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52 先进经验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52 先进经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握着手中调羹,张瑾摇头晃脑道,“徐伯伯说,亮亮哥哥这样的女婿,打着灯笼也难找。爷爷,女婿是什么?”



“女婿啊……”



一时间竟然让邵卫东有点脑子宕机,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了。



张然瑜倒是安安静静地吃着东西,看到一个身影,他顿时抬手摇了摇,喊道:“妈妈,吃豆腐花吗?”



“是豆腐脑!”



“豆腐脑就是豆腐花呀……”



“那有头脑等于有头花吗?”



“……”



“……”



张然瑜和邵卫东同时沉默了。



走过来的赵飞燕给女儿脑袋上轻轻来了一下,“又皮,有没有惹爷爷不高兴?”



“有我和弟弟陪着,爷爷天天都高兴。”



“嘿……你这小马屁拍的。”



赵飞燕每次都对女儿的“理直气壮”无可奈何。



张然瑜缩下凳子,然后到窗口吊着边沿一个引体向上:“毛爷爷,我妈妈来了,也要一碗豆腐花~~”



“来哉来哉!”



毛建民一瘸一拐撇了一碗,放好调料隔着窗口喊道,“老板娘,当心烫。”



“谢谢阿叔。”



“不要客气的,我先忙,老板娘慢慢吃。”



跟儿子女儿坐在一起,赵飞燕问邵卫东:“邵老师,韩老师怎么没来?”



“太忙,今天要批三个班的作业,等一下我带点吃的回去就好了。”邵卫东一碗豆腐脑也吃得差不多,然后问道,“张南呢?”



“跟黔中农科院的人聊天呢,就在外面。”



大食堂外面路上,参观完“沙食集团”规划室中的模型,黔中省农科院的人现在心情也有点复杂。



他们前天就直飞松江,然后下地就坐车来了沙城,陪同他们的,目前是姑苏市政府和姑苏大学的人,在中草药人工种植和天然资源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及剂型开发项目上,农科院要发挥作用,配合其它部门开展工作。



咋说呢,有点累死累活给人做嫁衣的感觉。



毕竟这一块再怎么有成绩,关他们农科院屁事?



心情自然也就复杂了。



不过,要说不心动,那又是扯淡,姑苏大学不图利,只要虚名,最多就是科研成果转化上共享,剩下的产业落成,姑苏大学并不计较。



讲白了,姑苏大学现在就是要虚名,当然不是那种没卵用的虚名,而是真真切切能转化成肌肉的名声。



如此烧钱烧个三年五载,就算不是“九八五”,那起码学校里出去的也不至于“酒吧舞”。



而且张浩南也跟两江省的各个地方高校透了个底,想要摩托变单车,窗口期就这几年,再过几年中央肯定会严加管教,不可能让你地方如此放飞自我。



再有就是秃头老汉从东北“坑蒙拐骗”各种名校,那也不是乱来的,实打实的资源交换,甚至连编制问题都解决了,再加上“校企结合”的成果转化,其中知识产权的收益,不是说沙城白捡,高校本部是要提走的,不会留给沙城校区。



沙城校区的运营,财政上就是要看两江省、姑苏市、沙城市这三级的拨款。



当然科研经费是不用愁的,仅“校企结合”就足够了,不要脸一点,弄个壳子做资本运营也没什么问题。



毕竟黑水工大这块金字招牌往那儿一放,对长三角的人而言,这就是钱,不用去怀疑什么。



“张总,药企要过审……在黔中是有难度的。”



“不用担心这个,是两江省的直属药业,在‘西部大开发’这个框架中的,就算你们当地有人不讲规矩也没啥关系。两江省和松江市跟中央建议过,一个项目配一个项目巡查组。巡查组的作用,既是监督项目工作组,也是监督当地。你们到时候看谁挂帅就知道了。”



以前“钦差大臣”没用是因为钱不多,现在根本不是一回事,“八十万禁军”会提前调动一下,张浩南虽然没打听,但武泰安却是跟他汇报过的,就今年的事情。



而且除开两江省,两浙省也有项目,只不过是偏工程,跟铁道部更紧密一些,似乎是要论证一些什么东西,具体张浩南也不知道,但大概不会偏出路桥、隧道等等范畴。



西南三省包括岭西省,难处都是在修桥铺路上,如果人口稀少倒也不是不能先放一放,但实际上都是人口大省,发展是不可能拖延的,大家都是刻不容缓的状态。



宇宙行多出来的一万亿,其中能有多少漫灌到西南三省和岭西省,就要看项目的含金量。



但反过来又要说,项目含金量高了,以当地的风气,设备进来都要拆成废铁去卖,不是什么胆大包天不胆大包天的事情,而是如果这三省要是沿海的话,就不存在什么“特大走私案”,而是“千帆过境,万舸争流”……



所以在这些项目上的建议,张浩南从来不提利润,这是废话,没意义的。



不管是什么产品,只要附加值做出来,就不愁有钱赚,重点是能不能蜜露往下滴,老百姓能不能尝点甜头。



尝不到,那不等于是熊瞎子抬头看蜂窝。



张浩南给上头的建议,都是先自己武装成刺猬,谁来伸手打谁,敢闹就敢抓,谁煽动谁从重从严,异地调动“八十万禁军”,必要时候,连警察局也能换一换。



而且张浩南的建议是项目扔给央企做,因为央企的民兵更多一些,跟当地企业做项目置换,也就是让西南三省的建筑公司出来,然后央企的施工队进去。



什么都换,什么都监督,包括银行流水,也要看走哪家银行,必要时候,让宇宙行承担更大一点的业务。



这些都做到了,那最后无非是盘外招的碰撞。



到盘外招的地步,反而是最轻松的,因为张浩南有“龙盾安保”可以借给央企用一用。



甚至还能从西南三省招募本地退伍人员,这就更有物理意义上的说服力。



跟黔中省农科院的人稍微讲了一些安心的话,也算是吃了定心丸。



虽说还有些不不甘心,但也问题不大。



“你们虽然是农科院,又不是不能入股,到时候招股的时候,只管去就是了,难道黔中省里面还有人能拦着你们赚钱?”



“张总,这样操作……合法吗?”



“成立一家成果转化公司,有什么合法不合法的?两江省家禽所都有自己的公司,怎么你们一点想法都没有?学一下先进经验嘛,有什么不对的?”



“……”



(本章完)



652 先进经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