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三降将   问鼎十国[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三降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罗幼度这话像是说了,也像什么也没说。



但舒元却是听懂了,一脸喜意,说道:“舒元谢统军指点,愿为统军马首是瞻。”



对于舒元的到来,罗幼度心底是极为高兴。



在郭荣的特意安排下,大周的军方以三足鼎立的形式呈现着。



若以魏蜀吴三家划分,李重进就属大魏,根基深厚侍卫亲军司兵力最为雄厚,三司最强。



张永德就是孙吴,也是老字号实力,殿前司是大周最强战力。



罗幼度则是刚刚建立起班底的刘蜀,固然手下有一票强将,根基着实薄弱了一些。



莫说是李重进、张永德,在这方面他还不如老四赵匡胤。



赵匡胤有着老赵家几代人数十年的人脉资源。



别看赵匡胤因为王彦升一事焦头烂额,狼狈不堪。



那是因为祸不及他自身,一但赵匡胤真出了点什么事情,这些人脉资源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罗幼度凭借宽厚大度的人格魅力,以及淮南之战惊艳的表现,在军方站稳了脚跟,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但亲疏之间还是有差别的,认可信服,不代表就是他这一边的人。



这些年不断的经营自己的圈子,罗幼度也拉拢了韩令坤、石守信、高怀德等人,但他的核心成员还是潘美、曹彬这一些潜力无限的后起之秀。



潜力无限指的是未来,不是现在。



潘美、曹彬得名气比韩令坤、石守信大的多。



但现在真要一对一的干一架,潘美、曹彬未必就胜得过韩令坤、石守信。



处在巅峰期的韩、石两人,多年的征战经验就够潘美、曹彬吃一壶的。



当下罗幼度急需一些经验丰富,能打能战的骨干。



但很显然大周的骨干多是李重进、张永德或赵匡胤的至交下属。



在缺乏特殊机遇的情况下,很难将他们撬过来。



朱元、林仁肇、郭廷谓这批南唐能打能战的降将就是罗幼度的目标。



林仁肇现在在淮河训练水军,这位为他所擒的大将等同他的人。



朱元、郭廷谓一直找不到切入的机会。



孟浪的贴过去收买外将人心,太过做作,也影响不好。



他能不动声色的坑赵匡胤一把,说不准对方也准备了套子。



传到郭荣耳中,那就得不偿失了。



舒元现在自己贴上来,即便让郭荣知道,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罗幼度这个地位,不收一点能打的小弟又怎么制衡李重进、张永德这两个老油条?



这脸上罗幼度将自己的心思藏着。



这求人跟被人求,那是不同的概念。



罗幼度要的就是这一份提携知遇之恩,云淡风轻的说道:“都是为大周效力,何分彼此?同为一个目标,相互帮衬也是应该的。你跟郭廷谓还有往来?”



舒元如实道:“不曾有往来,不过我与他在江南时,关系不错,可以为统军介绍一二。”



他们这群降将能力嘛,毋庸置疑,但地位很尴尬。



大周缺的是文臣,而不是武将。



本来就是粥多肉少,还让外来人分一杯羹?



那不更加不够吃了?



再加上淮南之战,周军多多少少都在舒元、林仁肇、郭廷谓手上吃过苦头。



死在舒元手上刺史级别的大将就有四位,林仁肇利用南唐水师逼得张永德直骂娘,郭廷谓更是将赵匡胤的老子赵弘殷打的找不到北,还欺负了赵匡义。



这聚在一处,难免膈应。



所以历史上不管是大周,还是大宋,舒元、郭廷谓这些能打的降将都没有得到重用。



他们的人生巅峰便是淮南之战。



舒元、郭廷谓想必也知道这点。



郭廷谓生性恭谨,会兢兢业业的等着机会。



舒元可不愿意等。



相比李重进、张永德这样的老派实力,舒元知道罗幼度这股大周新起势力是最好融入的。



罗幼度道:“介绍到不用,顺其自然就好。终究是一起共事的,你们之间的关系不可太僵。”



郭廷谓不急着收服,这种人只要给他机会,他自己就会聚过来。



舒元不一样。



在罗幼度眼里这家伙就是一头饿狼,必需用个套子将他套住,还得喂他食物,同时不能喂饱。你不喂他,他自己就会去觅食,喂饱了他,要不就缺乏动力,要不就撑大了胃口。



这种人就得握在手心里,未来立功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将他编入御营司。



第三十九章 三降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