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微型机器人,盛世如您所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曲所,你将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叫来吧!”
林锋望向研究室负责人曲所长说道。
“一次全部都叫来?”
曲所长闻言一愣。
按照常规套路,不是一次叫来一个,分开询问吗?
“对!一次全部叫来!”
林锋点点头。
“好!我这就去安排!”
曲所长立即离开。
很快,一群身穿实验服的研究人员被带了~过来。
“林中队,我来为你介绍一下,这就是这次项目负责-人,张教授!”
曲所长率先向林锋介绍了项目的负-责人。
林锋一看,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他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看起来,有些不善言辞。
听到曲所长的介绍,他立即说道:“林中队!”
“张教授,久仰大名!”
林锋热情地说道。
他听说过这个张教授,他曾经是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外籍教授,在学业有成时却放弃了远大的前途,选择回到科技落后的炎国,报效祖国!
随后,曲所长又介绍了另外一个专家,是炎科院的院士,年纪比较大,已经是古稀的年纪。
这位老院士,是炎国微型机器人研究领域的泰山北斗!
“徐老,您好!”
林锋笑着向徐老院士问好。
“你们有什么就问吧!我还有很多实验数据没有分析完!”
徐老院士说话不怎么客气。
在他的眼中,只有研究。
曲所长在一旁尴尬地笑道:“徐老一向如此,研究第一!”
“理解!”
林锋理解地笑道。
正是他们这群不慕名利的老一辈科学家,默默无闻的奉献,才推动了炎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于是,林锋笑着问道:“张教授,刚刚我看了你们的研究成果,心中有一个疑问,你们研制出的微型机器人都是微米级的,为什么不将体型提升一些呢?比如,研制成厘米级的,这样,协调数千甚至数万个这样的机器人,可以完成很多不可思议的挑战,比如农作物授粉、穿过瓦砾搜救等等。”
听到林锋的话,张教授还没有说话,一旁的徐老院士吹胡子瞪眼睛:“年轻人,这是开历史的倒车!”
“哦?你们尝试过这方面的研究?”
林锋好奇地问道。
“是的!林中队,难得你对微型机器人好奇,我就和你讲一下其中的难点,其实,早在六年前,米国哈弗大学就研制出了厘米级的微型机器人,他们在实验室里实现了觅食、编队控制和蜂拥而上等一系列集群行为。因为这项成就,这位米籍科学家钠格帕还成为了日不落帝国《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学家!”
张教授在一旁笑着说道。
“当初,我还在哈弗大学,正是受了这样研究的启发,我才返回国内,开启了自己的微型机器人研究!”
“米国方面已经研制成功了?”
林锋眉头一挑。
“哪有那么容易!微型机器人体型越大,需要克服的难关就越多!目前,他们主要面对三大难题。”
听到林锋的话,张教授笑着摇摇头。
“第一是沟通方式,该机器人是通过红外传感器来实现主控台和机器人之间的沟通,一旦两个机器人间距超过10厘米,它们就没办法交流了,自然也就无法将命令有效地传导并执行。实验最多观察了50个左右机器人,数量越大,操作难度就指数级上升了;
第二个大难题是运动能力,是通过震动式马达让机器人抬起腿从而完成移动的。这种电流交互模式的结果是,排成一个字母或星星之类的形状,都需要耗时12小时,很难再承担什么复杂任务;
第三大难题是应用场景。从设计结构上可以看出,该款微型机器人只能在平面上进行移动,它们自动变换形状也是以平面形式来完成的,连坎坷的道路都无法搞定,更别提以三维的模式构建出其他物体了,这无疑大大缩减了它们应用上的可能性。”
顿了顿,张教授继续说道:“回到国内,我寻求了徐老的帮助,将研究方向转向了微米型的机器人,这些难题,才一个个被突破!”
林锋望了徐老院士一眼,笑着说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徐老院士闻言,眉毛一掀:“我也是从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中找到的破解方法!师法自然,既然认为干预不能达到目的,我们就转而利用从自然界找到的蜂巢、蚁群原理完成这一项研究!”
张教授闻言点点头:“如果西方国家得知我们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肯定会派出大量间谍窃取相关研究成果!”
说着,他望向林锋:“林中队,这方面就拜托你了!我们的研究成果,不能够被泄密!”
“众位放心!我一定会尽力保卫众位的心血不被敌国间谍窃取!”
林锋郑重地点点头。
张教授和徐老院士对视一眼,然后说道:“林中队,你有什么需要,我们都会尽力配合!”
林锋忽然笑了:“两位老教授,实际上,我今天来这里,是有着另外一个目的!”
“哦?另外的目的?”
张教授和徐院士都好奇地望向林锋。
林锋点点头:“其实,在微型机器人研究领域,我也有着不低的造诣!”
说着,他开始和两人在专业领域商讨起来。
张教授和徐院士初时还不太在意,不过,随着与林锋的谈论越深入,两人心中的震惊就越浓。
半晌后,两个在全球微型机器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科学家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这个林锋,岂止造诣不低,他根本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很多知识,连他们两人都不知道!
这时,一旁的赵组长和曲所长,以及两位教授的研究员都惊呆了!
这个林锋,确定不是专门研究微型机器人领域的?
在取得两位教授足够信任后,林锋问道:“如果,我告诉两位,我已经攻克了沟通方式、运动能力、应用场景这三大难题,你们有没有把握在实验室内将这种机器人制造出来?”
“有!我有绝对的把握!”
张教授闻言,毫不犹豫地说道。
紧接着,他惊呼道:“林锋,你说什么?你说你攻克了这三大难题?”
一旁的徐院士也是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林锋。
他们可是反复研究,确定研究方向已经断绝了,然后才转向微米级机器人的研究的!
不止是他们,这三大难题,困住了全世界所有微型机器人领域的科学家!
“对!”
第一百六十二章 微型机器人,盛世如您所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