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章 考题   张浩朱允熥[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考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题目中的申商,指的是战国时韩国申不害和秦国的商鞅。这两位在历史上不单是赫赫有名的改革变法者,还是法家最终忠实的信徒,不折不扣的执行者!



法家讲的是刑法治国,执行者甚至需要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而这道题的含义是,诸葛亮没有他们二位心狠却想立刑名来治国,所以蜀国最终灭亡。



王安石改革制定了十分严厉的规定,但是为了不背负恶名,不承认自己用的是法家学术,不用其名但用其实。



这道题,论的是到底以德治国,还是以法治国。



随即,朱允熥又道,“这是谁出的?”



“臣!”翰林院学士方孝孺轻声道,“是臣所作!”说着,顿了顿,“臣虽出身儒生,但也知治国之道,不可一味之乎者也,仁义道德。更不可只听一家之言,如何用之以德,如何用之以法,当广开言路!”



“好!”朱允熥笑着点头赞许。



儒家的忠实信徒,却能抛却己见,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出发,选用适合的方法和制度,难能可贵。



“第三题!”刘三吾又道,“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说着,顿了顿,“这题是臣所出!”



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这可不是让考生歌功颂德的考卷,而是让考生以臣子的角度出发,首言纳谏帝王该如何治理天下,该有什么样的心思。



同时,针砭时弊!



“可!”朱允熥点点头,“国家取士,就是要取有真才学,有品德,有思想之人,不能取一群磕头虫。”说着,笑笑,“朕这朝廷之中,最不缺的就是磕头虫!”



闻言,众臣都笑了起来。



片刻之后,朱允熥继续说道,“朕想着,再加一题?”



一时间,众臣有些为难。因为殿试的考试,时间和题目还有典礼章程都是规定好的,如何能贸然参加?



朱允熥径首说道,“朕这题很简单,论土地兼并之源与之害!”



顿时,众臣会意。



皇帝这道题目,要阐述的是土地兼并这个历朝历代都逃不过的问题的害处。不单是害处,而且要考生在文章中,指出土地兼并的根源。



土地兼并源头?



这两年推行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新政?



看似不搭嘎的两件事,其中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殿中臣子们默默沉思,谁都没有说话。土地兼并的根源在哪里,他们都心知肚明。可知道是一回事,让天下人都知道,都去讲,又是一回事。



朱允熥看看他们,笑道,“如何?”



方孝孺朗声道,“臣以为,可!”说着,看看身边的同僚们,“土地兼并,历朝历代之顽疾也,更损伤国本!皇上此题,高瞻远瞩,当用以策论!”



“皇上圣明!”其他臣子们,也开口说道。



“不过一道题,有什么圣明的!”朱允熥笑笑,开口道,“此次殿试,礼部尚书郑沂,中书舍人刘三吾为主考。”说着,再加重语气,“这是朕,即位以来第一次殿试,万不可出半点的差错!”



“ 臣等遵旨!”



殿试的主考官,非国家最有才学品德者不能担任。刘三吾己经八十高龄,乃是天下文人的领袖,他来做这个主考,倒也名至实归。



第66章 考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