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物价资料[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豆价格。民国14~18年相对稳定。批发价每担维持在5~6元之间。民国19年一度超过6元。10月转为下降。民国22年8月起进入3.5~4.5元的低谷。民国24年11月,回升到5元以上。民国25年6月,伪满洲国与德国签订年供50万担大豆的协定,影响上海的大豆货源,价格转为上升。到抗战前夕,大豆批发价达到每担6.5元。
玉米价格。民国14年到抗战发生的12年间,除民国18年10月到民国19年11月外,其余各年批发价未曾超过每担4元。民国23年4~5月,曾跌到2.50元以下。
近代沪产棉纱、棉布价格(19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洋纱、洋布来华减少以及随后20年代的爱国抵制日货运动,使上海民族纺织工业趁隙发展。华商纺织业除华盛(后更名三新)、恒丰外,申新、永安等厂也陆续开办,染织业也开始发展,工商业获利均丰。民国8年(1919年),上海纱厂生产支纱每件成本两,售价200两,盈利达50.45两。“九一八”事变后,日货倾销,纱布市场形势衰退,纱价下跌。民国20年,支人钟棉纱每件237.6元。民国24年,跌至170元。
民国10年,上海民族纺织工业同行组织华商纱厂联合会,筹建华商纱布交易所。交易标准品棉纱为支人钟商标(其他牌号保持规定的差价);棉布为13磅飞艇商标、11磅圈三虎商标,行情每日刊报。
此时期两交易所同时并存,交易市价水平基本相同。当时上海纱布交易成交行情决定于:市场的供求量;棉花的国内、国际行情;日本大阪纱市的高低。据民国10年7月8日《申报》刊载的行情,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支纱云鹤标准7月期收盘价148.2两。华商纱布交易所:支人钟标准7月期收盘价148.2两;11磅棉布圈三虎标准7月期收盘价4.75两;13磅棉布飞艇标准7月期收盘价5.5两。
民国物价资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