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提督京营戎政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提督京营戎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臣张维贤拜见陛下。”



东暖阁响起的声音,让思绪万千的朱由校回归现实。



从他睡醒进行完锻炼,就命王安传召张维贤进宫。



打量着眼前的老者,这位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的大明勋贵,论眼界和城府绝对属于顶流。



别看史料中对张维贤着墨不多,不过在泰昌、天启、崇祯三朝皇权更迭时,皆有此人的身影,且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可以说,张维贤是在京的大明勋贵中实力很强的存在!



“大规矩就免了。”



朱由校收敛心神,开口道:“给英国公赐座斟茶。”



“老臣叩谢天恩。”



张维贤忙作揖再拜道。



对新君的此次传召进宫,张维贤是有疑惑的,特别是受哕鸾宫走水,而出现的午门廷杖之事,开始在外朝掀起风波,这使得张维贤赶来乾清宫时,心底是有着警惕的。



张维贤猜不透新君召他进宫所谓何事。



‘到底是老牌勋贵啊,定力真够稳的。’



看着张维贤坐在锦凳上,没有流露出丝毫表情,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朱由校心里暗暗感慨,‘大明勋贵这一群体中,还是有一批勋贵是能倚重的,不过此事要徐徐图之,能者重用,平者靠边,庸者夺爵,特别是那批二五仔,必须要悉数干掉!’



在御前服侍的王安,余光观察着新君,不时瞥向沉默的张维贤,他不清楚新君为何传召张维贤。



“英国公,你对于辽事是如何看的?”



在王安思索之际,朱由校撩了撩袍袖,眼神平静的看向张维贤,“朕昨夜御览几封奏疏,别的还好,唯独对这个辽事有些疑虑,所以召英国公进宫奏对。”



辽事?



奏对?



张维贤心里一紧,警惕立时生出。



作为大明勋贵之一,张维贤对辽事是了解的,不过受身份的影响,却从没有发表过任何言论。



从土木堡之变发生后,大明勋贵群体就渐渐退出权力中枢,此前把持着的军权,也渐渐从五军都督府过渡到兵部手里,换言之,大明现有的文贵武贱之风,文官具有对军权的指导意见,就是从这一时期逐步形成的。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制定的那套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统治体制,被败家子叫门皇帝撬了根基,自此大明后继之君,为了能制衡住文官群体,开始逐步重用内廷太监班底,这也让明初定下的基调被逐步破坏。



“英国公是有何顾虑吗?”



见张维贤不言,朱由校继续道:“那要是这样的话,朕打算让英国公提督京营戎政,卿家岂不更加顾虑了?”



第11章 提督京营戎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