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6章魏高祖?   季汉大司马[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6章魏高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认知差异下,刘备与曹操的撤军有天壤之别。在霍峻的主持下,刘备将会隔离帐下所有军士,避免将疟疾带到武汉。而曹操撤军与往日并无区别,或许疟疾会被曹操带回邺城。



北伐或许告一段落,但与疟疾的战争才刚开始!



少顷,伴随着议题结束,众人纷纷告退。



曹操从案几上,拿起毛笔,将在空白的巾帛上书写诏令。然曹操即将下笔,却见孙权走到帐口,又折返回来。



“仲谋莫非有要事禀告?”曹操问道。



孙权凑到曹操身前,面露犹豫,似乎有话难说。



迟疑半响后,孙权说道:“启禀大王,臣斗胆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操抬头看去,见孙权这般吞吞吐吐,皱眉说道:“卿但说无妨?”



“诺!”



孙权整理思绪,说道:“启禀大王,恕臣斗胆。天下咸知汉祚已尽,群雄割据,异代方起,得赖大王平之。天下自古以来,能除民害者,为百姓所依附者,即可言得民心。殿下征戎三十余年,功德显于寰宇,为天下之所望。”



“今臣以为大王何不如顺天应人,开国建制,诏封天下,褒奖诸将,收取人心,以正汉室既亡,魏室大兴之实。”



“嗯?”



曹操目光凌厉打量着孙权,说道:“天子既在,仲谋何出此无君之言?”



闻言,孙权对曹操既当婊子,又立牌坊的操作,心中多有不屑。让自己毒杀皇后、皇子时,怎么就没想到许昌天子?



今下刘备无功而返,不趁势登基建国,岂不可惜?



孙权低着脑袋,说道:“启禀大王,汉室自安帝之后,已失体统,外戚、奸宦霍乱朝政,所辖之地尽限司隶。汉室之运,得是终结。”



“大王奉时运而起兵,讨黄巾,征董卓,擒吕布,覆袁术,灭袁绍。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箪食壶浆,喜迎大王之军。”



“今大王上承天运,拯救国难,扫荡诸寇,广得民心。权愚以为大王当顺天命,应臣心,以虞、夏为鉴,效三代之政!”



“承天意,应人心?”



曹操幽叹一句,说道:“仲谋劝孤进位,则是欲让孤违背往昔之言也!”



曹操口中的往昔之言,是指曹操之前所颁布的《述志令》。曹操在《述志令》中,强调自己的政治抱负与平生志向,表达了自己无取代汉室之意。



今下如果曹操称帝,不就自己打自己脸,且将多受无聊士人讥讽,也会成为南汉君臣抨击的把柄。



孙权神色恭敬,说道:“臣以为大王当从孔子大仁之语,管仲不为公子纠而亡,却为公子小白效力,难言小仁之德。然管仲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是为大仁之德。今大王岂能计小仁而舍大仁?”



“自黄巾之乱以来,华夏震荡,黎民多灾,胡虏南掠。无大王起兵,不知天下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即论仁德,高皇帝违诸侯盟誓之语,然大王以为高皇帝可为仁乎?”



“高祖可言仁!”



曹操犹豫良久,说道:“高祖得天命,开辟汉室,孤不敢比之。今仲谋所言,容孤深思一二。”



得闻‘天命’之词,孙权不由露出深思之色,曹操口中的天命是为何意?



谶语?



祥瑞?



战功?



如果是前两者,孙权可以分分钟变出来。若是战功的话,他可真没办法帮曹操搞到。



思索归思索,孙权也听出曹操让他退下的意思。



“臣斗胆妄言,请大王恕罪!”孙权道。



“善!”



望着孙权离去的背影,曹操微叹了口气。



他都走到当下这一步了,不可能没有称帝的念头,然他心中总有怪异之感。自己当初嘲笑荀彧拧巴,但没想到自己在称帝上也犯了难。



孙权离开营帐以后,对曹操口中的天命,心中多有深思。揣测间,孙权则是来到刘晔的营帐里。



被刘晔引进营帐,孙权开口问道:“子扬,大王若欲建功,除水贼外,不知可伐何处?”



或被孙权突如其来的询问,刘晔有些猝不及防!



沉吟良久,刘晔捋须说道:“公孙盘踞多年辽东,或可讨之!”



(本章完)



第406章魏高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