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2.将军谪,盗寇乱,无首大佛见幼尼,一骑秋闱(大章-求订阅)   天魔从属性加点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2.将军谪,盗寇乱,无首大佛见幼尼,一骑秋闱(大章-求订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冬日的小雪,如渐缓的音符,慢慢平复,虽有寒冷的余韵,却终究开始迎来初春。



枯柳爆出了新芽,杏花生出了蓓蕾,十室九空的村落里也多了新的生机,那是新生孩子们的啼哭。



这年头,越是穷苦就越是想着生孩子,就算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毁灭,只要给十几年时间修生养息,大地就很快会回复人气。



可是,对贫苦人家来说,生男孩才是赚到,生女孩却大多不喜了。



固然,大胤也不乏女官,可普通人家的女娃又有哪个读得起书,做的了官?不能光宗耀祖,不能传宗接代,又没有耕田种地的力气,女娃有什么用?



所以,当李家的骑兵沿着乡里走了一圈,便已发现了几个弃婴,弃婴都是女婴,她们连襁褓都没有,就裹在简单的破麻袋布上,丢在冷风里,有的已经不行了,有的却还勉强有气。



李家骑兵遵循吩咐,用棉布将弃婴裹起,又交由跟随的奶娘。



这些奶娘是雄山县失了相公和孩子的女人,承蒙李家照料,她们才能活下去。故而在李家提了这个“接纳弃婴”的主意时,这些女人都心甘情愿地承担起了奶娘的职务。



这也意味着,她们成了李家的人。



她们也拥有了新的孩子。



失去了孩子的女人,和被抛弃的孩子,也算是这乱世里的可以彼此慰藉的搭配了。



而这些孩子,在未来,将会变成李家的一员。



不谋百年,不足谋一时。



李家在雄山县固然壮大,但本家人其实并不多。



而李玄眼中的未来,却是個需要强大个体的时代。



相比起权贵之间的关系,联姻,家族本身的强大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在见到了能轻易颠覆雄山县的猴妖,在见到了差点覆灭百花府的太岁,又见到了那不过随意咬了一口就带来了大疫的红云妖魔,他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变得陌生。



过去兵力,权力,关系为主的时代,可能会慢慢向个体,力量,强大转移。



这或许还需要时间,但很可能会在未来某一天彻底到来。



所以,李家需要更多姓李的,且对家族忠心的人。



而教导,需要从娃娃抓起。



弃婴,未必不好



燕子坞。



桃花水榭。



午后,白衣公子捧书而读。



之所以不练功,是因为他已无功可练。



他眺望着江水,看着远处渔船靠岸。



渔船上,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大汉在午跳上岸来。



这大汉骨瘦却有力,肌肤呈古铜色,身着劲衫,全然不惧春寒,腰间则是别了对儿分水峨嵋刺,显然是个精通水性的练家子。



此时,这大汉熟练地系着粗缆,然后伸出大手,从船篷的伙计手里接过一个水桶,便献宝似地往李玄这边跑来,边跑边喊喊道:“公子,公子,您瞧瞧。”



李玄放下书,一看。



却见其中有两条身形微赤,又生了三条软须的怪鱼,一条约莫三四斤,还有一条则是四五斤,都是不小的鱼。



那大汉道:“这是三须岩鳕,好吃的。”



李玄认得这大汉,毕竟他最近常常在这里读书,而和往来停靠的渔船里的一些捕鱼能手也自相熟,眼前这大汉名叫张翻洋,原是漕帮一个负责漕运的干部,为人稳重。



而在漕帮倾斜“捕鱼”后,这张翻洋就自告奋勇地选择了来领渔船,算是“有眼力劲儿,主动开拓业务,主动向新东家靠近”的那一类人了。



李玄笑道:“老张,哪儿捕的?”



张翻洋忙道:“公子,别别别,千万别叫我老张,这不折煞我嘛,叫小张就好了。”



李玄不搭这茬,拍拍他肩膀,指着那桶里的鱼,笑道:“欸,老张,说说。”



张翻洋扫了一眼远处人,听到公子亲切地喊老张,他心里还挺开心的,只觉在手下面前倍儿有面子,于是越发兴奋地介绍道:“公子,这是海鱼。想来是之前水灾,海水倒灌,把海里的货冲河里来了。”



“海水倒灌这水灾倒是有趣。”



李玄沉吟着。



正常水灾都是上游发水,可这次偏偏是海水暴涨,继而倒灌入河,也是稀罕。



他想了想又道,“我听说那海啸还送了个无头佛像上岸,有什么说法吗?”



张翻洋道:“嗐,这事儿好像还真有点说法。



我也是听外面来的商队说的。



这不是府里少粮嘛,所以大家都得靠买,然后才和商会多接触了。



商会人说,那无头佛像还挺灵验的,如今还海边,居然还有人去烧香。



虽说少了头有点怪,但真就灵,求平安,求安康,甚至求子什么的都灵。”



一旁正在为公子焚香的紫衫小丫鬟冒出头来,问了句:“还能求子?”



张翻洋憨憨笑道:“蔷薇姑娘,这不都是听说的嘛。



和尚庙那点求子的把戏,老张我也晓得。



看破不说破,可其实无非就是关门下迷药,和尚来播种。



但无头佛像是在海边,这大露天的,那等把戏肯定玩不起来啊。



所以,我估摸着是假的。



那商会的人传的太离谱了。”



李公子身边的贴身丫鬟,张翻洋可不敢小看,更不敢当普通丫鬟看。



李玄又问:“有没有捕到丹鱼?”



张翻洋挠着脑袋,道:“那丹鱼太玄乎,从前还有个窝,隔三岔五去看看,一年里总会有收获。现在这大水一冲,也不知道窝挪哪儿去了真就没找到。



至于其他宝鱼,我还在打探。



这刚邀了上游下游城镇的兄弟帮派吃一顿,到时候正好向他们打听打听呢。”



“做的不错。”李玄点头赞了声,又道,“辛苦了,老张。”



张翻洋嘿嘿笑道:“那这鳕鱼就放这儿了”



他把桶一放,转身就走了,又领渔船里的伙计往远去了。



青河通海,故而也有潮汐。



而潮汐每日变化,自不固定。



捕鱼者,自也需要看潮捕鱼



见天色将暗,蔷薇双手拎着木桶摇摇晃晃着上了马车,然后一屁股坐在御手席上。



她已经成了李玄新的御手。



她知道李玄不少秘密,又作为李玄枕边人,自是关系比之前那御手亲近。



不过,原本那叫李树的御手也没闲着,他担任起了往来雄山县和百花府的“运输大队长”,不仅将李玄偶尔认下的“弟弟妹妹们”运回去,还负责为“吞并了田家商会后的李家商会”打探百花府这边的商品信息。



买低卖高,一向是商家手段。



大疫后,百花府有不少商户都在贱卖物品,李家商会并非做慈善的,自会择定商品进行采购。



今日,刚好是李树要返回雄山县的时候,李玄将那一桶新鲜的“三须岩鳕”放到了李树车上,叮嘱他带回去交给田媛,魏瑶。



做完这些,他则是坐在车上闲逛。



蔷薇御车,马车行在这远比往日衰败的府城闹市。



去年那车水马龙的会仙楼,此时也只剩稀稀落落几辆马车。



湖畔叫卖的泊舟也少了许多,肉行鱼市的铺子里空了不少。



没有官府,终究失了秩序。



李玄正慢悠悠地晃着,在经过某处时掀了掀帘子。



他和鹰匪一直保持着联系。



而之所以每日去往漕帮,也是因为漕帮会通过外城。



鹰匪若有事要上报于他,自会在外城约好的地点等他



外城,一处阴森的巷子。



深灰色石墙就连月光都遮蔽在外,散发着腐败霉味儿的木桶侧坐着无家可归的黑影。



这里是黑暗的角落,是地老鼠的世界



奢华的马车缓缓从巷口经过。



略作停顿,一道黑影陡然起身,钻入了马车,继而跪拜在车厢里那包裹在温暖毛毯的少年面前,恭敬道了声:“主人,”



李玄合上书,看向这前来汇报信息的恶鬼。



恶鬼道:“主人,我们在外抓了个人。



那人武功不弱,鹰大亲自出手才将他抓住。



不过,那人自称来此上任的知府,我们还搜出了告身。



鹰大会辨认告身,他看了,告身是真,所以他让小的来请示主人,该怎么做。”



李玄愣了下。



这自家盗匪的势力居然强横到这地步了么?



这才多久?



但再回头一想,并不是自家盗匪强横,而是这一股盗匪势力完全站在了“大势潮水的浪尖”。



这浪尖,如果他的人不站,那换成别人去站也是一样。



换句话说,如果他没有早一步安排鹰大区当匪贼,那么此刻壮大的极可能就是那曲二或者管戊了。



“你们现在多少人了?”李玄下意识的问。



那恶鬼恭敬道:“鹰大这边已经有两万人了,管戊那边有一万五,不过人数还在暴涨。鹰大想去打一座城市下来,正好让小的来问问主人。”



李玄:



他抬手轻轻拍了拍脑门。



‘低估了,还是低估了这活不下去的人实在太多。’



他身为大少爷,吃喝不愁,能看到的穷苦实在有限。



难怪前世史书上,但凡爆发起义,总是几十万几百万的义军,这滚雪球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知府上任,这也能被抓?



他想了想道:“该如何就如何,但不要当出头鸟,看清外州义军的情况,让他们打前锋。还有,暂时不要攻略要城。”



这事儿,他阻止不了。



他的恶鬼虽然统帅着这群义军,但滚雪球一般的义军必然要掀开乱世一角,如果他要让恶鬼去阻拦,那么义军统帅就会换一批人。



说完这个,李玄又问:“那知府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怎么抓到他的?”



那恶鬼娓娓道来,一一汇报。



李玄听着听着,也算是明白了。



这和他最初的想法有那么点出入。



他想过这大疫之后的百花府会有盗寇横行,会有贪官洗劫。



可他猜到了盗寇,却猜错了贪官。



这来的新知府并不是个贪官,相反还可能是个敢言直谏的好官,怕不是奸臣进了谗言,这才被贬到这儿来送死的。



否则,这新知府不带个几千兵马怎么敢来百花府的?



“放了吧。”



李玄想了想,道,“告诉他,没有人天生愿意做匪,你们只是活不下去了,才操刀起义,所求的只是一口饱饭。



若是世上能多些好官,你们也不至于如此,所以你们不杀他。



嗯,就用这个理由。”



“是,主人。”



马车驶过,在某个阴暗的巷口稍停,那黑影又“嗖”一下窜了下去。而马车则继续向前,缓缓停在了一个尚有几分人气的酒楼。



李玄踏步下车,这才走了没几步,酒楼中便有个两个书生模样的男子起身,拱手道:“李案首。”



李玄看去,却见是两个“他初来百花府、参加燕子坞小会”时的熟人。



远超常人的精神属性自是让他记性甚好,只是扫了一眼,他就记起了这两人的一切,于是拱手道:“若羲兄,赖修兄,风雨萧瑟,别来无恙。”



那两名书生见李玄竟然记得他们,都有几分欣喜之感,可想到此时处境,却又长吁短叹。



三人拼了一桌,酒到浓时,那两书生红了眼,高声说着“报效君王、为国为民”,又愤怒地指责着那些“趁乱造反、祸害天下”的反贼,他们站在仁义道德的制高点将那些贼子狠狠地怒骂了一顿,却丝毫没说到因为大疫颗粒无收、朝廷并未及时赈灾,又或是赈灾了,但钱财却被上面给拦截下来,以至于根本就没有落到百姓口袋里的。他们感慨着“人心不古”,指责着“凭什么以利而动”。



“一群书呆子!”



饭后,就连蔷薇都忍不住开骂。



李玄点了点自家丫鬟小脑袋瓜子,道了句:“你懂什么。”



蔷薇吐吐舌头道:“蠢蠢蠢。”



李玄道:“那伱家公子不也跟着人家一起说了。”



蔷薇道:“公子的嘴,骗人的鬼。”



李玄笑道:“这可不是骗人,你不知道世上可没有比仁义道德更好用的武器了。”



蔷薇有些不理解。



李玄道:“用仁义道德杀人,那不叫杀人,那叫除害。把人杀了,大家还会拍手喊好,傻子喊好,坏人也喊好,可不可怕?”



解释完,他却又轻轻叹了口气,道:“不过那是盛世。



而乱世就快彻底到了。”



王朝的乱世



妖魔的乱世



哪个会先到呢?



没过多久,李玄就见到了那位新任百花府知府。



那是个看起来颤颤巍巍,可双目却格外锐利的老者。



从之前手下的口里,李玄知道这老者被盗匪抓住后,竟是视死如归,一脸正气地指着盗匪鼻子破口大骂,可谓胆色非常。



老者姓柳名白卿,他牵着毛驴,带着书童从街道走过,威严地向府衙走去,而在出示告身后,便是直接坐入府衙了。



入衙之后,柳白卿便是开始处理事务了。



而随着时间流逝,原本混乱一团糟的百花府竟又开始恢复秩序。



积压的案子被扫空,无人的街头也总算有了巡逻的府兵。



郊外农田的春耕也有人忙碌起来,但赋税却也跟着来了。



税是朝廷定的,官员负责收税,并没有减免权。



不过税收不上来,却也是有的。



这位柳白卿就没打算把税收上来。



短短一个月的功夫,这位老者就把百花府梳理了一遍。



所谓能臣,不过如此。



待到展示了基本手段后,柳白卿开始邀请本地大户,包括府城大户,周边县子的大户。



可尽管邀请了,他却也没真的认为这些人都会到。



盗寇横行,不少路道交通都变成了险地,大户们都是守在家中,哪敢到处乱跑?



72.将军谪,盗寇乱,无首大佛见幼尼,一骑秋闱(大章-求订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