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2章灵气催种、垂钓江头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2章灵气催种、垂钓江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半日后。



金马河往岷江去的水域上。



一艘大船随水南下。



底下一层船舱里,陈玉楼背窗而坐,身前木桌上,几只陶盆一字排开。



绿叶幼苗,在窗户缝隙里吹来的水风中轻轻摇曳。



赫然就是一早云素道人所赠的五株茶苗。



沙坪山上,一共三株古茶树。



据说最老的一株,还是当年宁封子在山中修行时摘下,所以又被山上道人称之为真君祖树。



至于剩下两株,虽然不如真君祖树古老,但也是当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带杨玉环逃至青城山时所种,是以被叫做明皇古树。



三株古茶树,历经千年风雨。



每年清明前后,道人入山采茶,经过一十六道古法炒制才能做成青城山道茶。



而它也是历代皇家贡品。



寻常人别说喝到,就是见也难得一见。



也就是随着清廷大厦倾覆,而今民国,青城道茶的的名头也渐渐在民间传开,来往山中的行人中,除却香客外,也有不少是冲着道茶而来。



只不过。



同样是道茶。



三株祖树所采牙尖炒制而成的茶叶,才蕴藏着天地灵气,其余只能算是上品,而非绝品灵物。



也就是有行崖老真人吩咐。



不然……



外人连沙坪山都进不去。



那一处平日里都有道人看顾,就是担心会被破坏。



只有山上道人,得了应允,方才能够进出。



惟一可惜的是。



老真人昨夜过后,便闭关入定修行,几人并未见面。



只能让云素道人帮忙带好。



等下山后。



先是前往昨夜寄养马匹的客栈,简单用过早饭,又顺便买了几只陶罐,就是为了将这些茶树幼苗先行种下。



甚至为了以防万一。



连土壤都是专程从山上带下。



当然,还有一壶泉水。



此刻几株幼苗,叶色幽深,生机茁壮,估计成活下来不是问题。



就是那几枚茶种,不知是掉落的时间太久还是什么原因,色泽似乎不太够。



“凝!”



犹豫片刻。



陈玉楼轻轻吐出一个字。



一缕灵气凭空凝练,分作十三道,随着他神识,一丝丝落入茶种之中。



受灵气蕴养催动。



几乎就是一刹那的功夫。



一阵咔嚓的微弱动静,便从茶种上传来。



坚硬的外壳上,竟是肉眼可见的出现一道道细小裂纹,犹如蛛网般朝四周一点点蔓延开去。



下一刻。



一株株幼苗,从茶种深处钻出。



速度之快,仿佛时间在它身上加快了数倍不止。



如此神奇的一幕,饶是陈玉楼,眼底都忍不住泛起一抹惊叹。



这便是青木长生功的妙用。



也不怪当初第一次觉醒此功法时,他会觉得,这门仙法完全就是为灵植夫准备。



也就是迄今为止,得到的灵种太少。



加上四处倒斗,行走江湖,抽不出太多闲暇,不然,真要找一处幽静之处,开辟几块灵田,种出个洞天福地都不是不可能。



灵气还在不断滋润。



一株株的幼苗,也纷纷破壳而出。



这个过程足足持续了将近半刻钟。



直到灵气散去,陈玉楼也随之松了口气,低头看去,十三枚茶种,一共有九枚成功生出茶苗,剩下四枚则是从始至终毫无动静。



此刻借着神识探去。



茶种内也是毫无生机存在的迹象。



“十三得其九。”



“将近七成的出苗率,也算可以了。”



将冒头的茶苗,一一移栽进陶盆内,又拿起水壶,浇了一次水,陈玉楼负手低头看着那些生机勃勃的绿叶幼苗,神色间难掩喜色。



加上云素道人他们挖来的五株。



一共十四株茶树。



就算到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尽数存活下来,只要有个保底五成,也有七株道茶古树。



昨夜提及此事时,行崖老道一头雾水,想不明白,为何他要茶种,而不是带一些炒制好的道茶回去。



当时他也只是以养花种草的爱好随口糊弄过去。



但……



行崖道人又怎么会知道。



身怀青木长生功,便能在短短十余年,甚至几年时间里,让茶种成长到能够摘叶炒制成为道茶的地步。



在长生之途前。



首先才是青木二字。



青木者,囊括世间万物绿植,这也是为何他不仅能够从天地间呼吸,也能从古树中汲取。



这么看的话。



若是身处一座灵气浓郁的山林之中。



纵然对方是比他实力还要高出几个层次的敌人,他也能靠着源源不断的灵气,将对方活活耗死啊。



只不过,下山入世这么久了,遇到的修行之人虽然也有不少,但似乎金丹便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



将绝大多数人挡在门外。



难以再进一步。



也不怪,金丹为何会被称之为大龙门。



一过大龙门。



自此便能打破重重枷锁。



可惜,末法时代,一炉水火炼金丹何其之难?



最为接近的两个人,行崖老道和照葫真人。



在他看来,若是没有大机缘,前者怕是一辈子也难以做到,至于照葫或许还有一线机会。



“收!”



念及至此,陈玉楼吐了口气,不再多想。



一缕神识将身前桌上陶罐尽数裹住,一字落下,眨眼间便被他尽数收入洞天之内。



不得不说。



踏入洞天境后,行走江湖都要轻松许多。



要说弱点,唯一让他觉得稍稍欠缺的是,并不能做到真正登天而行,否则,眼下也不必如此麻烦。



不过几百上千里的路。



又是乘船,又要骑马,山路颠簸,船上晃荡。



来这个世界一年多,最让他难以忍受的也是这点,交通实在不便,偏偏如他一般,常年行走江湖,不可能总偏安一隅。



将茶种灵苗收起后。



转身看了眼窗外,碧江、青山,虽不如岷江景色,但也算得上是秀丽。



偶尔还能看到大鱼破开水面,亦或是山中老猿,坐在树梢上,好奇的打量着水中大船,还有山中野兽,在江边饮水。



看着这一切。



陈玉楼只觉得浑身轻松,心情都随之静了不少。



都说在外漂泊久了尤为思家。



本以为自己不过是这方世界的一个外来者,只能算是游客,但绕是他也没想到,时间久了,同样如此。



湘阴那个小地方。



有自己熟悉的一切。



而在外面,就是饭菜都不怎么合胃口。



眼看时间还早,又没太多困意,陈玉楼推门而出,比起来时的合子大船,眼下这艘只能算是小船,勉强能够将白龙它们放下。



第392章灵气催种、垂钓江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