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九十六章崇山见闻   拜师四目道长[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六章崇山见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



都里镇外,伏羲、白元行、太皓三人正在凉亭中休息。时间不长,一道遁光风驰电掣而来。



“来了。”



三人心中一震,连忙站了起来。



遁光瞬间停下,一个身穿麻衣,身高近丈,体魄雄壮之极,面目粗豪却目光幽深的大汉,出现在众人面前。



那股渊渟岳峙的气息,以及内敛的强横气息,透露着眼前人的不凡。



白元行连忙上前躬身施礼。



“崇山二十三代弟子白元行,拜见藏山执事。”



崇山书院自成立开始,就以七位执事共同掌管书院庶务。



三千万年下来。



一开始的七位执事,有两位陨落于天劫之下。



剩下五位一路从大罗天仙,晋升到了大罗金仙。



防风藏山便是其中之一。



挥手示意他不必多礼后,目光直视中间那位身穿黄色麻衣,气质华贵的中年人。



抱拳一礼。



“防风藏山,见过天皇氏。”



伏羲虽然还没有受封天皇,但已经得到河图洛书,突破大罗金仙的他,几乎板上钉钉会成为人族天皇。



提前以此称呼,中间有恭维的成分。



“伏羲见过防风执事。”



虽然不明白此人在崇山内的地位,但对方大罗金仙中期的修为,便已经说明很多问题。



“客气,老师令我带天皇在崇山境内随意观看,最后他会在不周山等待您的驾临。”



“那就劳烦防风执事了。”



防风藏山微笑着点了点头。



“请。”



“请。”



两人走在前面,太皓和白元行跟在后面,一行四人朝西方走去。



离开都里镇后,时间不长,远方出现了一片金黄。



还未靠近,一股淡雅的香气沁入肺腑。



伏羲瞬间停了下来。



细细观察,这是一种高达三丈,叶片宽大,荟穗长达三尺的灵根。



虽然这灵根的等级不高,但如此大面积种植的灵根,他还是第一次见。



“防风执事,此为何物?”



“这是黄粱灵米。”



“可是果腹之物?”



“正是。”



伏羲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华胥氏内部也有种植,但不成系统,果腹仍然依靠狩猎和采集。



“这黄粱灵米可否容我品尝一二?”



“圣皇要品尝,当然没问题。不过此地这些黄粱灵米,都是有主之物,我们到前面县城饭庄内享用不迟。”



“任凭防风执事吩咐。”



“请。”



伏羲跟随而去,一路上看着周围的黄粱灵米。



整整齐齐的样子,显然种的时候,有严格的法度。



田地间野草稀疏,如果不是经过专门的清理,绝对达不到这种程度。



这是一片经常被照顾的田地。



其背后引申出来的意义则是,不周山人族已经放弃了渔猎为主的生活方式,转而成为耕种为主。



比起渔猎,耕种的危险性更小,收获相对稳定。



这种稳定能带来人口的急速增长。



在防风藏山的带领下,时间不长,一个九十里的方形城池出现在面前。



建造坚固的城池,抵挡敌人或者野兽,几乎是刻在人族骨子里的基因。虽然徐君明并没有强调,但不周山人族各部,仍然在每一个人族聚集地,修建了高大坚固的城池。



伏羲简单的打量了一下,从进出城池门口众人穿着打扮和神色来看,他们生活很富足。



而且,出于他预料的是,人人都有修为在身,只是不怎么高而已。比起华胥氏的部民,弱了很多。



“因为安逸的生活,所以懈怠了修为吗。”伏羲心道。



进了县城,周围的一切,对经历了现代生活的徐君明而言,古风古韵,相当于秦汉时代。



但对于习惯部落生活的伏羲而言,却透着一种难言的先进性。



事实上,现在的人族虽然是部落制度,但并不意外着他们原始。



毕竟上古时代人族发展了亿万年,已经建立起了文明。



虽然后来全部被妖族摧毁,但多少也保留了一些下来。



这也是伏羲能建立起‘三正六事’官制的原因。



“房子倒是比华胥氏精巧了很多。”



四人随意找了家饭庄走了进去。



因为不是饭点,周围的食客不多。



随意点了些饭菜,防风藏山掐了个法诀,隔绝内外后。



“圣皇,请吧。”



微微点头后,看着碗里微黄色,透着清香的食物。



“这就是黄粱灵米?”



“不错,用水加火煮上一刻钟就好。”防风藏山笑道。



当年,他还没跟着老师修行之前,在族里也种过黄粱灵米。所以,对它很熟悉。



第九百九十六章崇山见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