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78章西班牙人的怨念   狂野北美1846[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8章西班牙人的怨念[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773章放出来了,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可以去看一下,谢谢!)



人口爆发性增长的前提是社会民众愿意多生孩子,能抚养得起孩子,让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这些因素



大唐帝国恰恰都具备,尤其是在广大的乡村私人牧场,种植园,类似田福满一家多生孩子,就有更多劳动力的想法很普遍,这非常符合华夏“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



在古巴王国的乡村地区基本上没有警察,地方治安都是由民兵自觉维护,邻里纠纷也是由乡绅出面仲裁调解。



当地的镇上也没有警察,只有一群乡绅组成的镇委会和民团组织,遇到事情需临时征集人手,带上枪便去解决。



一般都是闹出人命的大事,才会上报到卡瓦伊古安市警察局,派出警察前来调查解决,抓捕相关嫌犯。



在当地乡镇地区



由于这里的土地大多私有化,种植园和牧场连接成片,基本上是各管自家事儿,对于外来人口相当警惕。



这些乡村地区既不是旅游区,也不是交通要道。来人又不是探亲访友,更不是十里八乡的熟人,那么到这儿来干什么?



不是偷就是抢,反正是不怀好意。



田福满一家就是这样,在农闲十分经常组成骑兵小队,巡视自家种植园地界,遇到陌生人肯定要仔细盘查。



什么人?来自哪里?来这里干什么?有什么目的?在当地有没有什么熟人?



有时候一言不合,双方驳火亦属寻常,那么死伤在所难免。



一般来说



当地人一般遇到类似事件,立马就呼朋唤友汇集起来,组成数量不等的武装马队,对这些外来入侵者展开围剿。



打死了直接找野地里一埋,就算了事儿了。



在殖民早期



还经常会有一些失去土地的土生白人或者土著印第安人,组成三五成群的匪盗团伙,流窜在乡村地区危害地方。



当时每个村都有武装民兵小队,每个镇都有武装民兵大队,配合军队深入清剿危害地方的游兵残匪。



二十几年过去了



这些游荡在城市相间的匪盗团伙早已经销声匿迹,绝大多数埋尸荒野中,地方治安也变得和平而稳定。



当地华裔的种植园也好,农场也好,想要招募人手优先考虑华人,毕竟同文同种语言相通,沟通没有障碍。



古巴当地的土生白人和印第安人大多操着一口难懂的西班牙语,对绝大多数华裔移民来说,根本就听不懂。



整个大唐帝国在南美洲那么大的地盘,那么多的藩国,连一座西班牙语学校都没有,能够听懂西班牙语的华裔更是少之又少,更别说当地土著印弟安语言了。



除了早期移民古巴的华裔,后来的华人移民大多是一头雾水。



所以现如今



包括古巴王国在内的南美各藩国和行省,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公民无论是白人还是印弟安裔,都能够熟练应用一口流利的国语。



少部分在家里会说西班牙语或者土著语言,大部分忘得干干净净,已经不会说了。



这些白皮黄心的新一代,被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邮报》痛心疾首的称之为“鸡蛋人”,并且对大唐帝国没有教授西班牙语的学校发起强烈攻击。



该报刊评论道;



“在唐国的3.43万座小学,5176座中学里,竟然没有一座学校教授西班牙语,这是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西班牙殖民美洲数百年的文化成果,在上个世纪末戛然而止,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断代,简直是西方文明的最大悲哀”



“在当地年轻一代人里,没人知道马德里是属于哪个国家?很多年轻人猜测是唐国的某个海外城市,这真的让人很心痛。”



“学校整天灌输华夏文明那一套,“鸡蛋人”失去了西班牙语教育,割裂了历史传承,不再虔诚的信奉上帝,一切全都糟糕透了。”



“造成年轻一代普遍“鸡蛋人”的罪魁祸首,无疑是唐国偏执的文化教育政策,怀有包含对西班牙文化在内的欧洲文明深深的恶意……”



“皇家马德里邮报”的呼吁,确实引起了一部分欧洲人的关注,但也仅此而已,很快就淹没在来自南非布尔人的劲爆消息中。



西班牙王国的衰落,不单纯体现在西班牙语报刊影响力的严重衰减,而且体现在国际舆论话语权中。



其诉求,被欧洲主流社会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大唐帝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资本的力量与欧洲传媒界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影响力极大。



第778章西班牙人的怨念[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