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3章:新屠杀!太后怀孕!决生死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3章:新屠杀!太后怀孕!决生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苏曳的话后,慈安太后脸色一变,甚至忘记了苏曳握住她的手了。



足足好一会儿,她颤抖道:「苏曳,你的意思,如果哀家不听你的话,这大清就要亡了是吗?」



苏曳缓缓道:「太后娘娘,臣也不瞒您。这次带领三个师新建帝国陆军南下平叛,首当其冲肯定是为了收复失地,但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要消除这支军队之间的对立情绪,想要把这支军队拧成一股绳。」



慈安太后道:「只怕你是想要让这支军队彻底归心,归你的心吧。」



说罢,她狠狠用力,把手抽了回去。



苏曳道:「也可以这么说。」



然而,就在大朝会刚刚开始的时候。



所有人都盯着苏曳。



「接下来,他们大概就会召你说话的。」



终于,端华这个宗人令大声高呼道:「让他退,让他退!」



「我们想着他本事大,或许能够带着大清走向中兴。我们也对他抱有巨大期待的啊。」



紧接着,总理衙门帮办大臣花沙纳朝着两宫太后道:「太后娘娘,奴才也正式请辞总理衙门帮办大臣一职,请太后恩准。」



苏曳的话说完后,依旧全场静寂。



但是,所有人都已经听出了杀机。



端华道:「太后娘娘,这个局面没什么不好的。现在这个局面,对我们是最最有利的。」



桂良道:「我……当然清楚,但是我别无选择。」



「而苏曳那边,率军两万五南下,加上他在九江的一万来人,再加上王有龄在浙江的两万人,充其量也就是六万大军,却要面对发逆的二十万大军。」



肃顺和端华几乎是在怒吼了。



而天津三个陆军师,依旧进行艰苦的训练。



最终,天降大义。



接下来,尤根子爵开始招众多海盗首领商议。



次日朝堂!



「石达开率领发逆大军,攻陷嘉兴。「



这话一出,全体哗然。



王世清道:「是!」



而这一次,何止是热情如火。



桂良颤抖道:「就是,让我请辞的意思是吗?」



苏曳道:「难道就这样一直对立下去吗?这次三万多人这样对立,未来三十万还这样对立下去吗?我们旗人总共才多少人?未来三十万,五十万陆军的时候,旗人能占多少人?」



僧格林沁、胜保率领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前往山东。



「捻军的战斗力是不如发逆的。」



端华道:「启禀太后娘娘,俄国公使拒绝谈判。他说大清必须先表示出诚意,先罢免当前的总理大臣作为先决条件,否则绝不谈判。」



慈安太后想了一会儿道:「先谈判,再谈条件。」



「你充其量五六万军队,而发逆二十几万。」



端华道:「人家在屠杀八旗兵的时候,就已经主动和我们撕破脸了。」



他的话轻描淡写。



这……这里竟然会出现舰队?



毫无疑问,几乎所有的八旗王公大臣都是这样想的。



军情如火,辽东危险,请太后立刻定夺。



「俄国人很快就会退兵了,很快。」



「当然,现在俄国人暂时已经不重要的了。」



昨天,桂良找他谈话,接着端华等人又找他说话。



尤其当这个群体意志已经上升到大清的政治正确。



尤根子爵站在甲板上,吐出舌头,感受北风。



但是这样做也有一个巨大的风险。



站队。



苏曳会赢吗?



苏曳的做法是对的吗?



关于这两个问题,文祥已经不知道想了多少次了。但是越想越乱,甚至完全得不到任何答案。



慈安太后再一次陷入不安之中。



而且海兰泡和瑷珲城隔江相望,是沙俄军队在远东的绝对核心基地。



接着,端华望向了桂良。



「你杀了那么多旗人的罪名,也会落在我的头上。」



慈安太后正要开口,苏曳忽然举起手。



苏曳道:「完成这一切后,他们就会把帝国新式陆军的那些汉人士兵抬入八旗。帝国新式陆军,也就成为了新的八旗军队,他们要完成彻底的复辟。」



俄***队再一次向南三十里,又占领了两个堡垒。



「僧格林沁,胜保你们率军去山东,对付捻军,收复济南和烟台。」



这就是当众提醒,并且逼迫了。



慈安太后道:「那也是他们想要保持八旗的身份,不甘心被同化吧。」



几日之后!



两宫太后微微一愕。



几乎每一个旗人都觉得,自己是八旗的火种。



当时文祥问:「苏曳大人,您昨日让王世清退出旗籍,是不是未来帝国陆军所有旗人,也都要彻底退出旗籍?」



斗争一步步升级。



「但凡他坚定一些,跟我站在一条路,那些八旗王公哪里敢跳反?」



……………………



接下来,肃顺旧事重提,再一次道:「太后娘娘,南方战局,岌岌可危,请太后娘娘早下决心,派遣重臣率军南下平叛。」



开始了新一轮的火炮屠杀。



苏曳之强硬,真是难以想象。



叶赫那拉氏哭泣道:「所以答应我,一旦你觉得战局不妙,立刻让人把我送出宫去,逃离京城,送到九江好吗?」



结果……



叶赫那拉氏呜呜地哭。



回到长春宫后。



「你要是打不赢,我也不逃去九江了,我直接找到一口井,直接跳下去就是。」



「我率领两万五千人去江苏和浙江,去剿灭二十万发逆大军。」



最后,他去求见了苏曳,两个人聊了很久。



您,您和旗人有仇吗?



您也是旗人啊,您也是宗室啊。



…………………………



「让满汉彻底对立,明明是同一支军队,却要强行撕裂,分为汉人和旗人。」



而且还显示出了惊人的耐力,几乎要把苏曳都折腾得精疲力尽了。



很多领袖遇到困难,就本能想躲,想要妥协,想要含糊其事,不顾一切想要把矛盾压下去。



「你要面对这么多发逆大军,而且湘军还会阳奉阴违。」叶赫那拉氏道:「能赢吗?」



只不过她不愿意出来和苏曳、慈禧太后唱反调。



顿时间,肃顺出列道:「臣附议。」



战争胜利,杀政敌。



一波一波地杀下去。



要不要继续杀一波?



并且把所有的风险告知。



他痛苦地闭上眼睛。



对于端华等人而言,苏曳此举,确实和自我阉割没有什么区别。



田雨公道:「对啊,在后退。之前这三万多新式陆军中,还是有小部分旗人心向大帅的。但是现在完全统一立场了,彻底陷入满汉对立了。」



桂良痛苦地闭上眼睛道:「之前明明好好的,



一团和气的,为何忽然变成这样呢?又变得针锋相对了呢?」



「做一个决定就这么难吗?」



慈安太后小脸煞白道:「是,是本宫无能嘛?让局势演变到这个地步?」



嘉兴沦陷,湖州沦陷。



「甚至,还要面临清算。」



苏曳缓缓道:「臣想要率领这三万陆军南下平叛,是想要让他们归心。那这些八旗王公想要让僧王和胜保率军南下平叛,又何尝不是想要彻底掌握这支军队。」



他绝对不会请辞总理大臣。



…………………………



抛开所有的杂念,考虑两个问题。



他不但不后退,还想着继续保持政治进攻。



海参崴!



几乎屠杀得差不多了,没有一万人,也杀了大几千人。



田雨公道:「如此一来,如何是好?」



黑龙江其他区域,岌岌可危。



昨天晚上,她再一次召见了苏曳,请他主动辞去总理大臣,议政大臣和陆军大臣继续保留。



「不要说了,什么都不要说了。」苏曳缓缓道。



最终决定,整个舰队继续北上,前往鞑靼海峡,伺机进入黑龙江,攻打俄军重镇海兰泡。



苏曳道:「什么?」



因为苏曳每天的上课,都帮助他们开拓了视野,让他们有了新的认知。



你也是糊裱匠。



……………………



足足好一会儿,慈安太后道:「你,你先退下,我再做斟酌。」



但苏曳充耳不闻。



次日朝堂上。



端华道:「难道不够失败吗?长江口那边依旧在对峙,俄国人都已经要占领整个黑龙江了,这难道还不是总理衙门的失职吗?「



最终,慈安太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叶赫那拉氏道:「我真的不甘,我不想离开京城,不想离开皇宫。」



「只要您和文祥主动请辞,那整个总理衙门就只有苏曳一人了,独木难支,失去了遮羞布,他不请辞也扛不住了。」



然后,朝会再一次不欢而散。



「让僧格林沁和胜保率军南下剿逆,仅仅只是第一步。」



苏曳轻轻将她抱在怀中。



「现在你让我怎么办?」



端华道:「我们也愿意一团和气啊,他要进中枢,我们不但没有阻拦,也完全配合的吧。但是他做了什么?他要断八旗的根啊,我们这些人难道要坐视吗?他要断我们的根啊。」



自古以来,站队就是最恐怖的事情。



「太后觉得是臣带兵南下平叛胜率大一些,还是僧王和胜保胜率大一些?」



苏曳道:「太后娘娘,军情如火啊。」



「这一战,我们胜算非常非常大。」



慈安太后望向了苏曳,满朝文武望向苏曳。



「如果真的怀上了,那我今后如何见人?我连皇宫都呆不下去了。」



慈禧太后朝着慈安太后道:「就这么着吧。」



这群海盗热血沸腾,高呼道:「杀,杀,杀!」



田雨公道:「臣附议。」



慈安太后道:「我知道了,明日便下旨!」



那两宫太后,也不用艰难地做抉择了。



核心诉求只有一个。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率军去平叛,第一要务是不是能打胜仗,是不是能够剿灭逆军?」



「现在的架势很清晰,俄国人不退兵,不谈判,除非太后罢免苏曳这个总理大臣。」端华道:「但是太后不愿意撕破脸



皮罢免苏曳,而苏曳那边脸皮极厚,不愿意主动请辞。所以局面就僵在那里了。」



苏曳道:「这是难免的,群体的意志会裹挟个体的意志。」



但如果苏曳赢了,僧格林沁和胜保败了。



但我苏曳不愿意做这个糊裱匠。



苏曳上前道:「臣遵旨。」



次日,京城朝堂!



慈安太后,终于要做出最终决定了。



脑子里面想起了苏曳的一句话,只要两宫太后之间出现稍微的裂缝,立刻就会有人将这个裂缝彻底撕开,变成彻底的对立。



满蒙两族,为了这一场决战,倾尽所有。



…………………………



但是现在这个局面是她想要的吗?



肃顺道:「太后娘娘,木已成舟,唯有一往无前。」



每一个人都不能背叛自己的阶级。



文祥顿时脸色一变。



尤根子爵道:「是你们的农历吗?」



甚至,训练得比日常更加拼命了。



同一支军队内部,都已经如此对立了。



慈禧太后当机立断道:「退朝!」



此时的王世清,已经是大清子爵,兼了天津镇总兵衔。



「能吗?」



所有人都清晰感受到碎裂的声音。



支持僧王和胜保统兵,就是保卫八旗,就是保卫大清。



浙江巡抚王有龄上奏,发逆大军攻陷两城后,又再一次汇合,继续南下,要攻打杭州。



此时,俄国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甚至就在海兰泡,直接指挥攻打黑龙江事务。



长春宫那边。



「挣扎之后,彻底输了,也就认命了。」



面对这个局面,最最得意的应该就是石达开,陈玉成,还有曾国藩了吧。



「僧格林沁和胜保那边,这一次为了赢,为了保住八旗,他们一定倾尽全力,能够凑成七八万军队,而他们在山东的敌人,也最多不到十万捻军。」



苏相,苏曳阿哥。



「届时,我们恢复八旗,恢复祖宗江山。苏曳再也无颜在朝堂中枢,只能灰溜溜返回九江。」



苏曳道:「既然如此,那就彻底断送他们的念想。」



见一艘,击沉一艘。



而苏曳要做的,就是彻底打碎他们这种信仰。



魄力无敌。



那将来怎么办啊?



「至于主帅,本宫再行斟酌。」



到现在都做不了决策。



「博川,我明日在朝堂上,就要正式辞去总理大臣一职。」桂良道。



杭州一旦沦陷,就意味着整个浙江最精华的区域,最核心的经济重镇,全部丢了。



「结果呢?他没有带着大清走向中兴,反而先要去势?」



她眼睁睁看着朝堂中枢,一步一步恶化。



肃顺、端华、载垣等人去了钟粹宫。



那别说复辟了,你们几个人的性命都保不住。



这一场大战,不但要收复河山,不但要消灭发逆大军。



左宗棠不由得兴奋起来,跟着苏曳做事就是这么爽。



而端华再一次说,俄国公使拒绝谈判。



这话一出。



反而王世清出列。



端华寒声道:「做的不错?还有脸说做的不错?」



现在是你最脆弱的时候,天下大乱,你中枢的位置都不太稳固了。



「这三万两千人的军队,一万七千人的汉人军队我带走。一万五千人的旗人军队,交给僧格林沁



和胜保。」



但是,苏曳依旧没有要辞去总理大臣的意思。



肃顺,端华、载垣、载龄等人充满了期待。



桂良道:「那,那我明白了,我会照做的。」



苏曳道:「对。」



接下来,他找来向导询问,黑龙江的封冻日期。



三万多军队,大半是汉人,小半是旗人。



端华,肃顺,载垣等人,接见了桂良。



王世清道:「臣已经深思熟虑。」



之前每一次她都欲拒还迎,明明自己很想要,但是口头上却不断拒绝。



所有的旗人,都坚决认为应该由僧王和胜保率军南下平叛。



文祥,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难道不知道,你不请辞,就是站队苏曳吗?



你这是要和整个八旗为敌吗?



接着,端华道:「太后娘娘,奴才请罢免文祥总理大臣之位。」



而现在,他必须被迫做出选择了。



黑龙江的军报再一次传来,说俄国大军在瑷珲休整的两天后,便继续南下。



「所以,你不但要战胜二十几万发逆,而且要比僧格林沁和胜保更快,赢得更加漂亮。」



另外一个总理大臣。



甚至文祥自己也不知道,为何这样脱口而出,但是逼到最后,他就这样说出来了。



相较于海参崴,此时的海兰泡才更加重要。



而石达开和陈玉成对松江和上海稍稍攻击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对苏曳地盘下手。



都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那再进一步是不是没有差别了?



接下来是不是可以继续屠杀下去?



慈安太后双眸通红,几乎要被骂哭。



「他们率领大军南下,湘军全力配合,打几个大胜仗,收复苏南失地。然后率军凯旋,入朝夺权,清算我等。」



归根结底,她绝对不愿意失去权力。



这个外甥女太后,一直拖,一直拖。



从骨子里面想着的就是八旗之天下,满洲之天下。



「她如此无能,却占据正宫之位,简直就是天大的灾难。」



但是,个人是违背不了群体意志的。



王世清再一次高呼道:「臣请退出所有旗籍,请太后恩准。」



「军情如火,一日不等人。」



黑龙江将军泣血求援。



此时虽然闭着眼睛,但他仍旧能够感受到所有眼睛盯着他。



「您还要拖到什么时候,拖到俄国人大军杀入京城?拖到百万叛军围攻京城的那一刻吗?」



肃顺、端华等人不愿意走。



而后,总理大臣桂良上奏道:「回禀太后娘娘,奴才担任总理大臣期间,寸功未立,恳请辞去总理大臣一职,请两宫太后恩准。」



罢免苏曳总理大臣一事,做不了决策。



王世清道:「臣有微薄之功,先帝抬爱,几次抬旗,先入内务府汉军,而后抬入汉军正白旗,最后抬到汉军镶黄旗。臣不慎惶恐,想退出所有旗籍,请太后恩准。」



第二个六百里加急。



接着,苏曳道:「太后,您应该知道这三个师的新建陆军有何等重要,这是大清的新根基,是未来几十万陆军的种子。」



如果干得不好的话,那你就主动请辞吧,反正你还是军机大臣。



除非罢免总理大臣,否则绝对不上谈判桌。



苏曳道:「世清。」



…………………………



「他们担心臣会把这支军队中的旗人送去当炮灰,彻底灭



掉。那么臣请问,如果旗人王公率领这支军队南下平叛,会不会把里面的汉人将士当成炮灰,推上去送死呢?」



第243章:新屠杀!太后怀孕!决生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