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3章 如无人澄清,那我开始传谣了   清末的法师[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3章 如无人澄清,那我开始传谣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韩国人的事,还得是韩国警察出面调查。



“是!”



同样惦记赵传薪的,还有陈昭常和吴禄贞。



早上起来,陈昭常的眼皮子总跳。



他忍不住遣人去找来吴禄贞。



吴禄贞刚吃完饭,心情还不错,背着手,嘴里哼着不知哪个剧的曲儿。



“陈大人,找我有事吗?”



“绶卿啊,本官让你派人盯着间岛,有什么动静么?”



吴禄贞知道这位巡抚大人压力不小,因为慈禧总催促,让他尽快督办了结间岛的事。



朝廷不明白这种夹缠不清的外交关系,只觉得将界桩挪回原位就大功告成了。



他笑着说:“盯着呢,放心吧陈大人。”



陈昭常点点头:“朝廷来了旨意,说是如果那背水军一再捣乱,就让本官带人剿灭他们。”



慈禧的意思是,什么背水军,不过一群占山为王的土匪,随手剿了就是,不能让他们破坏了和谈的大事。



吴禄贞的好心情顿时不翼而飞。



他赶忙说:“万万不可。实际上,徐总督也收到了朝廷的电报,徐总督已经回复朝廷了,此事万万不可。”



徐世昌回复慈禧的就一句话——时机不合,此事暂缓待议。



毕竟是手握军权的封疆大吏,有能力有手腕,他说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陈昭常叹口气:“赵传薪那边,如何了?”



虽然他不同意吴禄贞和赵传薪合作,但眼下陈昭常承受来自两方的压力,心里开始急切起来。



正要说话,吴禄贞的副官匆匆来报。



“参议,间岛的韩国垦农和日本人发生冲突了。”



“什么?”陈昭常的反应很大,从椅子上惊坐起。



那副官兴奋的说:“早上,斋藤季治郎去间岛视察,被一群韩国百姓拿烂菜叶子和粪蛋砸了。愤怒下,斋藤季治郎的随从开了枪,当场打死一个百姓。”



吴禄贞和陈昭常对视一眼。



我曹……



这不会是赵传薪的手笔吧?



当初,他可是当着斋藤季治郎和筱田治策的面,言之凿凿说要在报纸上造假新闻。



难不成,真让他做成了?



但那怎么可能呢?



吴禄贞摆摆手:“告诉人,密切关注间岛的一举一动,事无巨细都要来报。”



“是!”



等副官离开,吴禄贞莫名的带着些与有荣焉的快感:“怎么样,陈大人,我就说赵传薪此人是个奇人,他和他的背水军动不得。关键时候能起大作用。”



这是好事,陈昭常觉得压力都去了些。



但嘴上肯定是不服气的:“哼,看着吧,等日本人出来辟谣,很快这件事就会平息下去。对我们驱逐日本人,收复国土,又能有什么帮助?”



呵,死鸭子嘴硬!



吴禄贞知道,日本和韩国军警侵犯间岛,除了想要一个入侵中国的跳板外,还要在间岛地区进行征税、清点户口。



所以,那里的韩国垦农的态度也相当重要。



若是群体反抗日本统治,他们即便修筑了统监府派出所,也至少会失去一半的意义,就是个空壳子而已。



陈昭常又说:“除了我们在这里积极争取,本官还将消息通知了各大报纸,以便于民间和国际上的舆论发酵。”



吴禄贞对此不以为然。



英国人站在小日本那边,美国佬向来喜欢坐山观虎斗,然后行那火中取栗的事,其余列强多半也是坐视不理罢了。



就是再发酵,也不过是关起门来自嗨罢了。



……



再说赵传薪,知道了发生在间岛的事情后,早饭都多喝了一碗粥。



刘永和对赵传薪的手段惊为天人。



“赵队长,你这招简直太有用啦,小鬼子现在肯定会头疼。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接下来,等待日本人辟谣。”



这话很让刘永和懵逼:“为啥?不该乘胜追击,继续造谣吗?”



人家要是辟谣,不就做无用功了吗?



“你别管那么多了,赶紧去练兵,这种造谣传谣的事,我才是专业的,你不懂。”



“额……”



这些日本人就是喜欢跳,赵传薪料定他们会有所反应。



这些卑鄙无耻的小矮子,在闹腾和消停之间,就差了一朵蘑菇云。



赵队长也就是没有,有的话关键时期给种一朵,随后的余生大概便可以躺平了。



这几天,赵传薪在第一时间,给自己打造了一把躺椅。



好久没有这么舒服的躺着了。



美中不足的是,躺椅的扶手,缺乏了厚重的包浆质感,有些剌手。



另外下面没有海绵垫,硌屁股,差评。



干饭趴在旁边,老僧入定般,闭着眼舒服的晒着太阳。



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



一人一狗,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赵传薪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随手拿起旁边崔凤华送来的,很“正经”的报纸。



上面记载了清廷整治关外三省的消息,报道了一些政策和取得的成就,鼓吹徐世昌等人的付出。



然后竟然还有劝农的文章,不过比起明朝以及以前那种可笑的《劝农书》,这份报纸上的就实际了许多。



竟然还记载了如何选择良种,如何制作农具等等。



继续向下翻,赵传薪看到了一则让他震惊的消息。



标题是——太湖强盗抢劫银行。



往下看,竟然还和他有点关系。



太湖上有众多的盐枭,多是穷苦出身,以贩卖私盐为生。



自从清廷缺银子,开始将盐业归公经营后,连李叔同的家道都败落了,这些盐枭的日子更加不好过。



为了反抗清廷的官盐官卖,这些盐枭聚集在一起,购买了枪支弹药,以太湖辽阔的水面、便于隐蔽的特点,横跨江浙两省的不同县域,逐渐形成了打家劫舍的强盗。



这些太湖强盗,不仅仅和官府干,也经常在水上抢劫船民、渔民,绑票劫财,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比之关外的绺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廷的官兵,除了北洋六镇外都是什么货色?



就好比之前赵传薪在鹿岗镇周围打交道的那些官兵,不但不敢来剿他们,有时候还会和他们通风报信。



在太湖区域也是这般。



这些太湖强盗,有枪有人有快船,和马背上的胡子一样来去无风。



谁都不放在眼里。



是日,一群太湖强盗,忽然跳帮到了靠岸的水警炮船,几下就将那些水警制服,将他们绑起来控制好,顺带着缴了他们的枪。



并且,还大胆的跑到了巡捕的驻所内,将一众巡警也都给制服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赵传薪真是瞠目结舌。



这群太湖强盗,比他赵传薪还牛逼,抢银行前先将巡捕驻所给端了。他赵传薪也不过是偷偷摸摸进行提款而已。



继续往下看。



这些强盗,分兵几路同时操作,有的制服巡警水警,有的则进攻银行。



银行钱库警卫不肯交出钥匙,这群强盗直接开枪将警卫打死,然后从他身上搜出钥匙开了钱库。



报纸声称是因为之前的“无名大盗”四处劫掠洋人银行,才让太湖强盗看到了“商机”,于是效仿。太湖强盗,此次劫掠,盗走了高达4万元的钱财。



赵传薪将躺椅的扶手拍的砰砰响。



旁边随时等候差遣的崔凤华好奇问:“赵队长,发生什么大事了?”



赵传薪痛心疾首:“世风日下,岂有此理,没有王法了!”



崔凤华伸头一看,他是识字的,看报的速度还挺快,粗略一扫,大概的内容便了然于胸。



他竖起拇指:“没想到,赵队长还忧国忧民,实乃我辈楷模……”



话还没说完,就听赵传薪气急败坏的说:“抢个银行,竟然只有区区四万块,这也敢称‘高达’?简直他妈的岂有此理!”



赵传薪痛心疾首的是,不知从哪个银行开始改变策略,减少警卫人员同时,加强了储备金的运输。



就是钱一旦超出某个数目,立刻就运走。



这样一来,省下了警卫的钱花在了运输上。就算有人来盗,损失反而比警卫森严时候来的更小。



难以想象,等他将来再去洋人的银行提款。就算他提上一整夜,累的像和十个小姐姐加班后的虚弱模样,怕是加起来也不过十来万元。



这连他曾经提款的零头中的零头都赶不上。



邻居不听话了,不帮忙攒钱了,赵队长不气才怪!



(本章完)



第243章 如无人澄清,那我开始传谣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