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五十一章 即兴忽悠,秦王入彀   杀生道果[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一章 即兴忽悠,秦王入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还是在上一次祖龙皇陵巨变后,两位“天子”的第一次见面。



当初,王远作为苟到最后的那个老六,成功从始皇帝手中顺走了【金阙帝庭】的阴面和上百万鬼民。



大半王室宝库珍藏,最珍贵的【随侯珠】、【十二金人】中的一半、还有【人书?皇诏十二律】。



配合赤县神州越来越强的国运,这才有了大炎仙朝的诞生。



但他们两人自始至终都没有直接对抗过。



甚至,若非王远出手,以及最后的剑下留情。



假死的始皇帝早就被纷至沓来的【人劫】:胡亥、嬴姓的祖先造父、西王圣母彻底撕碎。



不要说能得来一尊【人仙】之位,就连自己的一身血肉、神魂以及最根本的真灵,都要被诡异彻底吃干抹净!



有着这样一段因果,对彼此都感观复杂的两人,虽然算不上是朋友,却也不是什么仇敌。



况且,【人仙】果位最重人心愿力,人道绝不允许仙人内斗或背叛。



始皇帝心里到底怎么想其实并不重要,一旦做出任何害人的举动,黜落位格都是轻的。



王远不相信他敢害自己。



心思电转之间,想明白了关窍,他的脸色一收一放,在其他人还没有注意到之前便重新恢复了正常。



举杯朝始皇帝示意了一下,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不知祖龙有何见教?”



说实话,【玄穹上帝】的尊位谁不想要?



先不说大天尊位居天道之上的位格。



单说一旦以下克上,成了杀生树和土着天道的老板,那...欠下的“晋升贷”可不就不用还了吗?



我欠钱庄一笔钱,可只要我把钱庄都给收购了,肉自然就全都烂在了自己的锅里。



这格局一下子不就打开了吗?



王千山啊,王千山,你可真是商业鬼才啊!



面对来意不明的始皇帝,王远不说想,也不说不想,决定暂且听听他想要说些什么。



体会着王远体内那一道同源,即使在未曾举行科仪前,依旧比自己这位【人仙】还要强盛数筹的【皇诏十二律】。



始皇帝的一双朦胧醉眼中,神色十分复杂:



“见教不敢当。道友可否先回答朕...我一个问题?



若能相告,我便送你一份事关成道的情报,结上一个善缘。



此问:何为道友心中的为君之道?”



提出这个问题,纯粹是因为他完全想不明白。



不明白为什么道法工业这等人道晋升的契机,没有出现在自家延续了一千多年,从无战乱饥馑,还不断吸收人道精华的大秦仙朝之中。



反而出现在了最多不过三百年就要因土地兼并、吏治腐败、流民四起而改朝换代的外界?



而且在一颗颗火种种下之后,工业、新农业、药业...正以裂变速度遍地开花。



展现出了让一群【天官】,甚至是他这个自己人都胆寒的恐怖生命力。



何以至此?



虽然主动来找王远,是为了更重要的事情,但这个问题始终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另外,【皇诏十二律】和世间大部分道法一样,都是术法合一。



从无到有建立一个仙朝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



由人道之君,再到天道之君,本质上则是一场篡夺天道至高位格的科仪――代天心!



从他为君的理念上,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王远悄然开启了已经被自己吃掉的【通心法螺】,也是新的神通【他心通】。



看着这位多喝了几杯【千日醉】,明显有了几分醉意的始皇帝,发现心里除了探究和期待外,并没有其他阴暗的情绪。



这才松了一口气。



随即又是心中一动,意识到这对自己来说,或许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



――将这人间第一位【人仙】,重新纳入仙朝体系。



不是大秦,而是大炎仙朝!



毕竟,比起九兵中的道友,仙朝所属才是真正可以如臂指使的嫡系。



便十分坦然道:



“我麾下有【继圣】刘文成,写成了一册文道巨着《鞭山寻龙经》。



有‘造龙术’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要想防止‘亢龙有悔’,让一朝国运始终‘飞龙在天’,只有应用这‘群龙无首’一途。



国君不必事事都亲力亲为,只需采纳贤臣的意见,发挥群臣应有的作用,让人人如龙。



自然可以四海升平,万事大吉。



不怕祖龙陛下笑话,若无此道相助,大炎国运怕是早已死在禽兽王朝的【屠龙术】之下。”



实际上这就是“虚君共治”。



人主高拱于上,不参以己意,不间以小人,不维制之以区区之绳约,使其臣无掣肘之患,然后可以责其成功。



故既已任之,则不苟察其所为,但责其成耳。



君主不亲细务,不需要具体执政,而是一切责成宰相领导的政府。



干的好自然是圣明君王,干不好自有宰相和政府背锅。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然立于不败之地。



听完王远所说,始皇帝却是眉头大皱,忍不住开口反驳道:



“此道虽能激发臣民活力,也可将百姓的怨气转移到当朝执政的身上,算是上古圣王之道。



可若长此以往,国君威严何在,满腔抱负如何施展?



受国之垢,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



当权之人本应权责一体,不担责任,不受污秽,自然也不会拥有对应的权力。



【商君书】中有帝道、王道、霸道三则,帝道出道家、王道出儒家、霸道出法家。



第六百五十一章 即兴忽悠,秦王入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