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7章 你们如此不仁,就不要怪朕不义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7章 你们如此不仁,就不要怪朕不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种早已预料到的破事还是发生了。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容易被忽略。



什么问题呢?



事关现任户部尚书郑三俊的。



郑三俊以前在南直隶做官,并且做到南直隶的户部,后来到了南直隶的吏部。



也算是南直隶顶级大佬了。



而这一次,据说南直隶那边没有给他这个曾经的大佬面子,连一点点都没有给。



要不然也不至于说没有粮食了。



这透露出一个什么信息?



东南似乎将郑三俊也视为了暴君的爪牙。



这充分说明了东南目前的情况之严峻,意识形态已经到了扭曲的成都。



当然,现在重要的是大同镇的事情,东南的事情能放则放。



事态紧急,之前在信中崇祯就说过了,让孙承宗便宜行事。



所谓便宜行事就是当东南不愿意捐粮食的时候,就买,先把粮食买过来,饥饿燃眉之急。



孙胡子已经找郑三俊一起卖粮食去了。



南方的诸省给的价格也很直接嘛,一律是1.5两每石。



150万两,能够买到100万石。



而平时的粮价是多少呢?



0.8两每石。



为什么要买100万石?



北方诸省不是已经有几十万石了么?



因为耗羡,粮食在路上运输肯定会有折损,而是大冬天的。



最好打对折的准备。



耿如杞看着地图,说道:“陛下,粮食囤积到雁门关后,主要还是分三路走,与陛下出兵大同镇的路线一般无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在路上消耗太大,臣做了一个测算,可能还需要再增加100万石粮食。”



“说出你的理由。”



“大同镇的老百姓要熬到明年三月,需要至少四个月的粮食储备,每人手中存的粮食必须超过1石。”



“整个大同镇目前可统计的人数有90万人,陛下若是用100万石,的确可以满足这个条件,只是路上运输的实际损耗,已经接近一半了。若是要有100万石粮食全部发到老百姓手中,就必须准备至少200万石(2.4亿斤)。”



崇祯已经明白耿如杞的意思了。



其中北方诸省的粮食已经抽到极限了,北方的粮食本身就比南方要少。



要抽南方的粮食,又面临路途遥远,损耗过高的实际问题。



所以,可能要准备的比200万石还要多。



那现在改怎么办?



当然只能硬着头皮买,直到把这个窟窿给堵上,让大同镇顺利度过这个冬天。



至于南方现在要发国难财,那就先让他们发去吧。



你们如此不仁,就不要怪朕不义。



该还回来的,朕可是全部都记在账上了。



“陛下,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尽管说。”



“目前尚有10万石(1200万斤)粮食被扣押在真定府不得动身。”



崇祯的一对剑眉立刻就抬起来了,目光锋利的看着耿如杞。



居然有人敢在这个时候私扣运往灾区的粮食!



第157章 你们如此不仁,就不要怪朕不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