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人满为患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人满为患[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夏日炎炎。



蝉鸣声声不绝。



殓尸房内弥漫着刺鼻的、令人作呕的的腐臭。



冬天的尸骸硬邦邦,夏天的尸骸流黄汤,街上行人经过殓尸房,都会掩着口鼻加快脚步。



“神为心所主,养神必先养心……”



李平安席地盘膝而坐,对着左右躺着的听众,朗声诵读道经。



书册名为《清微真人养神论》,乃是百年前道门先贤,对入门典籍《养神经》的注释论述。



前半卷注释通俗易懂,就像老师在照本宣科。



后半卷论述引经据典,发散思维,以养神证养心,再证体为神之本。



读过一遍,心中燥热稍缓。



“夏天也忒难熬!”



李平安忍不住吐槽,冬天冷了可以加衣,夏天脱光了仍然热的厉害。



更何况,尸骸在夏天容易发臭。



有些死于疾病、中毒的尸骸,有毒物质可能会随腐烂释放出来,殓官就有可能中毒或染病。



所以殓官少有人命长,年老体衰抵抗力下降了,很容易染病而死。



这是科学角度解释,按照阴门行当来说,就是做殓官撞邪、折寿、损阴德之类。



夏天也不是没好处,譬如尸骸少。



流民乞丐愿意出力气,可以去做短工种地,即使发懒也能吃树叶草根活着。



“对咱来说是亏麻了啊!还是冬天好……”



李平安默默计算,自从入了夏天,埋尸数目赶不上寿元消耗了。



业务收入也是骤降,摸尸、缝尸、出售丧葬用品等等,一切都是基于尸骸数量。



近日练功的银子,已经开始花三代人攒下的老本。



正思索间,房门响了。



李平安连忙开门,见到六爷领着个老头。



六爷对尸体发臭的味道早已熟悉,老头用力捂着鼻子,眉头紧皱,只觉得比村里茅房还要臭。



“六爷,您这是?”



“小安子,以后我就不收尸了。”



六爷神色有些黯然,祖上传下来的铁饭碗自他断了,以后想要端回来就难喽。



李平安这才注意到,六爷今儿穿的不是红黑搭配的麻衣。



头上戴着黑绒布的帽子,上好的靛青缎子长衫,纽扣是一粒粒珍珠,皮靴面上绣着精美花纹,与长衫上的图案相映成趣,显然是成套定做的衣衫。



“嚯!大夏天您不热吗?”



六爷擦了擦满头大汗:“当然热,只是青山就让这么穿,说是显得富贵,不给他丢人。”



李平安由衷赞叹:“青山哥真是发达了!”



坊间早有传言,王青山与某粮商联手,从南边运粮食到京城。



一边有本钱有销路,一边有船有武力,很快就赚了不少银子,又从赵龙头那买了几条船。



“我也不懂,由着他瞎混。”



六爷脸上露出自豪,介绍跟着的半大老头。



“这是同族的王二柱,天生的腿瘸,没法跟着青山跑船,往后就顶替我做收尸人。”



王青山赚了大钱之后,没有忘记反哺村里宗族。



王家村的大部分青壮,都跟着跑船收粮运粮,出门长了见识,赚的又比种地多。



如今六爷回村,不再是人嫌狗厌的收尸人,而是众人追捧的六老爷。



李平安问道:“规矩您都教了吧?”



收尸人不懂规矩犯了忌讳,将尸骸扔到殓尸房走了,当真炸了尸、出了魂,李平安也得倒霉。



六爷说道:“连带一应家伙事儿,都给了二柱,定不会出现疏漏。”



“俺一定做好。”



王二柱连连点头,背井离乡初入城,说话还带着浓重的口音。



李平安笑道:“以后我就叫你柱子叔,收一具尸体给七文钱。”



“谢谢,谢谢。”



柱子叔听到多了两文钱,也不觉得尸臭难闻了,只想着赶紧满京城溜达着背尸。



第18章人满为患[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