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五十八章:君臣同心   明颂[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八章:君臣同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健的首肯,并没有让李东阳和谢迁轻松。



他们自然清楚,哪怕是刘健同意了,又如何?



这可是天大的事,不是闹着玩的,这刘公,是已做好了粉身碎骨的打算。



见刘健匍匐在地,弘治皇帝的眼睛,竟有些模糊。



事实上,弘治皇帝也有点举棋不定。



他深知真能贯彻,便算是解决了大明王朝最大的隐患,可是………



想要做到,实是太难了,首当其冲的,将会是刘健,因为刘健乃是内阁首辅,所有的压力都会冲着他去。



这方继藩倒是说的轻松,问题在于,大家压根不会去找他这个驸马啊。



李东阳和谢迁,与刘健一向相交莫逆,此时也禁不住迟疑了。



最终,他们拜倒在地“臣等……”



后头的话,竟是哽咽了,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方继藩站在一旁,心里感慨。



刘健还是有情怀的人啊。



至于刘东阳和谢迁,倒挺有义气,历史之中,这三人名声都不算坏,这历史可能会有偏向,可大抵还是八九不离十的,一个纯粹的坏人,不可能得到好名声,而如方继藩这般纯粹的好人,大抵也会被千秋史笔所温柔的对待。



当然,若是有人敢在明实录里说方继藩的坏话,方继藩保证砍死他。



就算等自己百年之后,有哪个人不开眼。



自己这么多徒子徒孙,怕啥?



当然,想要完成这个壮举,的确很难。



终明一朝,每一个人都知道,眼下土地兼并问题的严重,也明白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是……哪怕是到大明灭亡,到了几乎要亡天下的地步,也没有人愿意去解决这个问题。



倒是到了清朝雍正年,将士绅一体纳粮解决了。



这固然是因为雍正本就是个狠人的原因,可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大明是真的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大明的统治基础,本就是仰赖于士绅,自己砍自己,不存在的事。



而清朝表面上,是维持了大明的国策,可实际上,雍正的基本盘,来源于后金人,此前所谓被优待的士大夫,终究不过是外人而已,所以雍正可以毫不犹豫的对反抗者举起屠刀,谁不服,就宰了你,让你闭嘴,你就得乖乖闭嘴。



因此,在大明玩这个,不啻是在玩火,风险很大。



此时,弘治皇帝吁了口气,他抬眸看了一眼方继藩,道“好了,方卿家,朕想听听你,如何士绅一体纳粮。”



方继藩认真起来,道“陛下,士绅为何不肯纳粮?”



弘治皇帝不禁一愣,这个问题,他没想过。



面对弘治皇帝的反应,方继藩像是早就知道似的,此时接着道“这是因为士绅在纳粮之后,也未必能使自己有好处。因而这天下士绅一听到纳粮,就势必群起而攻之。”



“所以眼下要解决根本问题,就必须让他们知道,朝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做到这一点,让他们真正尝到了甜头,到时,即便会有牢骚,可他们的抵抗也断不会如此激烈了。”



弘治皇帝皱了皱眉,若有所思,口里则道“现在,难道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吗?”



方继藩沉默了很久,而后道“儿臣不想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毕竟事情只能一件一件的解决,儿臣所说的用之于民,是在于那种看得见,摸的着的好处。”



“好吧。”弘治皇帝始终凝眉“你继续说下去。”



“所以,可先在一县做尝试,至少先将反抗降到最低,若是这士绅一体纳粮,在该县得以解决,再徐徐图之,慢慢的推广。不妨我们将该县称之为模范县。”



模范县……



弘治皇帝不禁一怔,方继藩总能给他们冒出新鲜东西。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问题能得以解决。



弘治皇帝苦笑道“哪个县可以?”



方继藩想了想,才道“最好先从近处着手,不如从保定府定兴县开始,那儿距离京师足够近,一旦有事,朝廷可以立即解决,防止事态扩大。”



弘治皇帝微微低头思索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道“新城距离定兴也不过百来里而已,确实不成问题。



第八百五十八章:君臣同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