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推行教化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推行教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以贵州为例。



贵州这方土地有着辉煌的史前文明。



秦汉之际曾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而声名鹊起。



但在历朝统治者心中,贵州“远在要荒”之地,落后贫穷,交通梗阻。



只要不发生危及自身统治的事件,保持名义上的臣服,便算万事大吉。



因此,从来没有一位帝王认真思考过,要将这片土地纳入国家发展的统筹范围。



倒是喜欢将贵州当作是贬谪罪臣的场所。



只有朱元璋,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从国家层面倾力经营贵州的帝王。



元朝曾在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



贵州乱不乱,土司说了算。



大明立国后,明军一举灭了盘踞在川蜀一带的明夏政权。(国号大夏)



贵州土司们见状相继归附。



洪武五年,故元贵州宣慰使郑彦文及土官宣慰使霭翠、叔禹党、宣慰使宋蒙古歹并男思忠等来朝,贡马及方物。



当时,云南尚在残元势力的手里,朱元璋对前来归附的贵州各级土司的情况也并不太清楚。



有鉴于此,朱元璋并未在贵州设行省府县,也未驻军。



只是改设贵州宣慰使司,秩从三品,仍隶四川行省。



到了洪武十五年,颍国公傅友德等人平定云南后。



朱元璋才下令置贵州都指挥使司,以平凉侯费聚、汝南侯梅思祖署都司事。



明军在贵州驻军。



朱允熥查看过五军都督府的档案,十多年来,朝廷先后在贵州境内建立了二十八个卫。



每卫定额兵员5600名,卫之下设千户所、百户所以掌控地方,令土司势力不敢异动。



如今整個贵州已布满了大明军队,形成了“诸卫错布于州县”的格局。



贵州的二十八卫驻军总数近十六万,加上家属、子弟,数量更是惊人。



这些来自于中原或江南地区的人口,不仅在贵州开垦出大批耕地,还给贵州带来了内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工艺与较为先进的商业文化。



贵州可控扼云南,军事战略地位重要,所以明朝十分重视。



只要云南发生叛乱,驻守贵州的军队,就能进可攻退可守,占据主动。



云南是个特殊的存在,对中原王朝来说很不好管理。



唐朝灭亡以后,不久大理国就在云贵地区建立了,这个政权建立了三百多年。



而到了元朝,虽然在原大理国境置云南行省,且先不说元朝仅仅维持了七十余年,元朝对地方的控制力也不行。



到了明朝,明军虽然攻占了云南,但是对云南的收复、治理,归于中央直辖下的再华夏化,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



其难点主要并不在于扫清蒙元残余势力,而在于其本土分裂势力。



参考安南。



秦朝、汉朝、唐朝时期,中央政权都对安南地区进行过行政管辖。



后来朱老四虽然收复了安南故土并且置省管辖,但是由于安南独立了四百多年,其内独立势力极为强大,叛乱此起彼伏。



到明宣宗宣德三年放弃安南,撤销了行省。



虽然嘉靖朝明军又入安南,迫使安南国王将土地册及户籍献于大明,成为名义上的属地。



但他们始终自己有国号,不认同自己是大明。



乃至二十一世纪,人家还是个国家,更不认可。



原因就是没有教化,让他们没有在思想上有认同感。



辽东亦是如此,数百年没有掌握,不识汉字,个个都听酋长的,朝廷实难控制。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推行教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