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八章 好儿子   仙侠版水浒[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八章 好儿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桓君臣不明白赵佶葫芦里卖什么药?



最后还是吴敏猜到了赵佶的心思,上奏说:“道君欲教臣去一趟,无他,欲知朝廷之事耳。臣愿前往奉迎,如蒙道君赐对,臣具条陈述陛下心意,以释两宫之疑,决无他虑。”



赵桓准奏。



吴敏转天南下前往南京面见赵佶。



见面后,赵佶向吴敏详细了解了赵宋朝廷的情况,并向吴敏解释了他在镇江的所作所为的出发点。



赵佶甚至试探吴敏,说他就留在南京不回东京汴梁城了好不好?



吴敏力劝赵佶不要留在南京,说赵桓日夜思慕赵佶,希望赵佶早回銮舆,欲赡养之。



吴敏又表示,赵佶若不回东京汴梁城,本就势如累卵的赵宋王朝,很可能会分崩离析,进而灭亡。



为了赵宋王朝不因为他们父子相互猜忌而分崩离析,赵佶最后还是决定回东京汴梁城养老。



赵佶告诉吴敏回朝准备,他随后就带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回去。



很快,吴敏就回到东京汴梁城,将赵佶愿意回来养老的事,跟赵桓君臣说了。



当日,赵宋王朝的一众宰执在延和殿开会,商讨迎奉赵佶的仪式。



吴敏与耿南仲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耿南仲建议,应将赵佶左右内侍全都除去,出榜宫门,敢留者斩。同时,先遣人搜索赵佶的车架,然后派大军护卫车驾进见赵桓。



很显然,耿南仲想将赵佶囚禁起来,以防赵佶夺赵桓的权。



吴敏反对,他认为,赵桓应该以孝待赵佶,而不是如此示之以疑,他还说,耿南仲当以尧舜之道辅佐赵桓,而不是以阴谋之道挑拨赵佶与赵桓父子之间的关系,他甚至很不客气地说耿南仲为人暗而多疑,不该作为宰执。



耿南仲大怒,拂袖而去。



几日后,赵佶一行如期回到了汴梁城外。



赵桓亲率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出城奉迎赵佶还朝。



为了避免误会,赵佶特意脱下了龙袍,戴上玉并桃冠,着销金红道袍,向世人表明了,他不再是一个皇帝,而是一个出了家的道士,赵宋王朝的皇帝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宋钦宗赵桓。



而赵桓对赵佶毕恭毕敬,俨然一个孝子的模样。



这父慈子孝的一幕,感动了很多人,赵佶更是心情舒畅,不再怀疑赵桓。



在赵桓的陪伴下,赵佶回到了龙德宫。



接下来,在赵佶和赵桓的命令下,赵宋王朝的所有皇室和宗室全都陆陆续续地回到了东京汴梁城。



龙德宫是赵佶从小长大的地方,这里也是赵佶为他自己准备的养老的地方。



赵佶满以为,他退休以后,能幸福地在龙德宫中颐养天年。



可让赵佶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到最后一批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回到东京汴梁城后,赵桓突然将赵佶身边的内侍全部贬黜,甚至诛杀,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与此同时,赵桓又将他的亲信宦官派去主管龙德宫。



赵桓对外人说,这是为了更好的照顾赵佶。



可明眼人全都看出来了,赵桓这是为了牢牢地控制住赵佶。



很明显,赵桓到底还是采纳了耿南仲的建议,准备像李世民软禁李渊、李亨软禁李隆基那样,将赵佶一直软禁到死。



对此,赵佶很伤心,也极为后悔将皇位传给赵桓这个好儿子。



可已经彻底将皇位传给赵桓又自投罗网回到东京汴梁城了的赵佶,除了认命以外,又能怎么样?



为了让他自己过得稍微好一点、稍微有尊严一点,赵佶只能放下架子,经常赏赐给看守他的人一些财物。



赵桓得知此事了之后,令人查封了赵佶的所有财物,还将接受过赵佶赏赐的人全都重重治罪。



可以说,赵佶彻底被心狠手辣的赵桓给软禁起来,插翅难飞,甚至与外界隔绝了联系。



赵佶也曾想过自救,他听说江鸿飞一直都没有接受赵桓的求和,派人去对赵桓说,江鸿飞肯定会南下伐宋,东京汴梁城并不安全,劝赵桓要么迁都金陵,要么迁都长安,不然赵桓留在东京汴梁城治国,他去金陵或长安帮赵桓治兵,父子齐心协力,保住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



可赵桓费尽了心机才将赵佶给诓骗回来,怎么可能让这个心腹大患再离开他的视线?



不久之后,赵佶过了他的第四十二个生日。



赵桓为了向世人展示他的孝道,特意率领文武百官来给赵佶拜寿。



赵佶希望借此机会化解他们父子之间的猜忌,缓解他们父子之间冰冷的关系。



所以,赵佶让人拿来一壶御酒,从一个酒壶里倒出来了两杯酒,自己先喝了一杯,然后才拿起另外一杯敬赵桓。



见此,耿南仲立即来到赵桓身边,随即在赵桓的耳边小声说道:“小心酒中有毒。”



赵桓听言,连犹豫都没犹豫,放下酒杯就走。



见赵桓竟然如此对待自己这个将皇位禅让给他的亲生父亲,赵佶哭着回到了龙德宫中。



有人看到这一幕,窃窃私语,说赵桓不孝至极也。



赵桓听到了这样的风声后,下令置黄榜于龙德宫前,榜上说:“捕胆敢离间两宫之人,赏灵钱三千缗,白身补承信郎。”



见赵桓要追究此事,再也没有人敢为赵佶鸣不平了。



从此以后,赵佶和赵桓的关系彻底降到了冰点,甚至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



……



(本章完)



第三百四十八章 好儿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