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88、我一个综艺咖,你给我个解剖技能?这合理吗?   我一个综艺咖多才多艺很合理吧?[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8、我一个综艺咖,你给我个解剖技能?这合理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没有兴趣加入我的公司?我写歌,你来唱,所有收益按合同来进行分配?”



这是王浩给沈希希提的第一个建议。



只可惜在听了他的话之后,沈希希迅速收起了脸上的各种表情。



她非常坚定的摇头拒绝道:“自从与原公司解约后,我就发誓不会再加入任何公司,所以您的好意我心领了。”



说罢,她径直起身便要去拿衣架上的饰品。



可就在这时,王浩的声音却再度响起:“我并不是要签下你,而是想和你用个人工作室的方式进行合作。”



嗯?



沈希希手上的动作一顿。



她微微皱眉,好奇道:“可以详细讲讲吗?”



王浩笑着看她:“你可以坐下吗?我不是很习惯仰着头和人交流。”



“不好意思……”



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后,沈希希重新坐回了原来的位置。



签公司是绝对不可能的,她不可能刚从龙潭里游出来,转身便跳进了虎穴之中。



即便王浩看上去似乎很有诚意!





重新落座后,王浩从一旁拿过一张白纸,大致给她描述了一下明星个人工作室与传媒公司之间的联通方式。



个人工作室的结构较为简单,大多都是由某个成名艺人独自创立,同时招聘一些公关、宣发、律师等专业人士为自己打工,甚至也可以用外包的形式。



相比较于传媒公司,个人工作室要更加自由一些,但因为艺人能力较为单一,所以局限性也要略大一些。



而传媒公司的架构则要复杂许多,它更像是由许许多多的艺人工作室组合到一起的产物!



只不过,这里面的所有艺人都要统一听从公司指挥。



直白一点来讲就是,公司指哪,艺人就得打哪。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由”便成了一团童话中的泡影!



不过,个人工作室与传媒公司之间的联通就比较有趣多了。



由传媒公司提供资源,甚至是各种运营、公关、律师团队等等,而艺人则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这份资源。



就好比如王浩提出的建议。



由浩幻传媒提供一切专业团队,并且由他本人来为沈希希量身打造新歌,帮助她进行发行、宣传、推广。



而沈希希需要付出的只有一个!



——歌曲收益分成。



按照她的咖位,与酷乐之间的分成可以谈到二八分。



而一旦与浩幻传媒达成合作,那么她就要在这份基础上多拿出至少五分的利润交给浩幻传媒。



余留给她的,也只有微弱的三分利润。



谁让歌是由王浩写的,并且各种幕后团队也是王浩提供的呢?



虽然心中有些纠结,可沈希希却清晰的知道,王浩给予她的是最佳的选择。



甚至更直白一点来讲,王浩是在对她给予仁慈!



毕竟按照王浩写歌的质量,别说是给她唱,即便是给一个新人唱都能火!



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许嘉禾。



一个甚至五音都不太齐全的外行,凭借着一首《说爱你》竟然超过了傅望华的票数!



简直就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



——离谱到家了!



“呼……”



深吸了一口气后,沈希希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复杂。



她好奇的看着王浩,有些讶然道:“我很疑惑,为什么你会选择和我以工作室的方式进行合作?而不是直接赶我走呢?”



“毕竟按照你的能力,似乎培养一个新人的成本更低吧?”



王浩笑着看她,突然说出了一个让她有些理解不了的词:“你能理解什么叫做“情怀”吗?”



沈希希摇了摇头,脸上尽是不解。



王浩并没有过多解释,而是一边起身穿外套,一边说道:“给你准备的新歌我会放在公司,”



“等你什么时候想好了,可以去找周晓喻,她会给你想要的东西,并且帮助你完成工作室的搭建。”



说完,王浩朝着她摆了摆手,径直推门离开。



或许在沈希希看来,这是王浩给予她的仁慈,可她却忽略了自身在圈内的咖位。



作为准一线歌手,她自身的粉丝基数也是非常恐怖的。



但凡有新歌发布,单凭订阅数据,总数最起码也在三千万以上。



如果再加上王浩呢?



双方珠联璧合,这可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



可如果是一个新人,即便她嗓音条件非常不错,可想要达到沈希希这样的成就必然不是一天两天能达到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收益必将被拦腰斩半!



而且……



王浩突然有些好奇,如果沈希希宣布加入浩幻传媒,是否会让娱乐圈的其他传媒公司都心头一紧呢?



特别是光影、辉煌等传媒公司,他们又是否会有些紧迫感呢?



“拭目以待吧!”





前往湘省的行程在晚上,暂且也不急着赶去机场。



于是在和沈希希完成会面后,王浩便在第一时间返回到了公司里,开始处理一些必须要他来出面的业务以及会议。



包括新人招聘、岗位调整、新媒体培训等一系列的工作。



随着近期快音的持续性爆火,以及日活量的快速提升,公司里出现了不少适合去“新媒体赛道”的博主。



好比如李子琪、周莹等人,也是时候该行动起来了!



而与此同时,在另一边的光影传媒中,傅永新的工作突然陷入了僵局。



那天晚上的临时会议中,周寻提出了三个建议。



【造势、打压、哄抬。】



其中的造势倒是挺好解决,随便找一个网络热点,然后找水军把它给冲起来,自然可以完成造势。



可这打压和哄抬就有些尴尬了。



傅永新花了高价,找来了许多的乐评人和媒体工作者。



他下达的任务只有两个。



【抹黑王浩,提高钟泰基曝光度。】



可就这么两个任务,却直接劝退了一大批乐评人和媒体工作者。



提高钟泰基曝光度还好一些,毕竟这本本就是天王,只要大批量的“刷情怀”,肯定能够引来一大波的流量与关注。



可抹黑王浩……



怎么抹?



怎么黑?



一群乐评人满脸懵逼。



难道要我们去把“华夏风”拿出来狠狠鞭策一波?



还是说挑一些王浩的歌,特意写一篇恶评,然后发布到网上让所有人进行批判?



这尼玛的哪个能行的通?



黑华夏风?



这完全就是在自寻死路!



没看到华夏音乐协会已经将《万疆》、《霍元甲》、《兰亭序》等歌曲编成了一本歌单,然后单独开了一个“华夏风”板块进行宣传?



现在去抹黑这些歌,完全就是把自己拿出来当成靶子,然后接受全体网友的炮轰!



乐评人又不是傻子。



有些钱是该赚的,可有些钱是不应该赚的。



抛弃基本良知?成为金钱的奴隶?



如果真这么做了,那么注定自身的乐评工作是干不长的。



至于那些媒体工作者则表现的比乐评人还要夸张!



经过前几次对王浩的抹黑后他们赫然发现,浩幻传媒对于黑料的利用简直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



无论是什么黑料,他们都能在最后实现反转,并借此达成自己的目的。



而作为爆料方的媒体,最后不可避免的会遭到网友们的抵制和吐槽,以至于他们的公信力不断下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出名的媒体根本就不愿意接“抹黑王浩”的活。



吃力不讨好,而且光影给的也不是特别多……



何必呢?



万般无奈之下,傅永新只得是再次找到了周寻,并将自己所遇到的困境一一进行了描述。



而在听到那群乐评人和媒体竟然连钱都不愿意赚时,周寻不由得一怔。



他倒是万万没想到,王浩的“威慑力”竟然这么强!



“确实,如果这些乐评人和媒体都不愿意出手,那么在“打压”这方面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周寻皱着眉头,下意识的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着。



这是他的一个习惯,在思考某件事时来回走动,可以让思维运转更快!



很快,一个绝佳的点子从脑海中里冒了出来!



388、我一个综艺咖,你给我个解剖技能?这合理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