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995【太学突击测验】   北宋穿越指南[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995【太学突击测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洛阳,贡院。



一个又一个太学生,今天突然被告知不上课,带好笔墨砚台跟着老师走。



走着走着,就到了礼部贡院,这里是用来科举的地方。



“这是要考试?”洪迈望着前方队伍。



陆游没有接这话,他昨晚就意识到不对。



他爹陆宰被紧急召回京城,接替胡安国做了礼部尚书。昨天中午抵京,下午就进宫面圣,一直到现在都没回家。



他母亲派仆人去打听,东华门侍卫让慢慢等着。



继续打听,才得知很多礼部官员都去了贡院,昨晚全部吃住在贡院里没有离开。



王廉清低声说:“你们注意到没?三位知学今日都不在,他们平时可天天在学校的。”



洪迈猜测道:“不会被抓了?”



“莫要胡言!”陆游责备道,“三位知学昨日就进贡院了。”



王廉清问:“你怎知道?”



陆游说道:“我爹昨日进京,做了礼部尚书,他也在贡院一夜未归。”



“令尊做了……”



洪迈说到一半,连忙忍着没喊出来,扭头跟旁边的王廉清面面相觑。



“排好队,全都排好队,等着领号入场考试!”一个官差过来维持秩序。



他们口中的三位知学,此刻都在贡院之内。



皇帝下令进行突击测验,要摸一摸全体太学生的学问功底。



那阵仗搞得很吓人,他们先被召进宫,然后直奔贡院出题,昨晚忙活大半宿没睡。



大明的太学官职,基本沿袭自宋代,但又有细微的变化。



比如,管勾太学公事(校长),被改为知太学公事。简称知学。



另有两名副校长,改名叫同知学。



宋代的知、判、同、提举、提点、管勾……等官职,全部属于差遣职务,最初都具有临时性或兼职性。



就拿枢密院来举例,真正的主官是枢密使,但经常出现一个知枢密院事。县令也是一样,偶尔会冒出来知县。



大明新朝不断简化官制系统,把寄禄官、文散、虚职通通合并为官衔,用来论资历和发工资。具体差遣全部统一为正式官职,以确认官员的相关权责职能。



现在的太学,有一個知学(校长)、两个同知学(副校长)。



还有太学正、职事学正(学生充任,无官品)、太学录、职事学录(学生充任,无官品)、太学博士(教授)、太学助教(讲师)、太学直讲(低级讲师)……



“皇帝驾到!”



“皇帝驾到!”



几嗓子由远及近传来,贡院里无论官吏、师生全都乱做一团,纷纷转身来到贡院大门外拜见。



却见一骑奔来,喝令道:“该做甚,就做甚,通通回去!”



众人又连忙停下,恢复之前的秩序。



朱铭的车驾停在巷口,他掀开车帘默默观察。



忽有几个学生模样的家伙,小心翼翼贴墙而走,想要越过皇帝车驾去贡院大门。



立即有侍卫过去阻拦,一番询问之后,回来报告说:“陛下,那些都是太学生。”



朱铭的脸色极为难看:“扣下,让他们的老师来领人。”



太学允许学生办走读,尤其是长辈在京城的,可以每天回去跟家人居住。



但有严格的考勤制度,不准学生迟到早退,请假须得太学录批准。即便是患了疾病,也要事后补上请假手续,而且还要有医生的签名。



历朝历代的太学衰落,都是从缺课开始的。



发展百十年之后,绝大部分的太学生,都毕业了还没来上过课。甚至直接住在老家,距离太学有一两千里远!



那几个太学生被带到皇帝面前,神色惊慌,局促不安。



朱铭笑问:“都几时了,才来考试?”



一个太学生回答:“我们昨晚吃坏了肚子,今早耽误了时候。又不知道要考试,因此先去的学校,然后才往贡院这边赶……”



朱铭打断道:“你知道什么叫欺君之罪吗?”



“陛下饶命!”



那太学生噗通跪下,当即改口说:“我们昨晚去勾栏玩耍,睡得太晚没能早起。”



朱铭问道:“你爹是谁?应该是朝中的某位大员吧?”



那太学生低头沉默,根本不敢回答。



朱铭认真想了想,说道:“算了,你们还年轻,现在改过也不迟。我也不问你们姓名,也不找你们的老师,速速去贡院考试吧。”



“谢陛下!”



几个太学生全部下跪,朝着皇帝疯狂磕头,然后一溜烟的跑没影。



陆游和小伙伴们,已经领号入场。



大明太学开设了很多科目,但只有《数学》属于必修,再选修一部《六经》和一门自然学科。



至于《四书》,学校不教但要考试。



为啥不教?



你他妈连《四书》都没掌握,是怎么被招进太学的?就算是勋臣、烈士后代的保送生,那也先去辟雍(太学预科班)学完了《四书》再来。



大明的六经属于新六经,去除了《乐经》,增加了《荀子》。



当然,如果学生觉得自己还有多余精力,是可以继续选修更多课程的。如果额外的选修课程,在考试时通过得越多,毕业考试就越能优先赐进士出身。



0995【太学突击测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