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零五章 兵强马壮   妖女哪里逃[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零五章 兵强马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轩则微微颔首,继续往宫内深处行去。



就在今年四月,李轩又册封了两名神将。



一为郑和,一为俞通海。



前者在太宗年间七下南洋,威名赫赫。



李轩原本以为这位三宝太监名为病死,其实是去了外域。



今年他才偶然得知郑和是真的病死,这位七次下南洋,都曾发生过激烈海战,郑和本人与南洋海盗王陈祖义等十数名天位有过数次交手。



郑和在武道上的天赋虽然也很高,可终究不及太宗麾下的几位大将。在太宗时,郑和修为只到中天位,在海外旧伤爆发而亡。



当地有许多汉人感念其恩德,立庙祭祀,所以三宝太监真灵不灭。



李轩得知此事后不远万里,将之请回自家的天庭。



李轩想要依靠的,是郑和统合大规模船队的经验。可郑和文武皆能,以‘三宝神将’之名,在天庭中担任‘中军断事官’一职,辅助中流居士治军,将天庭已经膨胀到八万数量的天兵,整治得井井有条。



军中的各种规矩,也逐渐立了起来。



就比如这宫门值守的天兵将士,就是郑和一手安排。



俞通海则是晋太祖年间的水师第一大将,后世史书为其单独立传。



此人战死于桃花坞之后,不但当地世代祭祀,还配享于大晋太庙,所以此人真灵也长存不灭。



不过因其声名不显,一直未能成就神袛之尊。



李轩试探了一次之后,就将这位挖了过来,册封为‘镇海神将’。



李轩还册封了一些文官,考虑到此时他的天庭草创,规模不大。他掌握的信愿香火,还是得以增强战力为主。



所以李轩只是寻来一些精通术算之道的文士,在天庭中给他打理杂务。



其中只有一位可算名臣,大晋的开国名臣李善长。



此人是太祖起兵时的第一文臣,智慧过人,擅于理政,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勋臣位列第一。



太祖称其为‘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可惜大晋立国之后不久,李善长即卷入胡惟庸谋反案,坐罪赐死。



此人死后第二年,虞部郎中王国用上奏,说‘假使李善长助胡惟庸谋反成功,也不过是位列勋臣第一而已,太师、国公、封王而已,娶公主、纳王妃而已,难道还会胜于今日?’



太祖可能也是感觉亏心,居然未治王国用之罪。



不过李善长的全族老幼虽被斩杀,可其子与临安公主生下的几个儿子,却都免于罪责。



而淮西人为李善长不平,也偷偷立庙祭祀。



由于香火稀疏,李轩寻到这位的时候,李善长真灵已经处于溃散边缘了。



他轻而易举,就将这位理政之才比肩萧何的名臣招于麾下,被册封为‘灵官殿大学士’。



此人在晋太祖草创基业时就已跟随太祖左右,全责操持当时的晋军钱粮,最擅于开源节流。



李善长加入李轩麾下之后,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天庭的各项损耗,就节省了将近一成半。



他嫌兵器与战甲太贵,亲自插手神器盟,助冷雨柔梳理供应链。使得乌金天甲与步枪的造价,再次降低了三百银元。



又觉天庭‘将作监’的效率太低,李善长亲自接手。整合梳理,使得那边各种器物的产量,增加了五成。



李轩甚至还能将大晋朝廷的许多繁琐事务,直接转交给李善长,让他帮助处理。



李善长在公文上的批复,大多都能符合李轩心意,让李轩的工作量减少了将近一半。



两个女秘书也得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个人的修行上。



这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自然是有利于碧落与芊芊的未来。不利的地方在于,李轩与两个女秘书见面的时间大幅减少。



李轩正想到李善长,就见对面一位身着红色官袍,须发皆白的老者大步流星似的了过来。



“陛下!你来的正好,你让老夫整理统计的南直隶田籍,都已妥当。”



李善长的身后有几个跟随侍卫的天兵,他们的手里都端着大量的文卷。



此时李善长的脚步,忽然顿住,看向了李轩头顶上的虞祐巃。



他看着虞祐巃,那满布刀刻般纹路的脸上,顿时显露出了复杂的神色;“这位可是大晋天子?”



虞祐巃感觉到这位老人的眼神,似乎额外的冷厉,当即把小身板往李轩的身后一缩:“尚父,怕怕!”



李善长却已将眼中的怨毒与恨意收起,他注意到虞祐巃与李轩近似的面貌,转而唇角微扬:“原来如此!大晋之皇统今日为陛下血脉所夺,合该如此!只可惜——”



只可惜不是改朝换代,他想这大晋皇朝随陛下姓了李,那才是最好不过。



第八零五章 兵强马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