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22 和张亿谋谈剧本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22 和张亿谋谈剧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亿谋。”



方明华从办公桌后面走出来,笑着说道:“恭喜恭喜,为国家争了光。”



“这还得感谢你,给我推荐了那么一部好。”张亿谋说的是心里话。



当年,自己独立执导自己第一部电影,是方明华主动给自己写的剧本,结果拍出来就获奖,这次拍《红高粱》也全靠他推荐。



方明华听了说道:“客气啥,这应该说是找对人了,如果给别人拍估计拍不出这个结果。”



两人说着,方明华给对方倒了一杯热茶,坐在他旁边的沙发上,又关心问道:“对了,亿谋,这部《红高粱》什么时候在内地公映?”



这部电影拍好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就直接拿到柏林参赛,到现在还没在内地公映!



方明华又这么一问。



“我听吴厂长说,正在和中影公司谈,公映估计要到下半年。”张亿谋如实回答:“也不知道观众们喜欢不喜欢看。”



“放心,绝对喜欢,到时候票房爆满!”方明华大笑道。



“希望如此,不瞒你说,这部电影整整花了80万,超出当初预算。”张亿谋叹了声:“你不知道,光种那100亩高粱地就花了4万块,还费了不少劲!”



方明华没有说话。



他没来到这时代之前,曾经在网上看过类似的帖子,《红高粱》虽然是写的鲁省高密地区的事,但张艺谋前期考察到达高密时候才发现现在这里根本不种高粱。



没有高粱地怎么拍《红高粱》!



没办法,张亿谋拿出4万块钱让当地农民帮他种100亩高粱地,说到时候收成归他们。



但是农民为了省钱舍不得施肥,结果到拍摄时候,剧组到达目的地一看傻眼了。



地里的高粱又疏又稀,又矮又发黄,一点都不茂密。



没办法,张艺谋只好求助当地的下放部门,要了几辆洒水车,县领导批了5吨化肥,准备再人工浇灌,刚施肥后就迎来了雨,高粱一天天长大。



还在后面的日子里,与当地的村民们一起,给高粱除草浇水,天天在高粱地里转。直到高粱临近成熟时,张艺谋才让一众主演也来到此地体验生活。



虽然推迟了拍摄时间,但高粱高如芦苇,拍摄时用风机一吹,在风中摇曳,非常唯美。



张亿谋现在吐槽这事,方明华也不方便再问。



两人聊了会,张艺谋说到正事:“明华,上周吴厂长拿你写的那本《秋菊打官司》找我,让我拍成电影,我一口答应。我今天来,一是和你签署购买电影改编权的合同,更重要的是聊聊改写成剧本的事。”



对于张亿谋到来的目的,方明华并不感到多意外。



他喝了口茶说道:“你拍我当然放心至于改编成剧本,你准备找谁改编?”



“还用找谁?就你!”



“那行。”方明华也没推辞。



记下改编成剧本,加紧拍完,早日和观众见面。



“亿谋,说说你的这個剧本的要求。”方明华问道。



“其实也没啥要求。”张亿谋放下茶杯,似乎琢磨着措词:



“我觉得,咱们内地导演,当然包括我自己,和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杨德昌等人相比,在拍片重点考虑是故事情节如何吸引人、画面如何好看,但缺乏对“人”的关注。”



“你像侯孝贤拍的《童年往事》,获得金马奖,杨德昌拍的《海滩的一天》,电影关注于“人”本事而是不是故事,所以主人公对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所以明华,我希望你的剧本能补助我这个短板。”



哦.



“行,我尽量。”方明华很谦虚说道。



(本章完)



422 和张亿谋谈剧本[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