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9章 雁过留痕(两更合一求月票)   燕辞归[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9章 雁过留痕(两更合一求月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嬷嬷一个管事嬷嬷,对内侍们的事亦没有那么深的了解,便干脆让小于公公进来答。



「小的答不上,但小的可以去问问干爹。」



有小于公公,自然也就有于公公。



林云嫣跟徐简说宫里人爱认亲,还真不是虚话。



那位于公公从前一直是中宫的大总管,颇受娘娘信任。



直到定国寺噩耗传来,娘娘恍惚间失足、险些从台阶上跌下去,于公公急得一推、没让娘娘跌倒,自己反而滚了一遭,性命无忧,就是腿脚不利索了。



之后把事情交给了小于公公,于公公出宫养老。



娘娘给了大笔银钱,这么多年逢年过节的也会让小于公公去探望探望。



「等马嬷嬷从御药房回来,你跟着云嫣一道出宫,去打听打听这事,」皇太后拍板,「赶在那之前,你先亲自去找曹公公,把那什么小耗子的事告诉他,让他查来去。」



小于公公应下来。



这事情就这么定了。



一面等消息,林云嫣一面陪皇太后说话。



皇太后靠着引枕,眉宇间虽有疲色,但眼神依旧坚定:「倒不是哀家信不信晋王的事,只不过比起永济宫里那个,晋王行事更妥帖些。



当年先帝处罚他们,贬李汨为庶民是以罚为主,杀鸡儆猴。



可幽禁李浚,固然有李浚咄咄逼人的缘由在先,但更紧要的是,李浚疯起来不管不顾的。



圣上是个敦厚性子,又是做弟弟的,先帝担心他压不住李浚,这才把人送进了永济宫。



没动其他儿子,一来舍不得、心也软了,再怎么说天家无亲情,也是儿子对老子、兄弟对兄弟,当父亲的对儿子下死手的总归还是少些,先帝临终前尤其心软。



二来,大局已定,除了李浚那叫人吃不准的脾气,其他人也都自顾自收手了。



步子迈得太绝,看起来是果决,实则也会人心惶惶。」



林云嫣明白皇太后的意思。



皇子争权,皇子是旗帜,也是靶子,可卷在里头的不止有那面旗,还有摇旗的敲鼓的呐喊的,簪缨勋贵官员世家。



动了旗,动不动其他人?



一连串拔起来,可有足够的合适人选补上去?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圣上新帝登基,三把火要是没烧好,容易烧到自己身上。



更何况,除了金銮殿里的勾心斗角,彼时天下还面临了匪患和饥荒,之前数年天灾下,老百姓疾苦,实在经不住更多动荡了。



这也是彼时先帝爷临终求稳,皇太后推举圣上且支持他维稳的原因。



「此一时,彼一时,」林云嫣道,「当初是利弊之下选择平稳过渡,只把抢功最凶的李汨和行事难料的李浚处置了。



从圣上登基这十几年的成果来看,当年的选择是对的。



若那些心思不纯之人放下了旧日恩怨,想闲散就闲散,想为朝廷出力就出力,那这条路继续这么走着也没有任何问题。



偏就是有人藏了十几年,到现在都不愿意放弃。



您想,那王六年、道衡,还有大殿下身边被曹公公揪出来的几个内侍,他们想做什么?



不就是因为圣上只有大殿下这么一个年长些的儿子,又十分偏爱,只要教坏了、养废了大殿下,余下的小殿下们就能由着他揉圆搓扁了吗?



我要是他,我就继续潜伏着。



等您往后身体不好、不能给圣上压阵了,或者连圣上都身体欠安了,就用些手段杀一些忠心耿耿的朝臣。



是了,没抓到王六年的话,英国公都还在金銮殿里掷地有声呢,彼此配合着能给多少



忠臣泼脏水?



等厉害的臣子们都不能反抗了,一脚踢开没用了的大殿下,再立个小的、他摄政几年,取而代之。



好在,没有让他心想事成,英国公死了,圣上起码砍了他一条胳膊。



这人狐狸尾巴露出来了,若能彻底揪出来,还是要乘胜追击。



毕竟不是当年了,百姓安居乐业,朝臣们即便有些小心思,追随的也是几位小殿下,莫名杀出来一个程咬金,他们也着急。」



那番预设,并非林云嫣危言耸听。



那是她经历过一回的命运。



靠着李汨的那两箱金砖,安逸伯府、定北侯府、诚意伯府陆续被抄没,后又抄到了辅国公府。



林云嫣与徐简被迫离京后,京中倒下的勋贵又有好几家。



李邵看着顺风顺水、指哪杀哪,但最后的结果也能都预见了。



皇太后听得心有戚戚然。



争权夺利必见血,她不是什么纯良的老太太,她见识过的事儿也多了。



可见过、经历过,不等于她喜欢,她愿意。



她喜欢的是天下平顺,是国泰民安。



「云嫣说的是,」皇太后叹道,「此一时、彼一时了,如今还念着那把椅子、十几年都想不开的,那就不必想开了。」



只有死这么一条路。



李浚那里自然得盯着,只要别疯到永济宫外头来。



而另一个「真凶」……



「既然查了就查仔细,若不是晋王,自不能污蔑他,若真是他……」皇太后抿了抿唇。



当着林云嫣的面,皇太后没有放狠话,但她心里下了决定。



她不会放过那个真凶。



另一厢,御药房里,提督太监方公公请马嬷嬷借一步说话。



「我们也是老交情了,」他低声道,「你与我交个底,这回不会又扯到大殿下那里去吧?」



马嬷嬷笑了起来:「哪里的话,我就来拿些药材,再翻翻郡主以前用药的旧档,不与其他人有干系。」



方公公没说信,也没说不信,想了想,亲自带人去库房。



打发了守门的小太监,他开了门,搬了把杌子坐在外头守着,不跟进去,也不多问。



马嬷嬷道了声谢。



宫里能有一席之地的,全是人精。



架子高,档案多,马嬷嬷先找到了董妃娘娘的那一份,仔仔细细把她从病倒到咽气的三个月的记录都看了一遍,而后又去找章选侍的那份。



只是,几个架子来来回回转了转,并无发现。



没办法,马嬷嬷只好把方公公叫进来。



第419章 雁过留痕(两更合一求月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