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孝子贤孙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孝子贤孙[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百善孝为先,诸多封建王朝甚至把孝当成立国之本,自然不会有人跳出来质疑作秀。



朱允熥的努力没有白费,起码在朱元璋眼里,他成了真正的孝子贤孙!



在大本堂学习,朱允熥认真聆听先生们的教导,企图弥补在文化上的短板。



里面主要学习《尚书》、《春秋》、《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诸书。



朱允熥不求精通,但求了解。



因为课余,朱元璋会随时抽查和训诫。



若表现不佳,难免会被打上“不读书”的标签。



争夺储君不是过家家,不会因为一时表现的好,就让朱元璋认定你。



储君是未来的皇帝,担负亿万臣民的责任,岂能随随便便就立下的?



尤其是一个王朝的第二代,尤为重要。



纵观史书,几个强盛王朝的第二代,皆是能力过人。



下午申时,又是喜闻乐见的侍驾环节。



可是,今天却发生了一件极为压抑的事。



云南六百里加急,西平候沐英薨逝。



武英殿,烛火跳动。



前一刻还在于子孙说笑的朱元璋,立时呆住了,目光渐渐暗淡。



他神情惨然,一瞬间仿佛又老了几岁。



西平侯沐英,大明开国功臣,更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养子。



那一年,沐英只有八岁,颠沛流离到处乞讨。



在濠州城,他遇到了二十四岁的朱元璋。



朱元璋与马秀英刚成亲不久,膝下无子,便收下沐英当义子。



沐英改姓朱,朱元璋夫妇视他如己出,不仅教他识字读书,还教他如何带兵打仗。



朱元璋的思绪瞬间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至正十六年,他自立门户攻打应天,十二岁的沐英随军出征,侍奉左右。



沐英十八岁的时候,第一次立下大功被授予帐前都尉。



朱元璋清晰地记得他那开心的笑容,像个孩子欢呼雀跃。



此后三十年,沐英独当一方,征讨吐蕃,南征云南,凭军功受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镇守云南。



“沐英......他才四十八岁,怎么就走了?”



龙椅上,朱元璋自言自语,面色尽显苍凉。



朱允熥一惊,猛然抬头望去,但见老朱刚才还挺直的身子瞬间软了下来。



“皇爷爷!”



朱允熥一步跨来抱住:“皇爷爷!皇爷爷!”



朱允炆愣了下,忙上前帮忙。



“朕没事!”



朱元璋一只手紧紧抓住朱允熥的手臂,挺着不让自己倒下。



片刻后,终于缓过气来。



只是脸色依旧很差。



他拿起奏疏,忍着心痛再度看了一遍。



“......六月十七日晨,父亲于官邸视事时,突然中风倒地,双足麻痹,被抬府中不久病逝......”



奏疏是沐英长子沐春上表的,言说其父获悉皇太子薨逝,日夜恸哭,饮食日少,一病不起。



沐英比朱标大十岁,是看着朱标长大的,兄弟感情不言而喻。



其实早在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病逝时,沐英便三日不进食,因悲伤过度而咳血,几近昏厥。



又得知太子朱标薨逝,身子骨再也扛不住,和朱标一前一后仅隔着一个多月。



“皇爷爷......”



朱允熥上前安慰,却不知如何安慰。



丧父,丧母,丧兄,丧妻,丧子,丧孙。



六十四岁的朱元璋全部经历了。



连养子都走了一个。



“让沐春护送其父灵柩还葬京师。”



朱元璋独坐着,脸上皱纹越发深沉。



此后数日。



朱元璋缀朝三日,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



并追赠沐英父祖三代皆王爵,母为王夫人。



特命沐英长子沐春就任“后军都督府佥事”,许诺沐家永镇云南。



群臣皆建议沐春试职,朱元璋当即大骂道:“沐英我儿,沐春我家的孩子,还怕他反了不成?”



沐英的死,使得朱元璋越发想念诸子。



不久下令释放因犯错被关押在宗人府的秦王朱樉,让其归陕西封地。



燕王朱棣即将返回封地北平,朱元璋特旨允许上殿陛辞,父子叙话。



第十九章 孝子贤孙[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