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8章 蒙古暴乱,高句丽求援,汉王焦头烂额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章 蒙古暴乱,高句丽求援,汉王焦头烂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汉王也恼怒了,这个长孙明怎么就这么阴魂不散,她看在父皇给他托孤重臣的面子上,没有主动去找他的麻烦,结果自从回到朝堂以后,就像是一个节奏大师,一直在走在冲锋的路上,一刻都不带停。



【安和三年二月,你压下了所有弹劾陆成安的奏疏,留中不发,这让群臣们颇有微词。】



【安和三年三月,长孙明以自己年岁已高,不能为朝廷效力为由,想退隐官场。】



想以退为进是吧?



以为自己很重要是吧?



认为自己是制衡陆成安的重要棋子,朕不敢拿你是问是吧?会留着你来和陆成安打消耗战?



滚吧你。



【安和三年四月,你同意了长孙明告老还乡的奏疏,免去他所有的职务,并且开始全力打压《北方派》,一时之间引起了朝野恐慌。】



【在你的力挺下,陆成安的《陆清党》有了一个井喷式的势力增涨,一时之间,满朝之中,尽是陆党。】



【安和三年五月,边疆蒙古部再次攻打朝廷,要求大晟朝开启互市交易。】



汉王犹豫了一下,想到陆成安之前的提议,没有同意,她也确实很在意自己的颜面,被人打到同意开启互相交易的市场,怎么想,都很丢人。



【“既然不同意,那就打!”】



随着马蹄声。



大地图上,一个红点开始朝着大晟朝的边疆袭来。



这下,稀烂的边疆防线,一下子就暴露了问题,蒙古犹如入无人之境,千疮百孔又腐败严重的边军屡战屡败。



捅穿了大晟朝外强中干的底子。



【安和三年六月,你开始整顿军治,在京师之中招兵买马,为了确保战力,你鞭策工部研究更加出色的制式铠甲,同时任命吴明为这支新军的主将。】



有银子,就有底气。



汉王憋着一股气,看着吴明训练新兵,她感觉练兵一年,就能打造出一个训练度较高的可战之师。



【安和四年八月,你组建的镇北军团吴英部抵达战场,同蒙古部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国库充盈的状态下,你拥有长期作战的资本。】



汉王现在有些操作不过来了。



这实在是太忙了。



左边打打,右边打打,还要处理大量的政务,尤其是汉王特别喜欢一个州府,一个州府地调换官员。



她要挨个查官员的面板数值,将道德高的官员放上去。



道德高的官员,能力不一定行,但肯定不会贪婪,致使出现民怨,等到以后有道德高能力又强的官员,就可以把这一批官员换下来了。



现在朝堂一片清明,祥和。



就是因为汉王在选择官员上,有了更精准的衡量。



在自己的旁边,高句丽这个弹丸小国被打了。



汉王正在沉思自己要不要帮。



唇亡齿寒。



加上高句丽是主动向大晟朝示好的小国。



于情于理,自己都要帮一把高句丽。



但现在,汉王也不想拉开两个战线一起打。



一方面是没这个精力,另外一方面是没有能打的将才可以应付这个局面,可以拿来用的人只有一个吴明。



还有一个王世真。



之前乱世之中,王世真的表现也很出色,作为一个紫色品质的武臣卡,他是能打的一类代表,但是此人激进莽撞,在乘胜追击的过程中被暗箭所杀,要配合一个得力的军师。



如此双刃剑,在这么重要的战场上,汉王是怕王世真带着人,把家底都送了的,可是上哪去找军师?



让陆成安上战场?



可千万别。



陆成安要是在战场上死了,那就是大晟朝最大的损失了。



他是变法之根本,变法之核心。



汉王是说什么都不能让陆成安到这样危险的战场去的。



.....



.....



.....



说一下,前面那一章税收的数据是改了一下。



本来我是以帝成的税入来做衡量的。



毕竟是架空的设定,银子的价值又不是恒古不变的,也可以是大晟朝的银子购买力强。



不过为了避免读者一直纠结在一个点上争论不休,在读者找了数据的情况下,我就把这个数据改了一下,更贴近于明朝时期。



希望不要过于纠结于数值上的问题,毕竟我写的是一个不存在的朝代。



第118章 蒙古暴乱,高句丽求援,汉王焦头烂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