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781【朕要退位】   北宋穿越指南[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781【朕要退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中国古代金融业不如西方,这纯粹就属于刻板印象。



先说异地汇兑业务,唐代叫飞钱,宋代叫便换,明清叫会票。也就是俗称的票号、票庄。



具体说说朱氏父子的大明,民间金融系统延续自北宋。



在城市里,银铺兼营存借款业务,同时也做金银首饰生意。



比如李邦彦的父亲,就是搞这玩意儿的,说起来是银匠出身,其实人家属于一方富豪。



在乡镇农村,则有钱米店、钱布店,可以搞钱、米、布兑换,也可以存款和借钱。



北宋在收取各种赋税时,地方官吏故意坑害百姓,一会儿只收实物税,一会儿又只收钱。例如夏粮征收,今年突然只收绢布,明年或许就只收别的。



老百姓为了应税,就得去钱米店、钱布店兑换。



乡镇小店如果兑换不过来,哈哈,就得去县城指定店铺兑换,官吏和店家趁机联手赚一笔。



而在商业发达的地区,存钱也是给利息的,不要以为存钱都要收保管费!



另外还有当铺,宋代叫做长生库、质库。



这玩意儿可老狠了,不仅能够典当死物,还能典当牲畜、奴婢等活物。



并且,当铺也兼营存款、放贷业务。



……



御前会议。



今天讨论整顿全国金融行业。



阁部院重臣陆陆续续到来,喝茶聊天等着皇帝和太子驾到。



几米长的会议桌空无一人,全在隔壁的休息室等待。



休息室为两间偏厅,既有桌椅板凳,也有沙发形状的木榻。



“咦,这是何物?”



已升为工部尚书的秦桧,摸着垫在榻上的布料,仔细品味触感:“应是一种丝绒,却似乎更厚实、软腻、暖和。”



此言一出,重臣们都把目光投向椅子和榻床,所有能坐的家具全都铺了一层。



户部尚书方孟卿说:“漳绒(天鹅绒)。”



众人都去抚摸体验,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越摸这玩意儿越喜欢。



阁臣赵佺问道:“哪里能买到?价钱如何?”



方孟卿说:“产量稀少,价格昂贵。南方水汽重,尤其是广东、福建,铜镜都得罩上绒布镜衣防潮。这两年,江南棉花越种越多,有人把棉纱、棉布卖去福建。漳州产的绒布镜衣最好,有漳州工匠见到棉纱之后,于是就突发奇想,用丝和棉来混纺绒布。”



“就做出了这种漳绒?”李含章问。



“不错。”方孟卿点头说。



天鹅绒的基本工艺很古老,中国这边至少始于西汉,西方则始于更早的古埃及。



但工艺归工艺,而产品归产品。



中国一直到了元代,由于棉花变得常见,工匠们自然而然的,就把棉纱用在古老工艺上。



丝与棉相结合,真正的天鹅绒诞生了!



并且随着大航海,中国的天鹅绒传到欧洲。这玩意儿比丝绸还牛逼,欧洲那些国王的王冠,包括极盛时期的大英帝国王冠,都纷纷采用天鹅绒作为基础材料。



甚至连欧洲作家形容女子的肌肤,也经常是“天鹅绒一般光滑柔和”。



方孟卿说:“漳州知府把这种绒布送来,虽然官家不准地方进贡,但还是花钱买下了这批漳绒。一些是皇室出钱私用,一些是户部出钱公用。官家还鼓励漳州工匠,说可以多产这种绒布。”



众人听明白了,这种漳绒刚刚兴起,产量着实非常稀少就算有钱都买不到。



柳瑊忍不住追问:“户部是什么价钱买的?”



方孟卿说:“一两漳绒,二十贯钱。”



休息室里都是当朝大佬,听到这价钱也不禁咋舌。



所有布料,通常以“匹”为单位。



一匹绢,大约两三贯钱。



一匹绸,大约三四贯钱。



一匹绫,大约四五贯钱。



以上,皆为正常零售价。



一匹上等蜀锦,则要一百多贯钱。



只有最极品的锦,才会称重量售卖,以“两”作为计算单位。



方孟卿说一两漳绒二十贯,那么大概就是二百多贯钱一匹。这东西卖得竟比上等蜀锦还贵!



当然,价钱肯定会降。



因为工艺太古老了,并非啥独家秘诀。



如此昂贵的价格,必然有人买去分析,只要属于专业人士,很容易就知道是咋纺出来的。



产量提高,价格下跌,一直跌到比蜀锦便宜许多。



但天鹅绒还能继续改良,可以增强其亮度,再织出各种图案。顶级的天鹅绒,到时候也不比蜀锦便宜。



众人坐在天鹅绒毯上,一边抚摸绒布,一边闲聊打趣。



“那些奸商,这回可惨得很啊。”李含章幸灾乐祸。



萧楚说道:“太子英明。王荆公想要打击奸商,却落得罢相下场。而太子却是兵不血刃,只调来点军布就把富商收拾得服服帖帖。有了东京交易所,只要朝廷紧盯着,今后他们还想垄断就不容易了。”



这段时间的期货风波把大臣们看得头晕目眩。



脑子正常的官员,都没有参与炒卖期货。



他们坚信太子会出手,一旦跟风炒货,稍不注意就血本无归了。



虽然他们猜到了结局,但整个过程却出乎意料。



太子没有动用行政力量,只是在最高点砸单而已。甚至砸出的军布货单都不多,再引诱散户抛单之后,太子的人就很快撤离,而市场布价还在惯性暴跌。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四两拨千斤”。



王安石被搞下台都没解决的问题,稀里糊涂就被太子给搞定了。



其中原因不难想明白,王安石面对的是一整个利益集团。而这些利益集团的核心,早就在改朝换代时打掉了,去年的大案更是扫清残余。



大臣们完全没想到的是,太子在收尾的时候,居然顺带打击高利贷,让无数亏本散户有了一个宣泄口。



0781【朕要退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