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一章:群臣入朝,建国开端   皇者召唤系统[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群臣入朝,建国开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进入议国殿,站在两列,可以明显的看出,李唐召唤出来的文官武将,都站在前列,离帝王更近,其余大臣都站在后方。



由于没有早朝,大殿的气氛还比较随意,他们小声商量,提出问题,抒发见解,畅所欲言,十分热闹。



“唐王到!”



是时候,老福走出来大声的说道,随着李唐势力壮大,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在几天前被封为内务总管,负责皇宫大小事情。



热闹的大殿立马安静下来,大臣各自站好,尊敬拱手喊道:



“参见唐王!”



在百官朝拜下,李唐头戴冕旒,身穿五爪金龙皇袍,身躯巍巍,仪表堂堂,带着满脸微笑,走到皇椅边上说道:



“历经一载半,历经南征北战,凯旋归来,往日离歌,今日缅怀时,本王将登基为王,各位将封侯拜相,继续谋求天下大事,愿民生繁华,国家强大!”



他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怀仁君风范,下方大臣听后,面露惊喜,心中激动万分,君仁臣义。



这些大臣都胸怀大志,能力非凡,有远大的理想,希望君识臣心,一展报复,正所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



“愿穷其一生,保大唐昌盛!”



魏征大声说道,激发群臣的内心,全部扯着嗓子大喊,如亘古预言,穿破时间的限制,流传到未来,像是源头流水。



时间如梭,有些誓言将终身不忘,这句话将成为大唐朝臣奋斗的目标。



“好,君臣努力,本王要大开言路,希望各位能在建国之前,提出对大唐发展有利的法制,政令,变革!”



李唐大声的说道,坐在皇椅上,等候大臣的建议。



“臣有奏,原青宵国律法不全,臣在来时,编制律法草案一部,献给王上!”



包拯第一个站出来,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上面写着“大唐律法”四个大字,庄严而神圣!



从老福手中接过律法,李唐连忙翻阅,最后点了点头说道:



“准,大唐律法就以此草案为基础,尽快完善,本王要在建国时,被万民所知,万民所晓!”



包拯欣喜的点了点头,大声说道:“微臣领旨!”



见包拯的提议被同意,其余的大臣都纷纷上前提议,鲁班的,范蠡的,天问的道教文化,只要有利于国家发展的,经过讨论,都得到同意。



此时的议国殿,才算真正的议国殿,君臣同心,共议家国大事!



热闹的吵闹声慢慢停止,百官的意见都述说完毕,最后只有魏征没有提议,在百官瞩目下,他满脸严肃走出来,双膝跪地,在所有人吃惊的目光中说道:



“臣魏征冒险献上,此书乃臣的肺腑之言,也是为君之道,为帝之道,希望王上能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为大唐的强大而奋发努力!”



大部分大臣心头一颤,在君王高兴的时候,拿出这本书扫兴,就不怕被砍头吗?



李唐也大吃一惊,难道是前世魏征书写的,要知道其中的十条内容,都受人反思,是为君王之道的圣书,心中想着,不免有点期待,大声的说道:



“魏爱卿请起,不管内容如何,本王都恕你无罪!”



第一百一十一章:群臣入朝,建国开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