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3章秋社、孔明灯中的灵感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章秋社、孔明灯中的灵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让他忽然有种灵光乍现的感觉。



这几日闭关,除却修行陵谱和纸甲术外,闲暇时间,他也不曾忘记遮龙山之事。



如今唯一困住他的难题。



便是如何将火药准确送入山中。



但此刻……



他想到了!



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孔明灯,不就是现成的热气球?



只要将孔明灯扎的够大。



让它足以带着火药飘入献王墓上空。



关键是这玩意简单,又易于携带。



就算一次不成。



还有无数次机会。



“少爷,这就是今夜的活动了。”



“等会还有一场舞狮……”



一旁的鱼叔笑呵呵的望着远处。



倒是没察觉到陈玉楼的异样。



“不错。”



“灯好啊。”



陈玉楼哈哈大笑,意有所指的道。



哪能不好。



困了他足足五六天的难题,忽然一下茅塞顿开,这种感觉,简直比大热天来一罐冰饮还要畅快无数倍。



“鱼叔,那些孔明灯谁做的?”



他这会也顾不上什么舞狮舞龙了。



只是迫不及待的问道。



“啊?”



鱼叔明显愣了下。



不知道他突然问这个做什么。



但也没有迟疑,迅速回道。



“庄户里老齐头,祖上就是做扎纸灯出身,每年的灯笼都是他家负责。”



“行,带我去见见他。”



陈玉楼点点头。



他对老齐头没有什么印象。



毕竟庄子里人太多,也不可能人人都认识。



“……好。”



听他语气颇为急切。



鱼叔以为是出了什么状况,当即也不敢耽误,领着陈玉楼一路往外城走去。



外城,陈玉楼来的次数还真不多。



尤其是最近半年。



要么在观云楼,或者常胜山修行,要么就在外地。



对于这个依附陈家内城而形成的小城,还真不甚了解。



但鱼叔不同。



他能准确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



说出他们来陈家庄之前的身份来历。



做什么的,家里有几口人,也是一清二楚。



这也是其他任何一人也无法取代他的能力。



在巷子里左拐右绕了片刻后。



鱼叔终于停下。



“少爷,就是这了。”



陈玉楼抬头看去,那是一座小院,和其他去处并无太多不同。



但一眼望去。



不大的院子里却是挂满了灯笼、灯以及竹篾编织成的物件。



几乎都没有太多落脚的地方。



“老齐头,少爷来看你了。”



鱼叔却真正如鱼入水一般,毫无阻碍的穿过满地灯笼。



走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身后。



此刻的他,正坐在竹椅上,提着一把竹刀做事。



竹子在他手里,就像是变魔术一样。



横着一刀,竖着一刀,简单几下,一棵手腕粗细的毛竹就变成细小的竹篾。



他耳朵似乎不太好使。



鱼叔拍了下他肩膀,又凑到他身边大声喊了一句,老齐头才反应过来。



等转身看见那道一身长衫,神色温和的身影时。



整个人明显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见……见过少爷。”



双手抱拳就要行礼。



还是陈玉楼眼疾手快一把托住了他。



都一大把年纪了,少说六七十岁,让他下拜,这不是折寿么?



“老齐头,现在民国了,庄子里不兴前朝那一套了。”



“少爷人宽厚,你也不用太过拘束。”



见老齐头诚惶诚恐,鱼叔忍不住笑道。



多年前就在庄子里的老人还好。



这两年才入庄的那些人,对陈玉楼简直奉若神明。



毕竟,要不是庄子收留他们,在这种乱世里早就饿死了。



尤其租种陈家的田地。



租子比外面都要低一成。



老齐头来庄里也有几年了,一家人租了六七亩水田,三个儿子整天在田地里忙碌,他年纪大了,下不了田,就把祖传的手艺给重新捡了起来。



但他这还是头一次见到少爷。



以往只远远看他骑马入城。



心里哪能不惶恐。



“老齐叔,我今天过来,也没别的事,就想问问伱能不能做出更大的孔明灯?”



陈玉楼温声问道。



“大?”



“不知道少爷要多大的,俺以前倒是也做过。”



见他问的是孔明灯,那是自己吃饭的手艺,老齐头心里这才安心了不少。



“能带个三五斤东西上天的那么大。”



陈玉楼稍稍琢磨了下。



想要打破献王墓的风水,至少也需要一次稍大规模的爆破。



到时候尽可能收集一些烈性火药。



半斤的话。



应该就差不多了。



“三无斤东西上天?”



老齐头一下愣住。



他以往在城里倒是替大户人家扎过灯。



但顶多也就竹筛大小。



带东西上天,这还真没见过。



不过他也不敢迟疑,只是稍稍沉吟了下,便弓着身道。



“少爷,俺也不敢瞒您,以前确实没扎过,但俺倒是可以试上一试。”



“好,那老齐叔你先安心做着。”



一听这话,陈玉楼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笑意。



随手从口袋摸出一块大洋,塞到他手里。



“这是定金。”



“等你做成了,还有赏赐。”



“这……这哪里成,陈少爷,您收留我们这一家子住下就已经感激不尽了,哪里还能要您的钱。”



一看手中那枚明晃晃的银洋。



老齐头吓的连连摇头。



直说不能要钱。



但陈玉楼已经转身,只远远留下一句话。



“老齐叔,给你你就拿着,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就尽量把孔明灯做得更好。”



“最好能承受十斤八斤的重量。”



“别说一块大洋,就是一条小黄鱼也值得。”



老齐头抬起头,视线中陈少爷和鱼叔的身影已经快要消失在大门处。



他腿脚不太便利。



根本追不上去。



只能捧着那块大洋,怔怔的站在门口,恍然有种做梦的感觉。



一直到三个儿子听到消息赶回。



他才如梦初醒。



“老三,你这几天累点看着田里,老大你们两个留在家里帮忙。”



“少爷交代的事,万万不能马虎了。”



另一边。



跟着陈玉楼一路离开小院的鱼叔。



虽然心里充满了疑惑。



但却始终没有问及哪怕一个字。



这就是他在陈家几十年的生存法则。



少爷要什么,他只需要竭尽全力去做到,而不是开口质疑。



“对了,鱼叔,这几天李掌柜需要的材料都送过去了吧?”



陈玉楼对他的反应极为满意。



两人很有默契的都未提及孔明灯的事。



“送去了。”



“去汉阳的伙计,带回来的秘金,还有少爷您交代的盒子,都一并送到了石君山。”



“另外,李掌柜的带了话,说是地火旺盛,十来天就能成!”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第83章秋社、孔明灯中的灵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