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5章 全面军改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全面军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什么?



因为放狠话是在刺激别人啊!



如此,便可以形成内部竞争的局面。



“好!”崇祯笑道,“还是郑大人有胆量!你只有4个月,4个月时间,你必须完成宁夏的整改,完成了朕对你重重有赏!”



“臣必不辱使命!”



一边的杨鹤神色有些微微变化。



杨鹤和郑崇俭这两人素有矛盾,杨鹤虽然比郑崇俭大一级,但也未必就能完全调动郑崇俭。



若是郑崇俭现在完成了任务,西北的局面,恐怕就会发生变化了。



杨鹤终于有了一丝危机感。



崇祯做了一个总结:“新军政关乎大明的边防和未来,朕希望诸君能认真对待,朕从来不吝惜封赏。”



众人连忙拜道:“吾皇圣明,臣等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接下来三日,便是每一个总督,详细述职。



主要是汇报军政的兵额、去年的军饷,目前每月消耗的军粮,士兵训练日常,还有边关的敌情。



每人有半天的时间,必须说得非常详细。



旁边有专门的人做笔记,将总督们说的全部记录下来。



崇祯自己也听得非常仔细,他不打断任何人说话,也不发表建议了。



三日之后,总督们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去了军事学院。



去哪里做什么?



去听课!



去听谁的课?



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的课,还有袁可立和秦良玉的课。



这当然是崇祯安排的。



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因为这些人都是真正有过战功的,而且还不小。



袁可立在天启年间,从登莱打到辽东半岛,收复辽东半岛,这是奇功一件,只是因为后面朝廷内斗太严重,袁可立被迫辞官,辽东半岛再次沦陷。



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和秦良玉更不必说了。



杨鹤、张宗衡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听着。



他们心里当然不爽,大家都是总督,凭啥你来给我说教?你算哪根葱?



不爽归不爽,但只能埋在心里,因为皇帝也在场,皇帝也在听课。



怎么?朕都安安静静在听,你们敢掀桌子不成?



崇祯这是真的觉得这些总督能够在听课中学到兵法么?



当然不是!



他纯粹就是在刺激这些总督,就是要让他们不爽,有本事你也给朕整出一队精锐,去和鞑子干一架!



九月八日,总督们终于结束了京师的生活,各自怀着复杂的心情出发回到各自的军镇。



在离开之前,崇祯又找袁可立促膝长谈了一番,主要是谈论海军的组建,崇祯已经让军委会和工部给登莱全部开绿灯。



袁可立听完皇帝对船的改进,激动得不能自已,他也承诺,三年之内可以组建一支精锐的海军。



三年之后,也就是崇祯六年。



历史上,崇祯八年,英国使船抵达大明,崇祯十年明英之战爆发。



如此算来,崇祯六年组建海军,还有几年时间可以对辽东半岛进行登陆战。



总体算下来,节奏是没有问题的。



等袁可立离开之后,崇祯转眼做了三件事。



一、立刻给在张家口的宪兵司御司使黄得功写了一封手谕,让他即刻前往大同,协助张宗衡整顿军务。



二、正式调派秦良玉去广西钦州,以南方都匪盗为由,正式成立南部军区,派孙传庭前往广西,委任南部军区临时总督,秦良玉为军区都督,兵部做好调粮的准备。



三、立刻调四川巡抚傅宗龙回京陛见,为南部军区总督做预备。



四、正式成立中部军区,卢象升任中部军区都督,李邦华兼任中部军区临时总督。



崇祯三年的全面军改,随即拉开序幕。



第125章 全面军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