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9章:英法退兵!皇帝喷血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英法退兵!皇帝喷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然后,孟托班将军也重复这一句话。



额尔金伯爵咬牙切齿道:“不,不,绝不停战。”



“既然已经开始,那就彻底将苏曳的军队杀得干干净净,将他彻底逐出清国的政治场,彻底断绝大英帝国扶持他的任何可能性。”



“我们还有军队,我们带来了三万军队,这一次投入和苏曳战斗的只有六千人。我们在天津,我们在通州,我们在烟台,我们在广州,都还有军队!”



“下令集结一万人,进入京城战场,把苏曳的主力,斩尽杀绝!”



米启尔中将颤抖道:“伯爵大人,苏曳和阿尔伯特亲王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额尔金伯爵道:“是他主动加入这场战争的,不是吗?”



“而且,阿尔伯特亲王的密令没有到,国会的密令没有到,战争的进度,完全取决于我们。”



“告诉所有士兵,彻底消灭苏曳军队后,可以彻底劫掠圆明园,劫掠清国的皇宫。”



“这个京城的每一个人,每一户人家,都可以尽情的劫掠。”



“消灭苏曳新军后,整个军队彻底放纵十天!”



随着额尔金伯爵一声令下,一队骑兵前往通州传达命令,前往天津传达命令。



几日之后!



英法联军一万军队,在天津完成了集结。



然后,浩浩荡荡朝着京城杀来。



当时攻打京城,英法联军仅仅只出动了六千人。



而这一次打苏曳的主力,整整一万三四千人。



与此同时!



王有龄、张国梁、冯子材率领南方七省联军三万人,在沧州完成登陆。



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朝着京城狂奔而来。



这三万大军,几乎将江苏、浙江的军队抽调一空。



而后面,田雨公率领一万大军,已经进入了长江。



眼看着和英法联军的战争,要进入全面扩大化。



这是苏曳完全不想看到的,因为一旦演变成为全面战争,那未来的合作也就荡然无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七月十七日!



巴厦礼的船在天津停靠。



“怎么样了?怎么样了?”巴厦礼大声高呼道。



得知苏曳军队和联军已经开火,而且又有一万联军增援京城,要彻底消灭苏曳主力。



巴厦礼几乎要疯狂。



他的前途大业,已经要成功了啊。



眼看马上就要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了啊。



“阿尔伯特亲王命令,停战!”



“女王陛下命令,停战!”



“国会命令,停战!”



女王的命令,国会的命令都还没有来。



但是十万火急,巴厦礼唯有矫诏。



他没有丝毫停留,带着一队骑兵,全速朝着京城冲刺。



终于,在距离京城还有六十里的时候,追上了一万联军。



“我奉阿尔伯特亲王之命,女王陛下之命,国会之命,让你们停战!”



而这个统兵的将领,看了之后,道:“我只看到了亲王的密令,没有看到女王陛下和国会的命令。”



巴厦礼道:“在后面,马上就到!”



统兵将领道:“非常抱歉,我们需要看到女王和国会的命令,或者额尔金伯爵的命令,才可以停止进军。”



巴厦礼无计可施,带着骑兵再一次朝着京城冲去。



几个时辰后!



巴厦礼把阿尔伯特亲王的密令交给苏曳,然后他打扮成为随从的样子。



一刻钟后!



苏曳带着三个人,骑马朝着联军的阵地而去。



英法联军惊愕。



经过之前的战斗,他们当然知道这是对方的主帅,而且是一个强悍到极致的人。



没有想到,他竟然只带着三个人来了。



孟托班和米启尔将军,前来迎接。



片刻后,几个人联合去额尔金伯爵的房间。



巴厦礼把亲王的密令递给了对方。



“亲王的命令,立刻停战!”



额尔金伯爵接过,拆开一看。



毫无疑问,这是阿尔伯特的亲笔密令,上面甚至盖着的是王室的徽章,不仅仅是亲王自己的。



巴厦礼道:“伦敦世界博览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九江经济实验区的订单超过九百万英镑,开幕轰动了整个欧洲,整个世界,阿尔伯特亲王声望到达了巅峰。女王陛下亲自表态,要支持中英合作。”(九百万英镑,巴厦礼杜撰)



“亲王殿下说了,只要攻破了清国的京城,只要皇帝妥协,你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接下来,等待你的职位,就是印度总督!”



顿时间,额尔金伯爵呼吸一颤。



印度总督,几乎是大英帝国权力最大的一个职位之一。



中国公使,能管的才几个地方?才几个人?



印度总督?能管几百万平方公里,能管超过一亿的人口。



印度总督,就相当于印度皇帝。



你如果你敢拒绝,那就彻底激怒亲王殿下,什么前途都没了。



半个小时后!



额尔金伯爵下令,战争结束!



而此时,一万英法联军,刚刚从永定门进入京城。



……………………



次日!



紫禁城前的广场上。



英法联军一万多人,整整齐齐站立。



无数人见到这一幕,只觉得内心战栗惶恐。



这……这英法联军要正式进入皇宫,要摧毁紫禁城了吗?



虽然有幸灾乐祸之辈,但更多人则是绝望,惊惧,惶恐。



泪水狂涌。



紫禁城,确实是属于皇帝的。



但也是这个国家的象征,几百年的象征。



如果皇宫被毁,就代表国家之沉沦。



然而,这个时候苏曳一身戎装,在一队新军的保护下,进入了紫禁城前广场。



庄严肃穆中。



苏曳代表中方,额尔金伯爵代表英法联军。



正式签订停战协定!



对,仅仅只是停战协定。



而且所有条约,和苏曳无关。



签完停战协定后。



额尔金伯爵下令:“全军撤退!”



然后,在所有人无比惊骇的目光中,近一万四千名英法联军离开了京城。



什么意思?发生了什么?



洋人撤军了!



京城得救了。



皇宫得救了,圆明园得救了。



几十万民众,得救了。



无数人见证了这一幕。



苏曳大帅,挽救了京城,挽救了国家。



……………………



次日!



整个京城街道上,人山人海。



“苏曳大帅万胜!”



“苏曳大帅千岁!”



无数人望向苏曳的目光,充满了狂热,充满了崇拜。



苏曳在新军的保护下,前往了自己的宅邸。



看着上面牌匾上的乱臣贼子,看着门口树立的石碑乱臣贼子。



无数人群愤怒,新军眼眶欲裂。



“大帅,砸了它,砸了它!”



“大帅,我带着锤子来,我们砸碎它!”



苏曳举起手,顿时全场肃静。



“皇帝说我是乱臣贼子,我不能砸!”



“要砸,就让皇帝自己亲自来砸!”



“我想要请问皇帝,当京城危难,百姓危难之际,他仓皇出逃,贪生怕死,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有何颜面统率江山社稷?”



“前明烈皇尚且知道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竟是连前明亡国之君都不如吗?”



这话一出,人群中的宝鋆心脏一颤,遍体冰凉。



之前的苏曳,只是辞去所有职务,甚至把自己的功名都全部还给了皇帝,代表看决裂。



但从未开口说过皇帝半句。



而此时,当着所有人的面,苏曳正式攻讦皇帝。



而且,当着十几万的百姓这样说。



这是何等后果?



十几万民众听了之后,先是安静了片刻。



忽然,有人振臂高呼道:“大帅说得对!”



“昏君!”



“昏君!”



人群中,不断有人高呼。



十几万人中,虽然只有几千人高呼。



但是,声音也震耳欲聋。



“昏君!”



人群中的宝鋆,几乎摇摇欲坠。



疯了,疯了,彻底疯了。



…………………………



书房之内。



“巴厦礼爵士,我们是朋友吗?”苏曳问道。



巴厦礼道:“当然。”



苏曳道:“我无法原谅额尔金伯爵所做的一切,他下令对我的国民进行劫掠凌辱,他对我国的皇家园林,进行了焚毁。”



“虽然我保住了圆明园,保住了皇宫,保住了无数人的家产和性命,但远远不够。”



巴厦礼颤抖道:“你,你想要做什么?”



苏曳道:“你在印度,有门路吗?”



巴厦礼牙齿颤抖道:“有,倒算是有。”



苏曳道:“在印度,我们用反抗军的名义,劫杀额尔金伯爵,将他大卸八块,暴尸城头!”



巴厦礼道:“那样,会引发新的战争的,大英帝国会对印度,再一次发动镇压战争的。”



苏曳道:“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大英帝国在印度进行镇压战争,那和中国合作就更加迫切,不是吗?对你我都有更大的利益。”



巴厦礼颤抖道:“就算我不答应,你也会想办法去做,对吗?”



苏曳道:“是的,但是作为盟友,我觉得有必要告诉你。”



“我不想做。”巴厦礼道:“我觉得已经没有必要这样做了,但是……不管我怎么决定,你都会去做。那……那我也别无选择,我只能把这个计划变得更加完美一些,绝对不能让国内看出破绽,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



“好,我去做!”巴厦礼哆嗦着喝下了这杯茶。



苏曳道:“谢谢。”



巴厦礼道:“有件事,我想要问您。”



苏曳道:“你说。”



巴厦礼道:“如果我未来遇到了某个危机,你会像帮助徐有壬、王有龄那样,倾尽一切来帮助我,拯救我吗?”



苏曳沉默了一会儿,点头道:“我会的。”



巴厦礼道:“多谢。”



接着,他起身道:“我这就去构思整个计划,另外请不要告诉包令爵士,这件事就我们两人知道,如何?”



苏曳道:“当然。”



………………………………



苏曳挽救了京城。



苏曳逼迫了洋人退兵。



这个消息,如同风暴一般从京城溢出,席卷到顺天府,席卷到直隶,接下来会席卷到全国。



而这个时候,恭亲王奕也和额尔金伯爵签订了相关的所有条约。



整个过程非常低调。



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美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因为他代表清廷。



苏曳无力阻止,他身上没有任何官职。



而且,未来他用战争手段,政治手段,一步一步毁掉这些辱国条约,击败列强。



一步一步将中国抬上世界列强位置上。



也就意味着他一步步走上那个至尊之位



绝对的大义。



几日后!



英法联军正式从通州退兵。



接下来,他们也要从天津退兵。



而此时,恭亲王、文祥、宝鋆又陷入了艰难的抉择。



京城内的一切,该如何回报给承德的皇帝,甚至要不要汇报?



“就算我们不汇报,也有其他人汇报。”



“与其这样,不如我们主动上奏。



恭亲王道:“那……那要如实上奏吗?”



宝鋆道:“最好,如实上奏。”



恭亲王道:“这样的话,皇上会彻底迁怒于本王吧?”



宝鋆道:“王爷,您希望皇上立刻回銮吗?”



恭亲王一愕道:“当然,本王当然希望皇上早日回銮。”



他内心当然不希望。



洋人好不容易退兵了,接下来京城最大的就是他恭亲王了,他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权力呢。



但是这话,哪里能说出口的?



宝鋆道:“洋人还在天津,还没有彻底退走,皇上回銮只怕会受到惊吓。”



“另外,前段时间在苏曳家门口,无数民众高呼……那两个字,如果皇上听见了,只怕完全不想回銮了,那该如何是好?”



这句话,几乎是明示了。



恭亲王道:“本王的奏章,还是点到为止。但是皇上那边,还是要知道实情,所以要想办法找其他人上奏。”



宝鋆道:“那是自然!”



…………………………



热河都统属地,承德行宫。



皇帝来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一开始,他还陷入了痛苦不可自拔。



但是渐渐地,他选择了忘却。



肃顺等人投其所好,天天在行宫上演大戏。



之前,肃顺等人就把民间的女子送进皇宫,后来引发了风波,不敢再做。



而来到这里,就肆无忌惮了。



民间绝色,一个个送入了行宫。



只不过,皇帝的肺疾仿佛复发了。



如今天气宜人,根本不算寒冷啊。往年只有入冬之后,皇帝的肺疾才会发作的。



不过,看上去也不算严重,皇帝只要高兴了,情形就好很多,咳嗽频率也会低很多。



对于京城的局势,皇帝还是非常关切,一日三问。



这段时间,传来的都是好消息。



洋人从京城退兵了。



洋人退出通州了。



洋人要从天津退兵了。



虽然畅春园等地方被洋夷劫掠焚烧了,但是最重要的圆明园没烧,也没有怎么遭到兵灾。



紫禁城更是没有遭到任何损坏。



皇帝听完之后非常高兴,夸奖道:“奕不错,文祥不错,宝鋆也不错。”



接下来,又传来奏报。



恭亲王那边谈得差不多了,洋人已经开始陆陆续从天津退兵了。



恭亲王已经上奏,请皇帝回銮。



至此,皇帝大喜。



开始考虑,什么时候回京。



一直到这个时候,京城发生的一切,都还没有人敢告诉皇帝。



一直到有一天,皇帝宠幸一个民间女子的时候,对方事后道:“皇上,苏曳在京城和洋人作战,死伤可惨了。”



皇帝一愕,开始责问。



这个时候,肃顺等人才迫不得已,拿出许多密奏,递给皇帝。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实在是苏曳在京城说出许多大逆不道之言,皇上龙体欠安,奴才实在不敢把这些给皇上看啊!”



皇帝拿过一份密奏看。



苏曳率军进京,和洋人大战。



苏曳逼退洋夷大军,挽救圆明园,挽救紫禁城,挽救京城。



额尔金伯爵和苏曳在皇宫门口,签订停战协定,而后下令撤退。



皇帝的脸色开始发青,发紫,嘶声道:“还有呢?还有呢?”



“你们好大的胆子啊,竟然隔绝圣听?”



“还有其他密奏呢?全部翻出来,全部拿出来。”皇帝嘶声怒吼。



肃顺跪下叩首道:“皇上,其他的不要看了,不要看了。”



皇帝道:“都拿过来,粘竿处的密报呢?”



粘竿处,从来没有什么血滴子,甚至也不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情报机构,但京城密报还是每日发送的。



皇帝要看,肃顺等人再无办法,只能派太监送来粘竿处的密报。



而这些密报,就非常详细了,甚至过于详细。



苏曳那天在家门口说的话,都被详细记录。



苏曳挽救京城之后,被无数人视为大救星。



十几万民众云从之,无数人向苏曳行跪拜礼。



有人高呼千岁,甚至偶有呼万岁,或许是想要称万胜,喊错了。



洋人退兵,都被视为苏曳之功。



无数人家中为苏曳立碑,称其匡扶社稷,不世出之英雄。



苏曳在家门口那两句诛心之语也被清晰写出来。



皇帝贪生怕死,仓皇出逃,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接下来,有些话连粘竿处的密报,都不敢写了。



因为写了一段话,又涂掉了。



你不涂掉还好,这一涂掉,皇帝更好奇上面写什么,于是他下令道:“把粘竿处的人叫来,叫来!”



片刻后,某个粘竿处的侍卫跪在皇帝的面前。



“当日,你在不在场?”皇帝颤抖着问道。



“奴才在场。”



皇帝道:“苏曳还说什么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粘竿处的侍卫不敢说。



皇帝道:“不说?你的命还要不要了?”



粘竿处侍卫颤抖道:“苏曳说,说……皇上只怕连崇祯那个亡国之君都不如,他还知道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听到这话,皇帝脸色已经开始通红。



“还有什么?这个逆贼,还说了什么?”



粘竿处侍卫道:“当时有很多人要帮助苏曳毁掉乱臣贼子的牌匾和石碑,苏曳却说不能毁,他日除非皇上亲自去砸掉这牌匾和石碑。”



“做梦,做他的千秋大梦。”皇帝大声嘶吼道:“朕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他就是乱臣贼子,大清开国以来,最大的逆贼。”



吼完后,皇帝拼命地咳嗽。



这一阵咳嗽,无比猛烈,整整持续了好几分钟,咳得皇帝眼球都通红了。



肃顺和杜翰在边上拼命磕头道:“皇上,别问了,别问了。”



好不容易,皇帝咳完之后,痛苦地捂住胸口道:“还有什么,他还有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粘竿处的侍卫实在是不敢说了,赶紧摇头道:“没有了皇上,真的没有了。”



“还有,你的神情告诉朕,你没有说完。”皇帝怒道:“说出来,说出来……”



那个粘竿处侍卫拼命摇头。



皇帝道:“你也要欺君吗?来人啊,给我拉出去,杖毙!”



顿时,那个粘竿处侍卫拼命磕头道:“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皇帝又一阵猛烈的咳嗽道:“说,你快说。”



粘竿处侍卫道:“当时,无数民众,大声高呼……”



皇帝道:“高呼什么?什么?”



粘竿处侍卫拼命磕头道:“就算将奴才千刀万剐,也不敢说出那两个字……”



“昏君是吗?是不是昏君?”皇帝怒吼道。



粘竿处侍卫跪爬在地上,一动不敢动,只是拼命地哭泣。



皇帝脑海不由得脑补,浮现那个画面。



无数民众拥护着苏曳,仰慕着他。



无数民众振臂高呼,昏君,昏君,昏君!



“咳,咳,咳……”



激烈的咳嗽中,皇帝仿佛出现了幻听,仿佛耳朵里面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昏君二字。



皇帝嘶吼道:“苏曳,当千刀万剐,千刀万剐!”



然后,又一阵猛烈的咳嗽,一口血随之喷出。



………………………………



注:一万二送上,月底最后几天了,恩公月票莫浪费,投给我吧。



一头叩在桌面上,给您谢恩了!



(本章完)



第219章:英法退兵!皇帝喷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