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六章 金色的鱼钩   是你们逼我成巨星的[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六章 金色的鱼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酒是二锅头。



入口很辣。



顺着嘴流进喉咙,周洋只觉得嗓子发烫,同时呛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对于本来就很少喝白酒的周洋来说,二锅头实在是重口味酒。



但似乎老人们特别爱喝这一口。



特别是那位名叫老杨的独臂老人,稍稍熏了一下味道,便沉浸其中,只见表情非常享受地小酌了一口。



“老杨你还是那么斯文……”



安筱的爷爷名叫安剑武。



谁都想不到,这个笑眯眯,看起来慈祥无比,像是邻家老大爷的老人竟然是十三岁投军参加抗日、内战、抗美援朝、指挥过对越反击战、华印边境反击战,甚至建国的那一刻,他是站在伟人边上,永远被留在画中的那一小撮人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一人,更是当今活着的两位元勋之一。



这是方才做菜的时候,看周洋懵逼的时候,唐笑小声跟周洋说的。



周洋这种小人物,何曾接触过这种阶级的人?



对老人肃然起敬的同时,又觉得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到他身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给这样牛逼的老人写剧本,万一写得不好,这不是……



“首长说笑了……”独臂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只要是这酒有当年的味道……”



其实真正的二锅头喝完是不会感觉特别辣,也不大容易上头,只会感觉特别劲爆,但两位老人似乎并不喜欢喝那种精酿的。



冰天雪地的那一年,一口烈酒,不但能驱散严寒,更让人振奋精神,催生艰难前行的动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以后,周洋听到两位老人们聊起了很多故事。



不知不觉聊起了曾经的那段岁月,聊到了爬雪山,过草地时候的光景,也聊起了指导员。



“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什么能吃就吃什么,炊事班长看到我们几名小同志饿得实在走不动,就把装粮食的口袋翻过来,用水淘洗,煮成“米汤”给大家喝,那碗几乎没有米的“米汤”,把奄奄一息的我和战友从生死边缘救过来……”



“遇到水的时候,就算知道里面有鱼,我们也无能为力……”



“我当时没力气蹚进水沟捉鱼,即使有力气,也不敢下去,曾经好多战友陷进这样的水沟,再也没出来了……”



“后来,老班长想到了身上的那根缝衣针……”



“……”



酒微熏。



杨老看到桌上的那一条,顿时鼻息酸涩,眼圈不自觉就泛红。



纵然已经是和平年代,物质丰足,但回忆到那些年的情景,也依旧泪眼婆娑。



生死边缘活过来的人,更珍惜当下的生活。



那是爬雪山过草地的岁月。



周洋听得鼻子酸涩,这个和原先类似的世界,有着类似的历史,也有着那一批在艰苦岁月中,步步前行的先驱者。



听着听着……



他突然依稀间想到了原先世界,一篇名叫《金色的鱼钩》的小学课文。



(这篇课文的原作者存在两个争议,据【工人日报】1959年8月1日版显示,《金色的鱼钩》作者为杨旭先生。据华夏军网相关报道显示,《金色的鱼钩》作者为陆定一先生。)



当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以后,周洋竟觉画面越发清晰了起来,甚至课本里的大部分文字,周洋都记忆犹新。



那篇课文有两千多字,周洋上小学的时候曾对这篇课文非常恐惧,因为这篇课文是班主任特地强调,必须要全文背诵。



后来这篇课文实在是有些长,除了少部分记忆好的孩子能背诵以外,其他孩子磕磕碰碰了半天都背不出来,最终,班主任老师这才允许这篇课文可以拆成一段段背诵,但是拆成的那一段段,必须具有完整性。



当时的周洋也被这篇文章折腾得死去活来,后来,等到周洋小学毕业没多久,听说这篇文章被改版并且删减,换成了《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



“那个时候……哎……”



杨老叹了一口气,又喝了一口二锅头,心中分外感触,抹了抹眼泪以后,目光看着屋外的天空。



夕阳已经西下。



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虚空,光芒透过云层,照耀在这片大地上。



周洋低着头。



脑海中一度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身处于这个世界,还是原先的那个世界。



仿佛一切都像是一场无比真实的梦想,甚至都觉得自己还在梦中尚未苏醒。



在场的所有人似乎都被情绪所感染,最终怅然若失。



“安总……”



“嗯?”



“这个世界的小学课本里有《金色的鱼钩》这个故事吗?”



安筱听到周洋这个问题以后,迟疑了一下,似乎陷入了回忆,最终摇摇头:“应该没有,这篇课文是什么内容?”



“就是……跟杨老说的那样的内容。”



第三百零六章 金色的鱼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