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4章 来京城凑要饭的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4章 来京城凑要饭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城北,程府。



会试主考程敏政坐在书房之中喝着茶,等待着唐寅的到来。



程敏政时年五十三岁,世代书香,是典型的文官世家。从曾祖那辈儿起,程家人靠着科举代代都当官儿。



他的父亲程信,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程敏政从小就是北直隶有名的神童。他十七岁时,程家后花园池塘开了并蒂莲,他高中北直隶乡试第一名解元。



年仅二十岁时,他会试中会元,殿试高中榜眼,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差一点就创造连中三元的神话。



时任内阁首辅李贤一看:嘿,这小伙子行,前途无量。



于是李首辅榜下捉婿,把女儿嫁给了他。



除了当兵部尚书的爹,程敏政又多了个当内阁首辅的岳父。



应该说,老程有个王炸开局。



爹是尚书,有一张硕大的官场关系网。自己也争气,弱冠之年就成了榜眼。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看日尽长安花。还娶了内阁首辅家的女儿。



前途无量,真的前途无量。



不过老程这人,读书科举能力行,当官做事能力一般,中规中矩。靠着入仕早、关系硬,苦巴巴的熬资格,当上了礼部右侍郎。



按照官场的晋升规矩。他再熬个两三年,五十五岁左右就能晋升礼部尚书。



而礼部尚书,又是天字第一号的阁储。不出意外,六十岁之前就能入阁,位极人臣。



这回皇恩浩荡、至交李东阳也给力。李东阳举荐,皇上钦定,让他当了会试主考。



会试主考是个临时委派的差事,不算常设官。但大明的正三品以上文官,人人挤破头抢着当主考。



会试主考会成为整整一科一、二、三甲进士的座师。政治实力能暴增一波。



一科进士好几百人呢,今后一准能出息几个。就算日后有人当上了首辅,见到他也要毕恭毕敬的称一声:“座师”。



程敏政志得意满。准备在会试开始前,收几个已经名满天下的约定门生。



像唐寅这种有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名号的人,如果能成为他的约定门生,一来他脸上有面子。



瞧,能当大才子的老师,说明我本身的才学也冠绝天下。



二来,约定门生比普通门生关系更近一层。



唐寅这种前途无量的青年才俊,若为我所用。我的人脉圈子实力又要增加几分。



且说唐寅领着徐经来到了程府门前。



徐经是大财主家的儿子,但绝不是傻儿子。人家有举人功名。



大明各省乡试,就算你想花钱行贿考官买举人功名,自身也得过硬。首先,字迹要好。其次,要通八股,懂如何遣词造句。



不然就算把试题泄给你,你都不知道怎么写应试文章。



找人捉刀,提前写出文章你也背不下来。



写出来字不好,受贿的考官也没法圈你的卷子。



徐经听说本次会试主考程大人邀请唐寅入府一叙。他脑瓜子一转:我跟着去一趟,跟程大人搞好关系,此次会试不是多了几成胜算?



于是徐经请求唐寅同来。



唐寅没有拒绝。这趟赶考之旅,人家徐经在他身上花了没八百也有五百两银子。



一路上无微不至的照顾,殷勤体贴至极。



这点面子还是要给徐经的。



二人站在了程府大门前。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宰相门前七品官。



门房老头程旺拦住了二人。



唐寅拿出了拜门的名帖:“应天举人唐寅,前来拜见程大人。”



程旺接过名帖:“啊,是唐举人啊。我们老爷等你多时了。”



转头他朝着一个年轻仆人喊:“瑞哥儿,领唐公子去老爷书房。”



徐经跟着唐寅想要进府,程旺一把拦了下来:“你是何人?”



徐经答:“江阴举人徐经,前来拜见程大人。”



程旺老脸一耷拉,就跟徐经欠他二两银子没还似的:“当朝礼部侍郎的府邸,是什么阿猫阿狗也能进的?”



“去去去!”



唐寅解释:“老人家,这位徐举人是与我一同来的。是我的至交好友。”



程旺对唐寅的态度,与对徐经不同。他儿子程忠是程敏政的贴身仆人,消息灵通。



程旺知道唐寅是老爷看重的大才子。



程旺口气缓和,对唐寅说:“唐举人。我们老爷只说见您,没说见你这好友。”



“我们可不敢随便往府里领人。”



徐经眼疾手快,将一张银票塞进了程旺的袖中。



不过事出突然,他的银票是反叠着的,程旺看不到数目。



程旺认为,撑死就是十两、八两的面额。



不过拿人家手短,他收起了刚才那副娇傲不驯的表情:“啊,唐举人久在乡下,可能不知京官府邸规矩多。”



“老爷没说见你,我不能放你进府。”



“不过你既是随唐举人来的。我也不能让你枯站在门口干等。”



“这样吧,你到门房坐会儿,喝杯清茶,等一等唐举人。”



人家徐经好歹是江阴豪族。江阴又是江南富庶繁华之地。程旺却说他“久在乡下”。



没办法,在这帮老京城眼里,出了四九城,全是乡下。外地人进京,都是臭外地乡下人,来京城凑要饭来了。



要不是徐经给了程旺一张银票,他连门房都不让徐经进。



唐寅大步进了府。徐经则进了门房。



程旺给了徐经一张小马扎:“徐举人凑合坐会儿吧!平日里那些四品五品的地方官来拜见老爷,连马扎都混不上。”



徐经很懂人情世故:“啊,多谢老人家。”



程旺又道:“要是六品、七品官,连门房我都不让进的。得站在大门口杵着干等。”



“得了,我给你泡壶茶去。虽是高碎,可京城水好,冲的高碎,比乡下几两银子一斤的茶还要好喝些呢!”



徐经又是一番千恩万谢。



程旺出了门房,来到茶房。他对茶坊老头说:“来了个乡下凑要饭的!冲壶高碎。”



茶坊老头转身泡茶。



程旺趁机从袖中掏出徐经给他的银票,看看有没有十两。



打开一看不要紧,程旺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只见银票上大书“凭票取库市平银贰百两正。”



程旺目瞪口呆。那个乡下凑要饭的出手也太阔绰了!一出手就是二百两?



要知道,外地那些知府、知县来府上拜见程敏政,最多赏程旺十两八两银子而已。



程旺收起银票,连忙拍了下茶坊老头的背:“沏最好的雨前茶,那是贵客!江南富贵乡来的,喝不惯高碎。”



程旺拎着茶壶,返回了门房。态度为之一变:“啊,徐举人,这是上等雨前茶。请用,请用。”



徐经喝了口,说:“果然是好茶。老人家费心了。”



徐经心中暗笑:爹说的真对,天下就没有花钱的不是。



一准是这老头出去看了我给他的银票,知道了数目。不然怎么态度一变?



程旺开始跟徐经攀谈起来:“别看我只是个侍郎府的看门人。跟你说,我儿子可出息呢!”



第214章 来京城凑要饭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