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8章:慈安情动!旗务改革!铁血镇压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8章:慈安情动!旗务改革!铁血镇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为,复辟的力量太大了。



走回头路的力量太大了。



这次回京城,所有人都觉得不要操之过急,所有人都不愿意做。



所有人都觉得,没有必要改革旗务。



甚至,很多人的意思很清晰。



裁撤八旗,军事改革,这么难的事情,都已经做成了,已经很了不起了,百年未有之大事。



所以,可以歇一歇了,缓一缓了。



不仅仅慈安太后这样觉得,甚至苏曳也有这样的心思。



毕竟,一张一弛嘛。



国家不能这样折腾,要休养生息。



但是,可能这个时候就是需要折腾。所谓的休养生息,很可能就会变成心安理得的懈怠。



如此一来,改革可能会半途而废。



这和僧格林沁麾下的八旗新军不就是很像吗?



编练新军之后,觉得战斗力超强,那么就不用那么苦了,很多纪律也就不用遵守了,日常艰苦的训练也不必继续了。



就这样,短短时间内,战斗力大大滑落。



现在无数人在拉后腿,复辟力量如此之大,所以改革就是非进即退。



只能一往无前。



所以,改革旗务,不能徐徐图之。



就是要继续下猛药,用狠招。



配合着洋务运动,大步向前。



“轰轰轰轰……”



电闪雷鸣。



苏曳拿出平板,很快就收到了负八妹的消息。



“苏曳,我也觉得军事改革成功之后,旗务改革就没有那么紧迫了,可以徐徐图之。”



“因为王莽新政操之过急,导致覆灭,算是前车之鉴。”



“但后来我仔细研究后发现,王莽新政的路本就是错的,他的很多政策看似先进革新,其实反而是在走回头路。”



“而你走的路,则是正确的。尽管没有完全被历史证明过,但也被部分历史和现代事实证明过了。”



“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这句话是对的,但也是错的。”



“在做事之前,在坐上这个位置之前,可能真的很多人都是相差不多的。可一旦坐上了这个位置,当他们埋头开始奔跑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



“只要方向是对的,那就在行动中修正,而不要妄想着修正后再行动。”



“你的基本盘稳固,大可以去做,哪怕犯错也不要紧。”



“不要等到浑身无法动弹了,再想着去奔跑,去跳跃。”



“跑起来,跑起来,带着你的国家跑起来。”



……………………………………



次日,大朝会!



慈安太后牵着小皇帝进入宝座。



不知道为何,今天的她,竟然比以往都更加迫切见到苏曳。



苏曳对她来说有光环是不假。



但是苏曳之前所做的,其实没有太打动她,唯独昨日的暧昧细腻,让她屡屡回味。



恭亲王奕站在左边,苏曳站在右边,两人都在文武大臣的最前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礼之后,大太监增禄高呼:“有本奏来。”



苏曳出列:“臣有本。”



顿时,慈安太后娇躯微微一颤,隔着帘子,甚至都要流露出哀求的目光。



苏曳,咱们昨天不是说好了吗?



先暂缓的吗?



但是,昨日她以身体不舒服为由,提前散朝。



今日这朝会刚刚开始,总不能就这么散朝吧。



文武百官,全部屏息。



昨日,苏曳的奏报被太后中途叫停,大家就知道,一定是惊天动地的新政。



众人也隐隐知道是什么。



但其实还是不敢相信,苏曳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新政。



诚然,确实有不少底层旗人渴望改革旗务,去寻求活路。



铁杆庄稼养了几百万旗人,但是也禁锢了很多旗人。



按照政策,旗人只能有两项职业,做官和参军,不得从事农业,商业和手工业。



但是做官和参军的旗人,毕竟还是少数,剩下大部分都无所事事。



但实际上,大部分旗人还是安于现状的,是不希望动这份铁杆庄稼。



你想解放他们的生产力,大部分人其实还不希望被你解放。



而且,苏曳这个改革旗务,算是相当彻底了。



动的可不仅仅是铁杆庄稼,还有旗人的很多上升通道,甚至内务府都要改革。



这个蛋糕,算是动得非常彻底的了。



苏曳也曾经想过,旗务改革,要不要动内务府。



关于内务府的资料,苏曳看了很多,而且此时正在亲眼见证。



这个满清独有的机构,也代表着旗人特权的象征,此时已经腐败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了。



后世出自于《北京社会科学》的论文《晚清内务府腐败问题探析》稍稍浅尝辄止谈论,也已经看出一二。



单纯一个小小的八卦,道光皇帝一个鸡蛋多少钱?光绪皇帝觉得吃鸡蛋很奢侈,就能看出内务府之腐败。



“昨日,臣提出了三条新政,深化军事改革,成立招商局,禁绝鸦片。“



“今日,臣继续阐述第四条新政,改革旗务!”



于无声处听惊雷。



满朝文武震颤。



你……你果然还是提出来了。



接下来,满朝文武静寂,听着苏曳一条一条念出改革旗务的条陈。



文武百官,包括慈安太后都听得心惊肉跳。



苏曳,你之前不是这样说的啊。



你之前明明是说先成立旗务改革衙门,然后向朝野征集意见,再渐渐制定政策的。



先吹风,再制定政策,再推行政策,至少还有七八年的缓冲期。



而现在你一条条,就这么清晰地念了出来。



那……那就没有缓和的余地了啊。



竟然……是这么地彻底吗?



不但要动底层旗人,中层旗人的利益。



甚至连上层旗人的利益,也要彻底动摇。



内务府一年才多少量银子啊,也就是二三百万两而已。



这你也要动?



你就算把内务府的银子全部弄回去,又发不了财?



但是,苏曳不得不动。



因为内务府是旗人特权之象征。



苏曳第四条,改革旗务的条陈,洋洋洒洒几千字。



他整整念了一个时辰。



满朝文武脸色越来越难看,尤其是八旗的王公大臣,冷汗直流。



念完之后,苏曳道:“太后,臣请成立旗务改革衙门,臣亲自领衔,并且举荐怡亲王载垣,军机大臣崇恩,倭仁学士,进入此衙门。”



倭仁顿时一颤,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首先,他对旗人之腐败也深恶痛绝。



但是他对苏曳的很多新政,也完全反对。



什么科学,什么工业,倭仁最最反对。他是理学家,觉得那样会动摇国本。



而且他说的国本,不是满清八旗之国本,而是中华之本。



他觉得西学不能引入,更加不能让国人学习,否则会变夏为夷之危险。



不过,在派遣留学生出国一事上,苏曳倒是没有那么急迫。



他已经先在九江成立了好几个新式学院。



教材自己编,里面有洋人教师,也有国人教师。



而且不仅有高端的学术学堂,也有注重实践的工程学堂,甚至医学院都有。



未来确实会派很多人出去留学,但会在国内先打好根基,再送出国。



纯新式教育,是一套体系,至少需要十几年时间,才能让一个人成才。



而苏曳的九江,充其量也就是六七年时间而已。



所以他的大部分学堂,还是工程学堂,一般实践,一般培训的那种。



就是很多年轻人,想要在工厂里面升值加薪,就必须在学堂进行培训学习。



未来洋务运动铺开的时候,他希望能够从九江走出足够多的人才,这样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听到苏曳奏报,慈安太后陷入了无比的为难之中。



讨厌的苏曳,又这样。



又是先斩后奏,就是欺负她性子软。



但她怎么办?



如果否掉了苏曳,也就是君臣不和。



这个后果,她已经经历过一次了。



上一次裁撤八旗军,她只是稍稍表现出不赞同,结果就被肃顺和端华等人政治绑架,直接站在了军事改革的对立面了。



接着,就是新军的分裂,满汉对立。



而最终的结果,是苏曳靠着百万人的大战,一场场大胜,挽回了局面。



但肃顺、端华等几十万,全部被斩首。



这样的后果,她绝对不愿意再经历一次。



但是,直接同意改革旗务,她又实在是害怕,肯定会引起惊天动地的。



怎么办?怎么办?



如何能够不直接承认同意改革旗务,又要表现出对苏曳的绝对支持?



很快,慈安太后找到了一个法子。



她朗声道:“改革旗务,关乎国本,不可不慎重,所以成立旗务改革衙门非常有必要。”



“载垣,崇恩,倭仁,你们三人便进入这个衙门,和苏曳一起,制定出来一个上好之策。”



三人出列:“奴才遵旨!”



……………………………………



尽管慈安太后已经尽量平缓。



但……改革旗务这个政策一出,依旧是惊天动地。



甚至,都不能用轩然大波来形容。



整个京城的旗人,就有整整几十万人。



这些政策,直接动摇了这几十万人的利益。



比起上一次裁撤八旗军,气势更加惊人。



几日之后,僧格林沁奏请太后,请派骑兵师进京。



太后犹豫之后照准。



而后,整整八千人的骑兵师用用最快的速度进京。



第二师,第六师,守备一师,二师,超过六万大军,维持京城秩序。



上一次裁撤八旗军的时候,超过几万八旗兵在来到皇宫面前逼宫。



而这一次,为了杜绝这一可能性。



直接下了几道命令。



宵禁令,禁止聚集等等。



任何人,胆敢到皇宫周围聚集,超过一百人,立刻格杀勿论。



任何人,胆敢包围旗务衙门大臣宅邸者,格杀勿论。



任何人,胆敢在京城非法集会超过百人者,格杀勿论。



张国梁、冯子材的守备师,第六骑兵师,直接全天候在内城巡逻。



二十四小时内任何时候,街道上都有军队。



谁露头,就杀谁!



整个京城,陷入了一种恐怖的气息之中。



但是,这种恐怖是有效的。



整个内城,一片寂静。



尽管内城无数的旗人在家中,又是痛骂,又是诅咒。



但是,完全无济于事。



而外城的汉人民众,倒是另外一种心态了。



苏曳王爷,真就是牛逼啊。



刚刚裁撤了八旗京营,这一下子就要动旗务了。



这下子,看你们这群人还敢人五人六吗?看你们还能在我们面前高高在上吗?



苏曳的旗务改革会分好几步,大概十五年左右,彻底完成。



而旗务改革有些条款,苏曳没有写出来,那就是取消满城。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满汉对立。



所以,在无数普通汉人民众心中,苏曳已经不仅仅是英雄这么简单了。



甚至,已经超乎他们理解了。



苏曳王爷,你不是旗人吗?你不是满人吗?



怎么你对满人下手这么狠呢?你比汉人还汉人啊?



而且这个政策太大,已经超过京城汉人的期待,甚至让他们都感觉到有些害怕了。



………………………………



不过,这种高压政策是不能持久的。



主力军队,总不能一天到晚巡街。



持续了一个月的高压政策之后,宵禁政策依旧,但是街道上的军队减少,巡逻的批次也减少。



就是给人一种松懈的错觉。



“王爷,已经有人在串联了,打算去皇宫门口绝食。”



这个世界没有新招的。



黑弓道:“要不要打乱?提前制止?”



苏曳道:“不,让他们串联,让他们完成聚集,让他们以身试法。”



“他们鼓动的是一些什么人?”



黑弓道:“滚刀肉,八旗无赖,就靠着发下来的钱粮活着,旗务改革就是要他们的命。”



苏曳道:“那正好,就先杀这批人。”



黑弓道:“杀多少?”



苏曳道:“就看他们这一批人,串联多少,聚集多少。”



黑弓道:“是!”



就在这种放纵中,有人把这些八旗无赖,滚刀肉串联起来。



说白了,高层八旗王公就是把这群人推出去做炮灰,进行试探性攻击。



而这群八旗滚刀肉,底层无赖,也害怕苏曳的屠刀。



一开始还小心翼翼地串联。



后来发现没事啊,我们超过几十个人聚在一起,对你苏曳破口大骂也没事啊。



甚至有八旗无赖跑到苏曳的王府面前,大声咒骂,发现还是没事。



于是,他们胆子越来越大。



聚集的人数越来越多。



最后,在金钱的怂恿下,酒精的冲动下。



超过千人的底层八旗无赖,在某一天完成了聚集,前往皇宫面前绝食。



皇宫面前的屠杀才过去多久啊?



一年半而已啊。



人类在历史中学到的教训就是没有学到教训。



整个京城,几十万旗人,无数的八旗勋贵都盯着这上千人。



他们走到哪里,就立刻有人汇报。



距离皇宫还有五里。



距离皇宫还有三里。



距离皇宫还有一里。



“这一千多八旗滚刀肉,已经到皇宫面前了。”



“他们已经开始哭灵了。”



“他们已经拿出列祖列宗的牌位了。”



一个接着一个消息,不断传到各个八旗大臣的府邸之中。



半个时辰后!



张国梁守备师出动,将这一千多名旗人全部逮捕。



一个时辰后。



这一千多人,全部判处斩立决。



而后,直接押到菜市口。



全部斩首。



杀得干干净净。



整个京城,满朝文武,彻底静寂。



两个时辰后,惠亲王绵愉进宫,正式向慈安太后请辞。



………………………………



注:因为太难写,所以又比较晚,真的抱歉。



恩公们,您的月票还请继续给我呀,真的太需要力量了,拜托大家。



(本章完)



第258章:慈安情动!旗务改革!铁血镇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