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6章三教合一、至道真人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6章三教合一、至道真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气势煊赫。



一看就是出自名家手下。



高门外,一左一右,矗立着两尊石狮子,刻的更是栩栩如生,口中衔珠,顾盼生姿,如同活的一般。



口中石珠,已经被人摸得光滑如镜。



石皮下露出一层淡淡的青光。



“嚯,还是北宋的东西,算是少见了。”



杨方也上前摸了一把,只觉得石珠温润如玉,入手质地细腻,性质温良。



被他轻轻一推。



石珠顿时在口中来回转动,发出一阵清灵的响动。



“咋,你小子难不成还想把它给搬下山?”



见他爱不释手的样子,老洋人打趣道。



“不是,这可是道门圣地,你小子别乱说。”



杨方吓了一跳。



哪还敢乱摸。



走到门前,抓起铜环轻轻撞了下。



不多时,一个道童将门从里打开,好奇的打量了一眼几人。



因为大雪封山。



已经许久不曾有香客上山。



而且看他们的样子,似乎也不像山中隐士,明显有些摸不着身份。



“你们找谁?”



“小真人,我们是山下香客,途径大庙,特来烧一炷香。”



陈玉楼拱了拱手,轻声笑道。



那小道童被真人两个字吓得不轻,脸庞涨得通红,连连摆手。



“叫我青栩就好。”



说话时,似乎怕他们难以理解,还不忘拿手在雪地上写了出来,随后才将大门打开,让开半步。



“既是香客,进来吧。”



“不过,庙里规矩,后院山里是师傅清修之处,还请不要贸然过去。”



小道童也就四五岁,但口齿伶俐,待人接物颇有一套。



估计在山上待的时间不短。



陈玉楼点点头,“小道长放心,我们就看看,自会遵守规矩。”



说话间。



一行几人顺次入内。



三圣庙修建于北宋年间,后毁于战火,又在明初重建。



只不过,道门历经几次兴衰,尤其是如今民国,四处战祸,也就是钟南山长白峰尚可,秦岭大半都被山匪贼寇占据。



这座宫观年久失修,早已不复往日繁景。



全靠香客接济。



而今,观内也就一个老道带着两三个小道童,除了青栩外,他还有两个师兄。



都是老道从山下捡来。



这年头人命如草芥,路边多有冻死骨。



山下农户,或是跑荒逃难的饥民,无力豢养,要么送去大户人家为奴为仆,要么就找寺庙宫观,送去出家皈依。



好歹能有条活路。



不过,三圣庙虽然破旧,却打扫的一尘不染。



院内的香炉,看上去已经许久不曾烧过香火。



几人四下看过。



只觉得凄冷寂静。



陈玉楼看的一脸复杂,这等道教圣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其他山门宫观如何,朝身后昆仑示意了下。



后者立刻会意。



取出几枚银洋,送入箱中。



听着清脆的叮咚声,青栩小道童明显有些手足无措,还是昆仑提醒了声,这才取出一把香火。



然后趁着几人烧香的功夫。



一路小跑着往后院赶去。



几人烧过香,随意四处走走看看。



殿内供奉有三尊木胎真身。



分别是太上道祖、释迦摩尼以及孔圣人。



虽然早就猜到,但头一次见到这副场面的陈玉楼几人,还是有些恍惚。



不多时。



一个发须皆白,看上去足有六七十岁的老道,从后院赶来。



恰好与从殿内出来的几人碰上。



陈玉楼稍一琢磨,便反应过来,拱了拱手,“见过老道长。”



“老道明崖,见过诸位居士。”



“原来是明崖道长,久仰大名。”



陈玉楼点点头。



下意识看了眼老道。



只觉得他鹤法长身,目光湛湛,但身上并无灵炁灵机浮动。



应该就是位清修之士。



“天气寒冷,还请诸位随老道我去后院,喝杯热茶。”



明崖原本在抄读经书,突然听到说有贵客登门,光是香火就给了好几块大洋,他哪里敢耽误。



一路赶来。



等见面,他才后知后觉,这几位一个个眸光深邃,气势过人,一看就不是凡俗之辈。



尤其是还有两位道人。



只是看他们装束,又认不出来历。



明崖更是不敢轻视,当即做了个请的手势。



沉吟了下,陈玉楼点了点头。



倒不是真要去喝杯热茶,而是想要从明崖道长这里打听些事情。



身后几人见他同意。



也都是纷纷赶上。



绕过大殿,进入后院,几人这才看到院子被中间青石小道,隔成左右两片,用篱笆围起,土地也有翻种的痕迹。



“庙中清苦。”



“春夏种些青菜。”



似乎看出几人疑惑,明崖老道笑呵呵的解释道。



丝毫不见窘迫。



说话间,已经伸手推开一扇木门,将几人请了进去。



屋子里空空荡荡。



只有一张茶几,一张书桌。



请了几人坐下后。



明崖老道也没闲着,和青栩一起从厨房抱了柴火过来,将火塘点燃,又从井底打了壶水,煮水烧茶。



陈玉楼看的更是莫名失神。



一路见到那些山中隐士,估计平日里在山上生活也是如此。



除了修行、练剑、看书之外,还要耕种,不然在山上怕是寸步难行,毕竟求长生之前,得先活着。



不多时。



铜壶中传来沸声。



青栩找了几只茶盏,一一放了些茶叶,冲泡好后,递给几人,做完这一切,才小心翼翼的站在师傅身后。



“山中粗茶,实在是怠慢了。”



老道一脸歉意。



这茶叶还是他们师徒在山中采来,自己炒制,平日里香客进山,有碗热水喝。



对此,陈玉楼自然无所谓。



端起茶盏,轻轻吹开浮沫,抿了一口。



细细品味了下。



先是涩味冲入舌尖,然后一丝甘甜缓缓回转,意外的还算不错。



见他神色不像作假,老道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陈玉楼则是从茶入手,天文地理,道书佛经,加上一路所见,侃侃而谈,听得周围几人一脸钦佩。



也就是他。



不然换做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开口。



闲聊片刻,见明崖老道目光飘向鹧鸪哨师兄弟,陈玉楼话锋一转,抢在他之前出声问道。



“不瞒明崖道长,我们此行上终南山,其实也是寻仙访道,想要拜会真人。”



“只是长白山上道观宫殿实在太多,根本无从下手,还请道长提点,不知山上真修高道,该去何处拜见?”



一听这话。



明崖心里瞬间就相信了七八成。



看他们衣着打扮,气质谈吐,不是世家子也是诗书传家,眼界远超一般人。



如今大雪封山,还能攀山登顶。



关键看他们身上,甚至都没有沾染多少尘泥。



又岂会是寻常人?



也只有这些人,不必为三餐劳碌,在尘世挣扎,才有闲暇走访名山大川,行寻仙访道之事。



思绪在脑海里一闪而过。



明崖老道捋了捋下颌上的白须,稍稍思索了下,这才开口。



“要论道门真修,第一等自然是属斗母宫张真人。”



“前些年,光绪皇帝和老佛爷到长安,时值关中大旱,是张真人章醮祈雨,解了大灾,立碑勒石,以嘉其为,并赐下玉冠紫袍,加封至道真人……”



第356章三教合一、至道真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