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0章 黄河水清,必有大灾!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0章 黄河水清,必有大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彼此彼此。”张海京沉吟道:“年轻人太气盛,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到,等铸成大错的时候再想回头就难了。”



“老夫只是不想让你愧对父老乡亲罢了。”



陆成安二话不说将头上代表着明威将军的头盔取了下来。



“上不负天子所依,下不负黎民苍生,心不负毕生之学。”



“等什么时候铸成张大人口中的大错,我自会有自己的办法来赎罪。”



陆成安态度非常坚决,张海京却面不改色,依旧肃然。



“好一个上不负天子所依,下不负黎民苍生,心不负毕生之学,但我告诉你,我张海京这些年为官,只求一个问心无愧。”



“你说我有什么能耐,我确实没什么能耐。”张海京露出认真之色,“可我告诉你当上这杭州知府以来,本府兢兢业业,从未贪墨过一笔银子,去年粮食歉收,赋税难收,是本府用信誉劝说朝廷来年补税。”



“每年张家都要拿出几万两银子救济灾民,我为官再无能,那也对得住这杭州的百姓。”



陆成安和张海京此番为了理念之争闹得有些不太愉快。



一个是哪怕结果是错的也要尽力去做的立场,一个是知难而退,能不犯错就不犯错的政治理念。



正当两人还要进行新一轮的舌枪唇战,杭州同知杨瞻面露喜色地走了进来。



“张大人,今日有奇观...有奇观啊!”杨瞻拱手道喜。



“何事竟让杨大人如此欣喜?”张海京先前还跟陆成安吵了一架,现在脸上依旧挂着些许的不悦。



“说出来,那可要吓张大人一跳了。”杨瞻先是卖了一个关子,随后捋了捋自己的胡须道:“听我一个同乡说,自上个月起,黄河的水就由浊为清,这可是天大的祥兆。”



千年难见黄河清,在封建时期,黄河清了,这属于天人感应,是很容易拿来联想。



圣人出,则黄河清,更是加剧了黄河清的神秘色彩。



然而黄河不会无缘无故变清,像这种自然现象的出现,只能意味着黄河有变,就是不知道详细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但封建迷信的古代人可不会想那么多,只要是稀奇古怪,平生难见的事情,都能被他们拿来说是祥瑞,然后贺喜皇帝,给天子拍拍马屁。



果不其然,张海京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歌功颂德之词。



毕竟黄河水变得清澈了,是一个非常非常罕见的现象,由浊水变成清水,又有几个人会觉得这样的异象不是好事呢?



一向以文采著称的张海京,已经忍不住一时技痒...想要给正英帝展露一下文采。



“府台,且慢。”陆成安立刻就意识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



“黄河水清,必有大灾。”



“这哪里是什么祥瑞,这是恶兆啊!”



这一盆冷水,把正在兴头上的张海京和杨瞻扑得满是都是冰。



甚至于张海京心里还幼稚地幻想着黄河的水清了,百姓们的好日子要来了的美梦。



作为文坛大家的张海京,其身上的浪漫主义标签就没有撕下来过。



听到陆成安这样说,张海京立刻问道:“黄河水清了,不仅不是吉兆,还是恶兆,这是从何而下的结论?”



“张大人,你可知道黄河的泥沙从何而来?”陆成安实在是忍不住打击道。



张海京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是很知情,他只知道黄河之所以叫黄河,就是黄河的水很浊,因此而得名。



“黄河的含沙量如此之大,是因为黄河上游的植被破坏得很严重,没有了植被的保护,就容易形成大面积的水土流水。”



“一旦下雨,那么没有植被保护的黄土,就在水流的搬运之下,流入到黄河之中,成为了黄河之中的泥沙。”



“这也使得黄河的颜色被染成了黄色。”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规律和缘由的,黄河里的沙泥自然也有它为何而存在的原因。”



“如今黄河里的沙泥没了,不就意味着黄河之中的泥沙大大减少了。”



“而黄河是一条大河,整条黄河并非仅仅是一条河,而是一个完整的水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河流域。”



“整个黄河的水都变清澈了,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遇到了旱灾,降水量下降了,才可能在大幅度地降低水土流失,使得黄河之中的含沙量稀薄。”



“因而造就了黄河水变清澈的可能。”



“我以为这黄河之水会变得清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今年的雨水不丰,故而沿河泥沙不下,因此黄河水面出现清澈的特殊情况。”



张海京的大脑当场死机了。



他听不太懂,但是感觉陆成安说得很有文化,很有道理。



杨瞻听了却立刻反驳道:“哪来的天方夜谭,黄河之水变得清澈就有大灾?我可从未听说过有这道理。”



“你不要以为立了些功劳,就能随便胡搅蛮缠,将一些道听途说的谬论拿出来妖言惑众。”



说完杨瞻转过头去,继续和张海京高谈阔论,谈及刚才的话题,讲述此等奇观的美丽之处。



不想与陆成安再谈。



陆成安也是服了,黄河水清,必有大灾的说法,那可是有科学依据的,奈何科学依据碰到封建迷信,一合之下居然完全不是对手。



“好言难劝想死的鬼,你们尽管在这里歌颂,到时候真出了旱灾,你们给陛下所写的那些庆贺祥瑞的奏本,那可就都是实打实的笑话!”



陆成安拂袖而去。



张海京正欲挽留,细听下来,陆成安所言是有一番道理的,但杨瞻却出手阻拦道:“此等扫兴的小子,留他做什么?”



“到时候没有出现旱灾,便是他一个人在这危言耸听了。”



张海京却深深地看了杨瞻一眼。



就这番言论,你是什么成分,我张海京已经了如指掌。



他即便和陆成安吵得再凶,闹得再大,张海京还是清楚陆成安的肚子里是有货的。



只是张海京想劝陆成安别什么事情都想做,别什么事情都想管,年轻人的锋芒露到如此地步,必然是过刚而折的结果。



并不是在劝陆成安就这样混吃等死。



“你我不管,他这小子有的是办法上达天听,等到陛下知道了,那可就晚了。”



“而且要是如他所说,黄河之水清,则逢大灾,一旦灾祸临头,我们再想办法挽回,那一定是为时已晚。”



“你看到那时候,谁最先一个倒霉?”



听到这话,杨瞻不免露出了认真之色,旋即又道:“我还是不认为祖宗传下来的话有什么问题。”



“既然祖宗说了,黄河水清则圣人出,天下平,即便没有圣人,天下没有太平,又怎么可能会与灾祸相提并论。”



“退而求次之,只是一奇观而无事发生,那也是一件值得称道一二的谈资。”



此刻,张海京面露谨慎之色,这与百姓危亡相关的事情,那可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慎重对待,“你速速派人去问问今年黄河沿岸雨情如何,我要一个准确的答复。”



杨瞻听张海京这般问,慵懒又好笑地说道:“您是真把这小子的话当真了?”



“这小子有时候说出来的话你不当真,说不定偏偏他就言出法随了。”



“本府让你查,你就去查,之后出了什么事情就全算在我的头上。”张海京斩钉截铁地说道,这话已经不容杨瞻有半点回绝的意思。



“既然这样,下官遵命。”杨瞻这下也不敢再打马虎眼了,立刻向张海京行礼道。



张海京点了点头,眺望向远方的目光微微一眯。



要是这次黄河水清如陆成安所说的一样,不光没有所谓的圣人出世,还引来了灾祸。



那他张海京从今个儿开始...就再也不去说教陆成安,哪怕陆成安跟他顶一万次嘴,他张海京都给他忍了!



怕就怕陆成安给他虚晃一枪,故意来吓一吓他老张。



.....



.....



.....



第480章 黄河水清,必有大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