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6章 白毛款式的汉王?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6章 白毛款式的汉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宁王、成王和齐王为了大汉正统闹到不可开支的状态下,陆成安在偷偷地积攒力量。



面对成王的招安。



就连陆成安都不得不承认这玩意对他是很有诱惑力的。



从被定义为‘反贼’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地方官军,还能合法拥有扬州牧的身份地位。



这样一来,陆成安就能合乎情理地搭建自己的士族、豪强班底,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



但陆成安要付出自己的诚意,而这个诚意是——背弃黄巾军。



等于说是让陆成安放下和燕王的共同立场。



这个招安,政治目的非常强,顺道还能离间陆成安和黄巾本部之间的信任关系。



毕竟黄巾军互相之间是很难建立有效沟通的,这是非常大的弊端。



张角在的时候,所有人都听张角的,张角一死,各地的黄巾军听谁的?



你当了老大,就不会想让别人站在你的头上,不同地区的黄巾军都有自己单独的渠帅作为领导人。



张角死了,这帮乌合之众就想要让自己另立山头。



而且也没有远程联络的手段,只能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进行战略上的合作。



那么又有多少人会无条件信任你?



打游戏都要为一个人头而勾心斗角,狂打信号出卖队友换取自己一次掠夺赏金的机会。



像那种打个信号就一拥而上,互相相信对方操作的队友,还是很少见的。



扬州这块的黄巾军,几乎是单独于本部黄巾的体系,陆成安是这支黄巾军毋庸置疑的领袖。



这个招安令,可以‘洗白’陆成安的反贼身份,让陆成安具备一个割据军阀的基本条件,就算陆成安不接受招安,还能挑拨不同地区黄巾军之间的关系。



提出这个招安令的人,是有许多可操作的空间。



而且,陆成安隐隐约约已经感觉到燕王可能出事了。



她的天赋词条在皇室之中,是带来反噬作用最严重的一个,再加之在历史上的张角,就是管太多的东西,过于疲累后因病亡故。



燕王这样挥霍张角的神话词条,极有可能走向和张角一样的结局。



眼下接受招安,从军阀角度来看,是最稳妥,也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可是,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是屠龙者终究化为恶龙。



将黄巾军闹出来的事情,转化为自己的个人政治资本。



一个人偷吃掉了扬州黄巾军集体努力下,从汉室朝廷手里打出来的金币。



这支黄巾等于是把命卖给了陆成安,陆成安再反手把这些人的命卖给朝廷。



拿人头换取了仕途。



闹是大家一起闹的,最终朝廷一招安,好处就都落在了陆成安的手上。



按照旧有军阀的思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问题陆成安不是一个军阀。



他的骨头还没软到给点好处就投了,何况他这个时候接受招安,这难道不是一次对革命的背叛?



陆成安不可能背刺燕王的。



【你拒绝了招安。】



【你将追随自己的五万黄巾军安顿在扬州,为了恢复扬州先前因为战乱而导致的农业停滞,你让这些士兵执行屯田的策略。】



陆成安手上确实缺少人才。



而他占领的这块地上,也有很多出身于士族背景的人杰。



现在这些人不愿意出山,就是不能接受陆成安的出身,但凡陆成安是正儿八经的身份去接手扬州,这些人可能就想尽办法去和陆成安接触了。



而道理很简单。



陆成安毕竟已经是这块土地上的实际掌权人。



地方豪强这玩意是依托在地方上的,它的影响力也是在地方上的,但是这伙人跑到其他地方上就没辙了。



不过,和豪门世家比起来,地方豪强就是一群土包子、暴发户。



因为豪门世家基本上都是祖上当过三司一样的官员。



或者自己大表舅的妹妹是皇妃之类的。



别看史书张嘴闭嘴就能写出一大串的人名。



但是可以记载入史书的绝对是稀有品种,而那些史官也大多是以世族的视角去编撰史书。



所以在史书里面,很多时候......平头老百姓连个名儿可能都没有。



在史书中出场,可能也只是在某天某地哪个地方死了多少人,残酷的话语就像是死了一串数字而不是人。



相关于百姓的记载往往都会以春秋笔法带过。



反倒是世族之中出名的人死了,会比这些百姓多出很多的篇幅去感慨和怀念。



而这帮子豪门世家他们有着豪强不具备的重要特点。



第一就是祖上接触过国家权力,都是在中央做事的,是非常核心的地位,第二就是垄断了知识,拥有文化。



就这样说吧,豪门世家的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当大官的,在京圈儿混的。



地方豪强就是群土鳖了,走不进京圈,正巧最近三代出了一个厉害的角色,在当地很有权势名望,这就是地方豪强了。



豪强离开了这块地,什么都不是了,豪门世族去哪里都是香馍馍。



而你一个世代在这里发展的家族,怎么可能会有其他地方的关系网?



总体来讲,豪强挪窝就是找死。



汉代,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没人会愿意背井离乡去一个自己不熟悉也没有人脉的地方。



孙坚先前代表官军来剿灭陆成安,都已经是明晃晃的对立关系了。



至于陆成安在这个期间,是特意过去慰问了一下孙坚,表明了他的立场和态度,没有想对孙家斩尽杀绝的念头。



孙坚这不就没跑了么?



其实孙坚也知道,她跑了,孙家也基本完了,孙家人是能润,可孙家人招募的人是当地人,追随他们孙家的这些士兵不可能拖家带口往北方润,再者,北方比这边还要乱。



孙家人又没什么北方的人脉关系,这让她们怎么在北方混?



何况...一个叫张角的人,已经一己之力打穿了汉室气运。



跑过去赶着送?



陆成安拿‘各为其主’的理由选择既往不咎,让孙家不用过上颠沛流离的日子,被迫去逃难,这还是能缓和之前比较紧张的关系。



而只要统治的时间久了,当地的大家族,当地的豪强就会主动投奔陆成安。



中间这一层统治的蛋糕,这些人不可能说不吃就不吃了。



狗饿了是要吃肉的。



不过这样下去,依靠豪强做大,感觉还真有些重造东吴路线的味道了。



三国为什么那么波澜壮阔,就是这三家的发家史都很有意思,代表着不同的势力。



曹操集团世族色彩较重,刘备集团寒门色彩较重,孙坚集团豪强色彩较重,这种色彩上的差异,对曹操、刘备、孙氏采取的政治、人才等政策的走向无疑有很大影响。



而地方豪强本土作战能力强,就是东吴最大的特点,防守强度比之进攻能力,实在是厉害太多了。



【中平二年七月,投奔到你麾下的赵云(汉王)带领着你的黄巾军进行屯田项目。】



【她对屯田策略极其熟悉,而且精通种地一事,这让屯田的产量有所增加。】



汉王一投奔过来,陆成安就偷偷检查了汉王替换的赵云,她身上持有的神话词条。



这可是赵云啊!



赵云!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会被赵云这个武将所吸引到。



一方面是赵云在演义里惊人的武艺,另外一方面就是赵云的形象和人品都极为出众,就像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一样。



而看小说,就像是在玩抽卡游戏。



里面的角色就相当于是一张卡片,其中的赵云,她的强度在演义里是毋庸置疑的,长坂坡战神奠定了赵云在演义里身为人气王的基础。



说句男孩子们心里比较幼稚的一个情节,就是男孩子们常常会去幻想一个故事桥段,那就是长坂坡之战!



第456章 白毛款式的汉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