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一十六章:立地成佛   我的姐夫是太子[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一十六章:立地成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刘县尉立即往日照磨所去办移文,领着他们,自有人清点。



一算数目,这一批医户是三十九人。



办移文的司吏看着这刘县尉,笑着道:“刘县尉,你倒是掐准了数目,府里要三十九人,你当真送了三十九人来,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刘县尉心头得意洋洋,又努力地摆出一副谦虚的样子道:“府里的命令,怎敢懈怠,其实来的时候,是四十七人,不过中途损耗了一些,县尊料事如神,早就猜到不能掐着数目送的,总要多预备一些,你瞧,这就派上了用场了。”



司吏也没多问,道:“他们怎么面有菜色?”



刘县尉道:“谁说有菜色?分明他们沿途都吃得饱饱的,来时我们可是挑着两石米,二十斤肉来的。”



司吏便没有再继续多问,很快办了移文,刘县尉则熟稔地送了一块碎银给这司吏,笑着道:“喝茶啊。”



司吏只点头:“在府城里别逗留,近来出了几个病患,不过也不知是不是鼠疫。”



刘县尉勐地吓了一跳,连脸色都一下子白了几分,带着几分惊恐道:“还真有鼠疫……”



“你以为呢?”



刘县尉顿时感觉浑身毛骨悚然起来,道:“还以为是巧立名目……”



后头的话,他没有说下去,匆匆带着人便走了。



……



“咳咳……”



到了府里,状况也没有好多少,因为照样是关押在照磨所后头的一处柴草房里。



姚广孝的病情越重了,躺在那儿,一动不动的,目光呆呆地看着一个方向,似在回顾着什么。



他的一生,是何等的波澜壮阔,当初那个只为求填饱肚子的小沙弥,此后名动天下,这天底下多少风流人物,都在他的计算之中。



苍生为棋子,我为棋手,每一次落子,便可教天下变成另一种模样。



而如今,棋手老了,老到此时连喘息,都变得艰难,他摸了摸自己的干瘪的肚皮。



有人求告外头的差役:“给点吃食吧。”



“这可不成。”外头的差役道:“县里送你们来的时候,可是给你们吃了两石米,二十斤肉来的,怎好再吃?你们是饕餮吗?每日只晓得吃吃吃,即便是我等当差,也未必能见几块肉呢。”



医户们还想解释。



却有人大呼道:“若是给你们吃了,那我们吃什么?好啦,不能坏了规矩,这规矩一坏,我们便要饿肚子,我们当个差,你们也休要为难。”



姚广孝晃了晃脑袋,只觉得自己的意识越加的模湖。



他口里喃喃念着:“娘……娘……”



医户们蜷缩在角落,没人理会他了。



姚广孝道:“娘……娘……阿姐……阿姐……”



姚广孝曾以为,自己在弥留之际,自己所想的,一定是国家大策,或是什么经天纬地的奇谋。



可此时充盈在他脑海的,只有那早已过世的母亲,还有那早已远嫁不可原谅他的姐姐。



他浑浊的眼眸拼命地张开,可眼前一片黑暗,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却就在此时,仿佛有了一束光。



这一束光在姚广孝的面前,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娘亲,娘亲还是数十年前的模样。



她朝姚广孝笑,就如当初姚广孝还是孩提时一般,轻轻抚摸着姚广孝的背,她张口,轻声呢喃着,隐隐在说:“孩子啊,我知道你受了许多苦,遭了许多罪,不疼,不疼的。”



姚广孝这时露出了孩子一般的笑,嘴一张一合,发不出声音,可他心里知道,他在说:“娘,我浑身疼,你给我挠挠吧。”



他极力想要抬起手来,想伸向触摸那一束光,可那光像是远了,愈来愈远。



姚广孝的童孔收缩,他内心恐惧,发出呐喊,随之浑浊的眼眸里泪如雨下。



一下子,他好像打起了精神,突然觉得身子不疼了,饥肠辘辘的感觉也消失了。



他翻身盘腿坐着,双手合掌,声音很洪亮:“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他突然这么一念,将身边的医户都吓了一跳。



姚广孝随即微笑。



”和尚,和尚……”



有人摇了摇姚广孝。



却发现姚广孝身子僵硬。



有人轻轻探了探他的鼻息。



接着叹息道:“这和尚死了。”



“他比我们运气好,他毕竟做了和尚,念过经,下辈子能投胎到好人家,不似我们下辈子不知还要受多少的苦。”



没有人唏嘘,却只有人妒忌和羡慕。



死亡在许多人看来,只是稀松平常的事。



……



天刚拂晓。



有差役进来,发现了死去的姚广孝,差役们大骂晦气,又骂刘县尉专挑此等老弱来,接着找人抬他尸首,有人趁机在他的身上摸索。



其中一人,竟在姚广孝的绑腿处,搜出一个硬邦邦的东西。



像是铜,又像铁。



差役大喜,忙解开绑腿,却见竟是一个铁牌。



差役依稀地辨认着上头的字,许多字他不认识,口里念道:“永乐元年九月,皇帝赐僧录司左善世姚广孝丹书铁券以贵之,姚广孝忠义秉志、纯良将略,朕与尔誓曰:除谋逆不臣外,其余若犯死罪,免尔本身一次,以酬尔勋……”



差役越念越是吃力,直到念到这差役双手无力,软绵绵的手哐当一下,将这铁卷摔落在地。



差役像见鬼似的瘫坐于此,一旁的几个差役,也个个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这是……”



“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得此劵者,不无立下盖世奇功。



何况……上头有名有姓,写的明明白白……僧录司左善世姚广孝。



“会不会是……此人盗了姚公的……”



可他们看着这白须的和尚,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这是梁上君子。



而此人的僧人身份,还有年龄,确实和传说中的那个人,并无二致。



终于有了带着惊恐的声音,焦急地道:“快,快去奏报。”



却又有人道:“嘘,先要谨记,切切不可走漏风声,我等绝不可说出去,先去向县里禀告。”



“对,对。”



不久之后。



宣城县令吴之詹已是魂不附体地赶到了知府衙。



宣城县乃城关县,宁国府的府衙也驻于此,所谓三生不幸,知县附郭。意思是附郭县与知府衙同地办公,基本上就等于是受气的小媳妇,什么事都伸不出手,可一旦遇到要背锅的事,便保准第一个便是自己。



不过这吴之詹自打蹇义来了这里,他的情况就大大的改善,毕竟,知府乃是吏部天官,位高权重,自己与他比邻而居,缙水楼台,隔三差五去请示和奏报,多露露脸,让蹇公记住自己,将来还愁没有前途?



可现在,吴之詹却已是一点心思都没有了。



他苍白着脸色,先到了签押房。



签押房主事的正是蹇义的门生吴欢,吴欢抬头看一眼吴之詹,别看他没有官身,却颇有架子,毕竟是蹇义的心腹,下头的官吏都得买他帐。



可今日,吴之詹却没有丝毫和他客气的心思,噼头盖脸就道:“蹇公在何处?”



吴欢脸色露出不喜之色,刚要说话。



吴之詹脸色难看地道:“出大事了,天塌下来了。”



吴欢显得更不喜了,皱眉道:“天塌下来,有蹇公在。”



吴欢不屑地看着吴之詹,对吴之詹的小题大做而露出怒容。



吴之詹急了,道:“我现在要加蹇公。”



“等我通报吧。”吴欢澹澹然地道,他打算晾一晾这吴之詹,教这家伙瞧一瞧他的厉害。



吴之詹自是看出吴欢的心思,却觉得可笑,反是大笑道:“哪里容得你通报?本官自己去。”



当下,愤然地走出了签押房,便往公堂闯。



吴欢忙是追了上去。



吴之詹却在公堂没见着蹇义,便又转而向府衙廨舍去。



吴欢在后头恼怒地道:“吴之詹,你不得无礼。”



吴之詹置之不理,终于在廨舍里,寻到了在小书斋里提笔的蹇义。



蹇义不怒自威,只抬头瞥了一眼闯进来的吴之詹一眼,而后继续提笔,一面道:“不曾想,竟来了不速之客。”



顿了顿,他接着道:“你来了正好,来瞧一瞧刘文新的行书吧,他的行书又长进了,当然,行书的长进,毕竟是小术。可他摘抄李绅的首悯农诗,却正合我意,请坐下,奉茶。”



第三百零一十六章:立地成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