垒。



而且洋人也不像是发逆那样,用攻城梯之类。



就这样,洋人不断地炮击。



天津几个守军主将面如土色,连坚决主战的总兵乐善也觉得,这一战没法打了。



荣禄道:“僧王,洋人舰炮太厉害了,这里不像大沽口,我们甚至都无法用火炮反击。完全被动挨炸,士气低落到极点,不能再打下去了。”



奕劻道:“对,僧王,不能再打下去了。我们只有两万多人,洋夷也有两万多人。”



“天知道洋夷有这么多军队啊?他们疯了吗,之前每一次来攻打的只有两三千人,这一下子来了两三万,没法打的。”



“我们应该保住有限力量,先后撤到通州,然后集结个五六万,七八万大军,再和洋人打啊。”



“人多了,才有士气,大家才不会害怕。”



伯彦讷谟祜没有说话,却也望着僧格林沁,那意思也是一样的。



“父王,让朝廷谈判吧,不能打了。”伯彦说出了一句掏心话。



僧格林沁咬牙道:“既然如此,那就算有天大的干系,也由本王担着!”



“大军撤退,撤退!”



…………………………



而这边的英法联军,望着天津坚城,也在微微头疼。



攻城战,在任何国家的军队来说,都是痛苦的。



都意味着重大的伤亡。



但是不管如何,天津城都是必须拿下来的。



拿下天津后,才能毫无顾忌地进军清国的京城。



于是,联军指挥部开始部署如何攻城,甚至还找来了好几个清军俘虏,询问在清国一般的攻城战术。



“最常规的,当然是直接用攻城梯,爬上城墙。”



“发逆,也就是南边的太平军,他们最喜欢挖掘地道,一下子挖十几条地道到城墙下,然后用几万斤火药炸开城墙。”



“而苏曳最喜欢的战术,就是用炮兵和密集的子弹进行区域掩护,派遣敢死队去炸城门。”



英法联军指挥官觉得挖地道实在是太久了,所以决定用炮火掩护,派人去炸城门。



就是采用苏曳的常规战术。



结果,他们这边刚刚部署了攻城战术,就有士兵进来汇报。



“将军,清国人撤军了。”



“全部撤走了。”



啊?!什么?



顿时,英法联军的军官都呆了。



我们还没有正式攻城,你们就全部撤退了?



他们努力找到一个高处,用望远镜眺望,就看到西边的城门,清国的军队潮水一般涌出。



而白河上的舰队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对着撤退的清军拼命开炮。



……………………



就这样!



几个时辰后,两万多大军撤退得干干净净。



英法联军在错愕和懵逼中,率军进驻天津。



至此,这个北方重要大城,直隶总督府所在地。



正式沦陷!



………………



注:近一万三送上,我去吃饭了呀!恩公们,如果有月票的话,记得投给我好不?



谢谢您了,叩首叩首。



(本章完)



第216章:清廷大败!沦陷!沦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