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九十八章 洞悉事态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八章 洞悉事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往往亡于北方。



他绝对不会允许在大颂北方盘踞一个庞大的势力的。



而这,也是一场硬仗要打。



如此,接下来一段日子,他还得依靠海军维护海外利益。



“既然如此,就再给你们三万兵额,将陆战队拓展至六万。”赵煦道。



对于军队的数量,他只求够用。



如果形势恶化,再大举扩兵。



养兵是需要钱的,也需要青壮,这会影响发展。



而由于军制的改革,以及火枪的运用,只需三个月便能练出一只军队来,就更没必要维持一只庞大的常备军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直到战争爆发,各国的军队才大举拓展。



几个月的时间内,德国把它的常备军从七十九万增加到五百万,奥匈帝国从四十五万到三百三十五万。



法国从七十九万增到四百万,俄国从一百二十万增到六百万。



到了二战时期,扩军规模更是恐怖,二战结束,苏联和美国俱都常备千万级别。



当然,这是现代的例子,眼前还有一个例子。



就是东瀛和势族们了。



根据情报,当下他向东瀛发起进攻后,渡边案大举扩兵,在他的打击下,南方四藩的兵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到了六十万。



按俘虏说的,仅仅吴国的兵力也从四十万增加到了百万。



这还仅仅是吴国的,没有把谢家等计算在内。



“谢殿下。”周毅闻言大喜。



身为海军大将军,他自然乐意见到麾下的士兵越来越多。



定下此事,赵煦没有急着回去。



此番,夷州被他拿下,他想知道吴国会有何反应,于是等待在临城的四院眼线将情报送到这里。



三天后,四院眼线将一份情报送到了他手中。



“吴国正在迁都,准备前往江州昌城,同时又令沿海城池的裹挟百姓向内迁徙,坚壁清野。”赵煦将送来的信读了一遍,顺手交给了周毅。



这江州就是当代的江西,昌城便是南昌的位置。



在当代,滕王阁便是在这个地方。



唐宋元明时期,南昌经济十分繁荣发达,一度是南方最大的造船业基地。



在大颂,昌城虽然不如梁家的临城富庶,但因扼守重要水道,货物能通过水路抵达临城,所以也能被称为大颂重要的城池之一。



且江州又多山,便于藏兵。



梁开选择这个地方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在他看来,这昌城也只是个临时都城。



如果战事不利,他们定会继续迁都。



不过,这次梁开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倒是令他有些意外。



主动放弃富庶的沿海地区,向内陆迁徙,这可需要不少的勇气和决断。



“势族们自知无路可退,现在是狗急跳墙了。”周毅微微有些不爽。



他正准备统领海军如同对付东瀛一样对方江南势族。



没想到势族给他来了釜底抽薪,直接跑了。



第七百九十八章 洞悉事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