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   问鼎十国[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汴京南门。



一年轻俊朗的少年,腰佩宝剑,看着威武不凡的大周都城,感慨道:“天下动荡已久,今中原有此气象,一统之势成矣。我辈之幸,天下之幸。”



“公子,可以进城了嘛?”



一个机敏的小厮来到近处。



俊朗少年道:“快些进城吧,吾迫不及待地要拜会禹均先生、杨少师还有平先生。听说南唐大儒周宗先生亦在汴京,能够听诸多大贤指教,人生美事。只可惜冯元老已逝,不能一听教诲。”



他说着招呼着身后的随从前去排队受检入城。



因父亲亡故,代州云中偏远,人才疲敝,并无良师。



毕士元自小好学,但因继母祝氏尚在,不愿远离,侍奉左右。



祝氏通情达理,直接将毕士元叫到跟前说道:“求学须有良师益友,吾儿当去中原江南。”



于是,祝氏将毕家几代累积的积蓄交给年少的毕士元让他南下求学。



毕士元在宋州、郑州求师,与杨璞、韩丕、刘锡结为良朋,学业有成。



这汴京将会是他计划中的最后一站,拜访中原士林领袖窦禹钧,向继颜真卿、柳公权之后,最著名的书法家杨凝式请教书法,与长乐老冯道的长子冯平请教经史学问。



做完这三件事后,即打算返回代州云中,侍奉祝氏,专心学问,消化这些年学到的知识。直至祝氏百年之后, 以科举入仕, 为天下苍生谋福。



毕士元这类才俊, 对于自己的未来规划得极为详细。



只是他不知道方刚入城,自己已经让人给盯上了。



看上他的人不是别人,是巡检通判孔守正。



此人的上司正是新上任的南门巡检使王彦升。



王彦升因冒犯石守信被逐出殿前司, 从手握兵权的大将,一下子转为白身, 心底难免烦闷。



在家里浑浑噩噩地过了半个月, 得到赵匡胤的召见, 知道自己有了新的任命,还是巡检使这一职位, 对于赵匡胤更是感恩戴德。



赵匡胤也叮嘱王彦升要好好干,行事不可冲动,三思而行。



王彦升自然是一一应诺。



这吃过一次教训, 王彦升走马上任之后, 也不敢乱来, 兢兢业业的干着本职工作。



但是随着深入了解巡检使的职权任务, 王彦升顿觉不平衡了。



巡检司始于五代,掌训治甲兵, 巡逻州县,擒捕盗贼的事情,负责开封治安。



汴京城的巡检司下的巡检使共有四位, 分别负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故而以所负责的区域为界限, 冠以东南西北四门巡检使。



其中汴京城东西大街有两个街市,那是汴京商贸中心。



然后北门靠近皇城, 是朝中权贵聚集之所,那边还有一个名动天下的甜水巷。



而开封的南门理所当然的就是百姓以及三教九流的杂居之所。



这差距可就大了。



东西门的巡检使给东西街的大商家当作大爷一样供着。



北门巡检使时不时地还能在甜水巷白嫖大牌。



他这个南门巡检使, 面对一群苦哈哈的百姓,哪有什么油水可捞?



因为之前犯了事,王彦升是打算好好安分守己的。



可同僚们坐着就有人送礼巴结,还能白嫖,明明级别一样,自己这边却无人问津。



这巨大的差别让王彦升如何受得了?



这南门巡检使本来是个很好的职位,可王彦升却是越干越不是滋味。



直到今日,下属马源来报南门进了一个肥羊。



“十口箱子?”



他带着几分贪婪地搓了搓手,忽然想到赵匡胤的叮嘱“行事不可冲动,三思而行”。



不得不说,赵匡胤的叮嘱还是有用的。



王彦升这一次真的三思而行了,没有一点的莽撞。



马源到点回家,小小的绕了一圈,来到了巡检通判孔守正的家中。



孔守正也在家里等着马源。



孔守正热情地将马源请到了屋内。



马源也是食指大动, 即便是汴京城,牛肉也是极为奢侈的美食。



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