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百零八 洪武元年   启明1158[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百零八 洪武元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给我惹麻烦?



这种话,可是好久好久都没有听到了。



在苏咏霖的记忆里,这样的话往往是上了年纪的父母对正在外打拼生活的儿女说的。



他们顾念着儿女在外闯荡打拼的不易,连自己的生活都小心翼翼,生怕有个头疼脑热磕磕碰碰,不得不进医院,以至于让儿女担忧,分身乏术。



所以这句话饱含人间深情。



一时间,苏咏霖感慨万分。



“您真是一个很好的父亲。”



“自己生,自己管,总不能叫他们真的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再追悔莫及,现在身份不一样了,成了皇亲国戚了,也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我。



我想了好久,觉得赵作良这辈子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好事,也不能做惊天动地的坏事,叫人记在史书上给后人戳脊梁骨骂上几千年。”



赵作良苦笑着摇了摇头:“不管怎么说,这张老脸还是丢不掉啊。”



苏咏霖听了,没再说什么。



两人就那么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赵作良站了起来。



“好了,走了,不麻烦你了,你接着做事吧,你马上要做皇帝了,事情多。”



赵作良说着就往外走。



走了没几步,他就听到身后苏咏霖的声音。



“让他们多读读《荀子》,或者读一读律法专著,或者也可以读一读算数方面的专著,学学算术,看他们有什么方面的才能吧,这对之后的科举考试有好处。”



赵作良站住了脚步,似笑非笑地回过头看着苏咏霖。



“这算不算以权谋私?会不会被记在史书上给后人耻笑?说你这个皇帝给自家亲戚行方便?”



“不会,我很快就会对外宣布此事的,大家都会知道,只是早晚几天而已。”



“那就好。”



赵作良点了点头,这才转身离去。



看着赵作良离去的背影,苏咏霖有些感叹。



赵惜蕊也好,他的两个不成器的大舅哥也好,他们拥有赵作良这样的父亲,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情。



倒不如说对于他苏咏霖来说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因为赵作良的付出,会给苏咏霖争取到宝贵的培养人才、增加后备干部储备量的时间,这些时间对苏咏霖来说就真的是太重要了。



赵作良的存在,他与苏咏霖的步调一致,将会给苏咏霖在立国初期局势不稳的情况下争取到非常关键的先手。



甚至于为苏咏霖背下一口大大的黑锅,背上极多的骂名,让很多人误会他,厌恶他。



老丈人啊……



九月三十日,苏咏霖和赵惜蕊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进行了一次登基大典的彩排。



登基大典只有一次,肯定不能有任何失误,虽然说苏咏霖和赵惜蕊地位尊贵,但是只在这一天,他们需要做一个合格的演员。



礼部官员按照苏咏霖的要求,把登基大典的举办场所放在了中都城东北十里左右的忠烈祠堂边上,届时苏咏霖要在这里祭奠为建立大明国而战死的英魂,然后在他们的注视下登基为帝。



比起祭祀那些毫无意义的存在,苏咏霖更愿意在战死英魂的注视下登基称帝,让他们见证自己不变的那颗心,让他们见证自己将要继续走下去的那条路。



若是有大功告成的那一天,苏咏霖也会非常愉快的回到这里告诉他们,他们的理想实现了。



在他们的见证下称帝,也比在天地见证之下称帝更加符合苏咏霖的要求——做人皇,不做天子。



所有的一切分歧至少在这一天会消失,人们只会关注着苏咏霖称帝成功,正式成为皇帝,然后正式分配权力,开始所谓的新朝新气象。



六百零八 洪武元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