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田庄   帝国枭色[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田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离开护军府,太阳已到中天。



炽热的光线洒下,晒的人脸疼,虽还未入夏,但气温却急急上来了。



回去的路上,刘钧一直思考李然的话。



正如他所说,当前形势紧迫,外有虎狼,内有隐忧。



一旦局势大乱,他到时候即便想要偏安一隅也不可能。



所以,身为景州之主的靖王,他的存在便是历史大潮中的一叶扁舟。



既然注定要经历风浪,那他便不得不去当那浪中的弄潮儿。



他回到王府,他径直来到勤政殿。



在书案前坐下,他望着墙上的《万国堪舆图》。



景州的地形相对来说易守难攻,守住南北要道,便如同当代的巴蜀,能够独立一方。



而这就是景州的优势。



所以按照他的想法,当前最紧要的是想办法夺回外四府,然后关起门来,闷头搞发展。



如果那天风云突变,他就能苟起来,浑水摸鱼。



“一个工业,一个粮食,此乃当前之要务。”刘钧喃喃自语。



当前的大荣国还是个百分百的农业国。



比起土地,九王中他的封土最小,耕地最少,更不用和大荣朝最大的地主赵氏皇族相比了。



如此劣势之下,攀科技,走工业道路是他唯一能在这个时代活下来的办法。



不过这并不是意味着要放弃农业。



在当代,他的国家拥有全世界最全的工业体系,却依然要保证十八亿亩土地红线。



为什么?



为的便是形势恶化,无法从外部购买粮食,到时候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不给外人掐了脖子。



而景州当前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粮食是什么?粮食就是人心。”



刘钧的记忆中,还有老靖王对小王爷的谆谆教诲。



那一年,景州大旱,粮食减收,百姓饥寒,盗贼丛生。



若不是老靖王到处求取粮食,景州只怕早已毁于饥荒。



“胡为,咱们王府的田庄在什么地方?”



趁着火绳枪和纺纱机正大批量生产的空闲,刘钧准备把玉米种下,再把红薯和土豆育苗的事吩咐了。



这样季节一到,田庄上不仅能够种上红薯和土豆,多余的苗子还能给百姓们拿去种植。



“回王爷,就在景阳城西边的汶水两岸,都是上等好田。”胡为喜滋滋的。



刘钧见他这个样子,摇了摇头,在古代,最珍贵的资源便是田产。



只要田产在手,可以什么都不用干,只收租子就行。



可以说当代的房东有多自在,古代的地主便有多自在。



“谁负责王府的田庄。”



刘钧从来没去过王府的田庄,也不知道谁在管这件事。



“是王爷的亲戚,叫刘让,按辈分,王爷还要叫他一声堂叔。”胡为



“刘让?”刘钧皱了皱眉头。



第二十五章 田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