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八章 不是一个级别的进度,王浩的挖角,刘云利:放弃也不错?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 不是一个级别的进度,王浩的挖角,刘云利:放弃也不错?[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经过数据汇总计算以后,交流重力场强度数值确定下来。



17.63%。



这个数据是非常惊人的。



实验室上下都是欢心鼓舞,每个人都感到非常激动兴奋,只是两个多星期的研究,就能够把交流重力场强度提升到17.63%,绝对可以称的上是成果斐然。



向乾生的感触更深一些。



之前他以复刻交流重力实验为基础,进行交流重力场方面的研究,投入了两千万的经费,也只把场力强度提升了几个点。



现在直接就超过了十五个点,进展速度不敢想象,他也明白自己是输在哪里了。



简单来说,就是王浩。



他是正常的做研究,研发水平不比同行业的其他人差,但王浩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以数学的手段做分析,已经做到了用分析去设计实验,而不只是利用实验来提升技术。



这完全是两个层次。



阮伟平三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的研究同样处在利用实验来提升技术的阶段,而王浩则是根据分析结果,科学的去设计实验。



双方的差距很大,他们在实验后很受打击。



本来以为他们的研究就已经很成功,结果发现真是什么也算不上,到实验总结会议上,几个人都没有回过神,只是沉默着不知在想什么。



王浩倒是没有那么兴奋,他只是高兴自己的研究得到了验证,而结果是在预料之中的。



至于交流重力场的强度,他认为意义更在于成果数据,有了成果数据以后,就不用再担心后续的经费问题。



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在王浩看来,成果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不管是百分之六点几也好,还是百分之十七,甚至是更高的数值,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没有的。



交流重力场数值的提升,只能说是研究有了进展,但并不能促进基础理论的提升,更不用去谈应用了。



他在总结会议上也说道,“我们在交流重力场强度的研究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但是我们的主要方向是机制研究,所以接下来,还是要朝机制研究的方向去做分析。”



……



会议结束。



阮伟平三人的心情非常复杂,他们一起去吃了饭,再回到住所还是一声不吭。



刘云利的手机响了,是王强发来的视频通讯。



他按下了接通键。



对面的王强摆出一张笑脸,看到镜头里的三个人有些意外,“你们怎么都在一起?你们是在西海大学吗?”



刘云利轻轻点头。



王强道,“我才想起来,刘哥是去接班的,不过薛常你怎么也来了?”



刘云利感觉被扎了一下心,他们本来是来看热闹的,结果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直接说道,“王强,有什么事就说吧。”



王强有些不明所以,还是道,“是这样的,我听了基础科学中心这边的报告,他们给我仔细讲了,这个研究真是很厉害。”



“虽然和交流重力场的关系不大,但是以他们的研究,未来很可能发现高温超导材料的规律,也就能发现更多的高温超导材料。”



“哦~~”



刘云利很淡定的答应一声,依旧是没有什么反应。



王强疑惑问道,“刘哥,你怎么了?”



刘云利叹了口气。



阮伟平也跟着叹了口气。



薛常凑到镜头前说了句,“他们正在考虑搬家。”



“搬家?为什么?”王强疑惑道,“你们是要退休?还是说调到其他部门?”



集体沉默。



王强发现几人似乎没精神,也没有再去追问,而是说道,“基础科学中心这边的研究确实很厉害,他们以交流重力实验数据为基础,来构造对应的数学模型,这样就可以完善温度、交流重力场强度及材料性质等因素的关系。”



“按照这个研究方法,后续数学模型完善,就能找出超导温度和材料性质之间的关系。”



“这个方向真是非常好……”



王强连续说了一大堆,显然对于基础科学中心的研究非常看好。



薛常有些疑惑的问道,“你刚才说的不就是王浩教授的研究方向吗?”



“对啊。”王强道,“他们就是按照王浩教授的研究方向做的,但是我感觉物理实验室那边好像偏离方向了,研究什么湮灭、拓扑之类,还是基础科学中心这边更靠谱。”



这时,刘云利和阮伟平终于有了反应,他们一起凑到屏幕前,就一直盯着王强看。



王强被看的浑身不对劲。



刘云利叹了口气,“王强啊!”阮伟平紧跟着来了一句,“你就是井底之蛙啊!”



王强被这么一说,顿时不高兴了,“说什么呢!你们才是井底之蛙!”



“我们确实是。”



“唉~~”



刘云利没心情继续和王强胡扯了,他干脆就关掉了视频通话。



现在三人已经明白,他们和王浩的研究差距,不说王浩提到的湮灭、拓扑,他以数学分析预测设计实验,就说明对于交流重力实验的理解,早就已经远远超过其他人。



另外也说明,他所说的理论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王强一直赞叹基础科学中心的研究,但他说了好半天,也只是说基础科学中心根据实验数据构造出了数学模型。



仅此而已。



这仅仅是处在实验到总结的过程。



物理实验室则已经跨过了实验到总结的过程,直接来到了分析结果并设计预测实验。



双方的研究进度,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在和王强通过话以后,似乎因为又找到了一只‘蛙,气氛也稍稍变得好了一些。



刘云利问道,“我们真的要搬过来做次项目吗?”



“地方是有的。”薛常道,“距离一百多公里,就有个废弃的工厂,改造一下就能够当实验基地。”



阮伟平扯了扯嘴角,“我也知道那个地方,不过,薛常啊,你连地方都想好了,是不是早就想搬了?”



薛常理所当然道,“我只是觉得,我们自己研究没什么意义。”



这句话让阮伟平和刘云利无话可说。



他们在研究上,也投入了不少人力、时间以及大量的经费,但成果还赶不上物理实验室两个星期的进度。



阮伟平想了想道,“虽然说到就要做到,但是这个也不急,真要搬的话,也要申请得到批准才行。”



“现在关键是,我们连人家怎么做的研究都搞不明白!”



刘云利和薛常对视一眼,也觉得阮伟平说的有道理,他们都是做凝态物理研究的,参与过几项重大保密项目,还是第一次感觉到如此的挫败。



他们自认为都是凝态物理的专家,水平不说达到了国际顶尖,但比起相关领域的研究员绝对不差,而且因为长期参与重大项目,做研发的经验无比丰富,经验和能力上都是顶尖的。



现在竟然发现跟不上物理实验室的研发进度。



这就不能接受了。



阮伟平很认真的说道,“我决定了,在这里先不走了!”



“跟着他们的实验做研究,也在这里学习一下。如果连参与都没资格参与,我们干脆也别继续了,就承认自己没能力,直接把项目搬过来。”



“到时候,王浩说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刘云利和薛常对视一眼,一起用力的点点头。



……



刘云利三人商议好以后,第二天就去了物理实验室开始‘学习。



他们不再抵触王浩所说的理论,也认真看起了王浩对实验的分析内容,以此来对过去的实验设计进行理解。



只有理解了刚过去的实验,等到下一次的实验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参与去讨论。



他们并没有想比王浩表现的更好,但怎么也要比其他人更好吧?



不说向乾生……



最少要比何毅、肖新宇等人要好吧?



很快。



刘云利三人就发现他们想的有点太多了。



何毅和肖新宇根本没有参与到理论研究中,包括实验的数据分析、理论的构建研究,相关核心内容都只有王浩一个人在做。



向乾生也只负责一些边边角角的工作,他主要还是对实验进行指导,而不是从事理论相关的研究。



刘云利实在忍不住,找到何毅问了一下,“你怎么不和王教授一起去做数学分析?不去研究理论?”



何毅听的莫名其妙,“我为什么要研究理论?”



“你不是研究员吗?”



第二百零八章 不是一个级别的进度,王浩的挖角,刘云利:放弃也不错?[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