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5章巴陵水郡、洞庭湖阴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5章巴陵水郡、洞庭湖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是数天过去。



大船顺水东行,接连走过渝州、丰都、奉节、巫山以及荆州。



而孙把头不愧是跑了几十年船的老江湖。



时间算得不多不少。



到了第五天头上,果然抵达了岳阳境内。



岳阳城,又称巴陵郡,滨洞庭而纳潇湘四水,临长江可通四海五洲,自古就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称誉。



辰时。



晴空万里。



岳阳城北门外古渡口,千帆竞过中,随着无数货船、打渔扁舟,大船缓缓停泊到渡口码头处。



北门古渡,建成于唐末。



迄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



千年时间里,这座古渡见证了岳阳城的鼎盛,三十年前,此处又是作为最早通商的埠口之一。



是以,如今看到更是繁华。



此刻站在船头上的陈玉楼,目光扫过,粗略估算了下,一天下来差不多有三五百艘船只停靠。



这个数量已经极为恐怖了。



就算是同样临江而居的上海滩和金陵城,码头运输量也就堪堪破千,至于同为通商埠口的浔阳城,当日他们走过时,顶多也就见到一两百艘船。



呜呜呜!



就在他心生感慨时。



大船铛的一声靠在码头里,船头处也随之传来一道低低的汽笛声。



“到咯!”



“陈先生。”



“老孙头我也算是幸不辱命,没耽误您的时间。”



孙把头提着烟杆,从底下钻了上来,见到他人拱手笑道。



前后整整半个月。



从青城山赶赴岳阳城,相隔一千多里,算不上快,但行船走水还算可以了。



关键不是快慢与否。



而是这段时日,对一行人而言,绝对是难得的闲暇。



“这一路还真是多谢孙把头。”



看着熟悉的古城,陈玉楼也是心潮起伏。



虽然上次并非是从此处出发。



但这些年来,不知走过多少次北门渡口。



如今重回故地,心中千头万绪,就如身后大江潮头来回起伏。



“陈先生客气了……”



孙把头搓了搓手,连连摇头。



他从十来岁开始跑船,见过的主顾不计其数,但如陈先生这般温和待人的,几乎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出身世家,却丝毫不会瞧不上他们这些穷苦人。



再就是见识之广,让他这种走南闯北的老江湖,都难掩钦佩之意。



和他聊过就知道,陈先生绝不是那种从书上得来的粗浅功夫,老话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不是亲眼见过,绝对做不到那般细致。



另外一点。



自从那天和老二在船头说过几句,他心里就像是埋下了一粒种子。



不动声色的观察了下。



身上的变化,似乎还真不是偶然。



至少应该和老二说的相似,与陈先生一行人有关。



他多年的风湿老毛病,不知吃了多少草药,以及民间偏方,却是一点效用没有,但这半个月里,人就像是回到了三十年前。



不但再没痛过一次。



每天奔波忙碌,甚至还能精气神十足。



至于几个儿子的情况,他也是看在眼底,全都是像换了个人。



“陈先生,临别之际,有件事藏在老汉心里很久了,不知道能不能问一问。”



见老洋人等人已经提着行李,从底下船舱上来,老大和幺儿也在架桥,准备牵马下船入渡口。



深知时间不等人的孙把头。



咬了咬牙。



最终还是没忍住。



只是。



他话才出口,身前负手站在船舷处眺望渡口古城的陈玉楼,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转过身来,笑着看了他一眼。



第395章巴陵水郡、洞庭湖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