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4章 常风,升任北镇抚使!(五千字章)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章 常风,升任北镇抚使!(五千字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弘治三年五月十九。弘治帝发明旨:代王朱俊杖在服父丧期间荒淫无道,废为庶人。



接下来的五天,所有在润德粮行入股的宗室、勋贵、外戚,皆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惩处。



当然,惩处的理由都不是参与销赃。



唯有寿宁侯张栾未受惩处,安然无恙。弘治帝对老丈人还是偏心。



源起于弘治二年秋囤粮圣旨的仓场案拉上了大幕。



为维持大局的稳定,弘治帝没有掀起大明的第二场“郭桓案”,而是低调处置。



年轻的皇帝汲取了教训:不折腾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需知,官员的公案上,是“案上一点墨,民间千滴血!”



皇帝的龙案上,则是“案上一点墨,民间血漂杵!”



仓场案是常风一手经办的。他认为既然是低调结案,皇上就不会大张旗鼓的奖赏他。



这日,常风正在值房中喝茶。



徐胖子道:“我爹这回应该长记性了。前日皇上下旨,训斥他请安折格式写得不对,罚了他三年俸禄。”



“其实我爹心里清楚,受惩是因为他跟润德粮行搅合到了一起。皇上在敲打他。”



常风微微点头:“嗯。你以后也劝着你爹点儿,不该拿的银子别拿。”



钱宁有些失落:“本来指望着皇上下旨,掀起大案。咱们袍泽抖足威风呢。”



钱宁是个好大喜功之人,整日盼着官场掀起大案,他好执刀杀个血流成河。



就在此时,一名力士通传:“常爷,司礼监掌印萧公公前来传旨!请您去校场接旨!”



常风有些奇怪:“往常传旨都是在北镇抚使或指挥使的值房啊。”



力士道:“常爷,萧公公让所有在京的袍泽,都去校场听旨呢!”



常风来到了校场。



萧敬并未急着宣旨。而是在校场点兵台的桌子上喝着茶,静待锦衣卫在京的全部袍泽聚齐。



半个时辰之后,锦衣卫校场人山人海。在京的近七千袍泽全部到齐。



以常风为首的八大千户站在指挥使朱骥、南镇抚使王妙心两侧,燕别翅排开。



一阵风吹过,飞鱼锦绣烈烈飞扬,好不庄重威严。



朱骥拱手:“禀萧公公。除北镇抚使孙栾重病告假,在京的锦衣卫指挥使、南镇抚使、八千户、八十百户、一百六十总旗、八十小旗、三千校尉、三千力士全部聚齐。”



萧敬展开了圣旨,宣旨道:“有上谕。锦衣卫北镇抚使孙栾多病,不能尽职。准其致仕,原俸荣养。”



“查检千户常风,精明强干、忠勇可嘉。特擢升为北镇抚使。钦此!”



常风早就预料到自己有荣升北镇抚使的一天。



但是,他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当旨意宣完,他一时竟愣在了原地。



这四年来的一幕幕在他脑中闪过:前朝奸党恶宦横行,栽赃太子。他偶然卷入政潮。自此开始保储君,护社稷,又机缘巧合救下储妃。



太子登基为帝。他辅佐皇上除庸相、灭倭寇、护黎民、斗言官、破胡虏、杀巨蠹。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所做的一切,无论手段是否血腥,都是为了黎民众生!



即便没有恩赏又如何。



如今,皇上终于将北镇抚使的高位给了他。



他的眼眶中突然涌出了热泪。不是演戏,是发自肺腑。



常风叩首高呼:“臣,常风,谢主隆恩!”



萧敬走到了常风面前,将圣旨双手递给了他:“旨意传完了。常镇抚使,恭喜了。老内相要是在天有灵,不知高兴成什么样呢!”



常风手捧圣旨站了起来。



王妙心等人纷纷恭贺他高升。



朱骥这人,总爱在别人高兴的时候泼冷水。



朱骥道:“常风,你记住,官职越高,责任也就越大。别打量着升了北镇抚使,就能安于现状或飞扬跋扈”



萧敬看不下去了。他半开玩笑的说:“朱指挥使,伱知道你为何不招人喜欢嘛?”



朱骥拱手:“还请萧公公赐教。”



萧敬道:“你这人,总是爱在别人欢欢喜喜的时候扫别人的兴!我都懒得说你!”



说完这话,萧敬离开了校场。



南镇抚使王妙心高喊一声:“恭贺常爷荣升北镇抚使!”



七千袍泽齐声大喊:“恭贺常爷荣升北镇抚使!”



那声音震天撼地!



要说如今锦衣卫中威望最高者,不是朱骥,而是常风!



常风不但精明强干,带领袍泽们为朝廷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功。且他对待下属宽仁为本,又赏罚分明。



为官的最高境界,无非是做到“上司喜欢,下属支持”八个字。



大明朝的大老板弘治帝对常风万分重用。卫里的袍泽弟兄们全都支持他。



常风走上了仕途上的一个小巅峰。



常风高喊道:“尽本职!保社稷!护黎民!”



七千袍泽齐声跟着呐喊:“尽本职!保社稷!护黎民!”



朱骥看着常风一呼百应的样子,感觉自己这个指挥使当的真是没什么意思。



有了升官的圣旨,常风还要去中军都督府备档,去吏部领官凭。



因为锦衣卫虽是皇帝的私军家奴,但名义上还是亲军二十六卫之一,隶属于五军都督府。



吏部虽不管武官,但武官的官凭还是吏部制发。



吏部大堂。



常风毕恭毕敬的站在王恕面前。



王恕道:“坐吧。我让下面的主事给你开了官凭,你履职的手续就算办完了。”



常风谦卑的说:“在名臣面前,没有卑职坐的份儿。卑职还是站着等吧。”



天下无人不爱被人戴高帽。王恕是能臣、忠臣,但不是圣人。故他也不能免俗。



常风的谦卑态度和“名臣”的高帽让他很受用。



王恕笑道:“什么名臣不名臣的,那些都是虚名,就好像浮云一样.”



随后王恕高喊一声:“把主事张彩叫过来。”



不多时,三十六岁的六品主事张彩来到了大堂。



常风瞥了一眼张彩,这一瞥不要紧,差点把常风惊掉下巴。



这人长得也忒好看了!简直就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一表人才、神采奕奕、英俊潇洒!



且他的相貌,又不是潘安之流那种小白脸的俊美,而是自带一股正气。



大明靳东了属于是。



常风平时接触的官员不计其数。



但张彩的长相,恐怕当朝任何一名官员都不能及!



他的长相正如其名:彩!



王恕看到常风一脸惊讶的表情,笑道:“所有来户部办事的官员,见到张彩都是你这样的表情。”



王恕引荐道:“张彩,这位是新任锦衣卫北镇抚使,常风。”



“常风,这位是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张彩。”



张彩朗声道:“久仰常镇抚使大明,如雷贯耳!”



张彩不仅长得好,声音也浑厚有力。



常风道:“原来是张主事,有礼了。”



王恕道:“张彩,你领着常镇抚使去你值房开官凭吧。”



常风跟着张彩,来到了他的主事值房。



张彩突然发现,开武官官凭所用的虎豹凭笺用光了。



他连忙吩咐一个书吏去工部取虎豹凭笺。



张彩亲手给常风沏了茶:“常镇抚使,喝口茶稍等片刻。”



常风喝了口茶,二人攀谈起来。



常风问:“张主事是何年入的吏部?”



张彩答:“我是今年春的二甲赐进士出身。被吏部选中当了三个月观政,上个月刚擢为主事,进了文选司。”



吏部文选清吏司,整个大明六部权力最重的一个司。相当于央级组织部,就说牛不牛吧!



第154章 常风,升任北镇抚使!(五千字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